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洪珠 。勖鳎葑钟穹,號西淙山人。官參歐。善行草。《書史會要》
介紹
曾在杭州西湖岳王廟墓道前方照壁上書有”精忠報國“四字。 洪珠,[明字玉方,莆田連江里人,明中葉著名書法家。正德八年(1513年)鄉(xiāng)試中式,官授浙江總督府,任幕賓。 洪珠自幼嗜學,兼嗜書法,見著好筆墨他就摹,碰著書法高手總要登門叩教再三。久而久之,他的書法已堪與名家媲美。然而他卻是一味不與人爭高下,倜儻融和,所以到任后,又結交了不少書法好友。 當時杭州府正奉旨重修岳王墓,修成之后,知府大人傳令手下物色一個書法高手,為新墳題寫“盡忠報國”四個大字,準備鐫刻在墳后山巖上,每個字且須簸箕大小。字寫得好的,無法寫那么大的字;能寫那么大的字,卻無人寫得好。挑來揀去,挑不出一個好身手!眾官員低首 復命,誠惶誠恐;知府大人眉頭緊皺,深感棘手。 洪珠聞訊后,頗動心思,想去毛遂自薦,但轉(zhuǎn)念一想,杭州人才濟濟,自己新來乍到,更兼官小位卑……幾天下來,心中輾轉(zhuǎn)反復。一天,他終于鐵下心來:岳飛乃千古英杰,能為他題字,豈不是平生一大快事! 只是書寫三尺見方的大字,須有特等大筆方可。經(jīng)過多日周密準備,他終于制成了數(shù)把軟葦毛帚,試之又試,十分管用。 在一個皓月當空的良夜,他帶著隨從早早趕到岳墳。站在墳前山巖下,他久久地揣摩發(fā)神,只覺得岳飛當年在沙場上左沖右殺的豪氣正陣陣激蕩著心胸,他猛地抄起葦帚,飽蘸濃墨,上下?lián)]灑,一氣寫下了“盡忠報國”四個楷體大字。寫畢,又在右下方題上“莆邑洪珠書”數(shù)字。 消息很快傳到了總督、知府的耳朵,二人不禁大吃一驚,即刻乘輿,趕往察看,卻是一手瀟灑剛勁的好字!只不知“莆邑洪珠”到底為何方人氏,于是下令追查。 當時正德君新亡,嘉靖帝剛剛登基,一天聞報,不覺變顏,一面派大臣南下杭州探查,如實奏報;一面詔令浙江總督府將這個大膽洪珠遞解進京。 總督著了忙,經(jīng)過一番緊急追查,原來題寫岳墳的人正是府內(nèi)幕僚莆邑洪珠。洪珠很快就被押赴府衙?偠角覑狼遗f:“洪珠啊洪珠,你好大膽子,這岳墳的題字能順便寫的?現(xiàn)今皇上追查此事,務要捉拿問罪,而今我也袒護你不得了,明天就押你進京! 次日一大早,洪珠就被囚入鐵轎,押送入京。鐵轎者,專為朝廷欽犯預備的。洪珠心想,“囚就囚吧,要殺要剮,由你的便!” 入京后,洪珠當即被遞解至午門候旨。嘉靖君聞報,下旨宣洪珠上殿面君。有大臣出班諫止:“自古非進士不得見駕,洪珠乃一介幕賓,不可、不可!奔尉妇庇谝娨娺@位備受推崇的大膽洪珠,當即下旨,御賜洪珠為進士。 洪珠換上進士冠帶進見圣顏。嘉靖君見他眉藏英氣,倜儻軒昂,不覺刮目相看,問起題字之事,見他談吐自如,切切有理,不覺龍顏大悅,即刻下旨,著令洪珠留京候用。果然,不久就敕授他為戶部主事,督辦浙江糧糟事。 從此,“盡忠報國”四字名聞天下。西湖岳墳有,湯陰鄂王廟也有。洪珠一生擅長書法,尤以楷書見長,后來又與大才子文征明結為文字交。 晚年辭官返鄉(xiāng),學著岳飛“盡忠報國”事,捐俸修橋造路,填海筑堤。書品與人品并稱,至今有口皆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