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安多地區(qū)作格(今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拉卜楞寺貢唐倉的第三世活佛。7歲出家,17歲去拉薩哲蚌寺深造,主攻佛教經(jīng)典,著有《俱舍論撮要》、《波羅蜜多撮要》等書。25歲時,取得格西學位。同年返回家鄉(xiāng),又學密宗,兼及醫(yī)藥、歷算、詩鏡理論、音韻等學科,學貫三藏,精于中觀。輯有《貢唐·丹白準美全集》。其中哲理詩《水樹格言》影響較大。其特點是以水樹為比喻,表述了一個佛學家的見解。作者觀察事物深入細致,說理精辟,語言形象。有些格言揭露了統(tǒng)治者殘暴貪婪的本性。此書以《薩迦格言》為楷模,但在比喻方面又有新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比喻格言詩的先例。其后問世的《鐵的格言》、《火的格言》、《寶貝格言》、《天空格言》、《風的格言》等,都是同類作品。此類格言,具有鮮明的形象性,深入淺出,易于理解,藝術(shù)上很有特色,形成獨樹一幟的藏族格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