基本內容
名字
郭玉堂(1888-1957)
字號
字翰臣,居號“十石經齋”,鋪號“墨景堂”
籍貫
河南孟津縣劉坡村人
職位
近代洛陽著名金石學者和拓片收藏家。20世紀20年代受聘為北平圖書館名譽調查員、故宮博物院考古采訪員。建國后先后在河南省文管會、省文史館工作
相關介紹
金石學
金石學是指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類考古學,其主要研究對象為前朝的銅器和碑石,特別是其上的文字銘刻及拓片;廣義上還包括竹簡、甲骨、玉器、磚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近代考古學傳入中國前,以古代銅器和石刻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問。近似歐洲的銘刻學,被視為中國考古學的前身。研究對象屬零星出土文物或傳世品,未經科學發(fā)掘;偏重于銘文的著錄和考證,以證經補史為研究目的。形成于北宋,至清代正式有“金石之學”的命名。金石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始于宋代,并出現(xiàn)了一批對后學影響深遠的金石學家和專著,當世名儒多投身
其中,趙明誠便是其中杰出代表.他歷經二十年搜集收藏兩千卷金石碑刻,整理成集撰成宋代金石學集大成之作<金石錄>,共三十卷.通過敘述趙氏生平及金石碑刻的搜集整理和<金石錄>的成書過程,力圖完整闡釋<金石錄>在金石收藏領域的地位及其內在的史學價值.拓片
拓片是我國一項古老的傳統(tǒng)技藝,是使用宣紙和墨汁,將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圖案,清晰地拷貝出來的一種技能。這門手藝,知道的人寥寥無幾,能做到專業(yè)水準的更是少之又少。拓片界分南派和北派,各派之中又分很多支,其中,蘇派是南派的主要技術流派,金春剛是蘇派技法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