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和士英(1918—1987),字立明,第四代宗師和學信的長子,和氏拳法在趙堡鎮(zhèn)的主要傳承者,是一太極奇人。他聰穎好學,氣宇軒昂,性情直爽,崇尚俠義。自幼隨父業(yè)醫(yī)習拳,不但拳藝高超,而且中醫(yī)理論造詣頗為深厚,擅長中醫(yī)內科及針灸等。他一生樂善好施,拳技之精湛,醫(yī)德之高尚,鄉(xiāng)里有口皆碑。他在拳藝上得父真?zhèn),使家傳拳法嚴格保持了原有風貌。 和士英授拳極其嚴格,對太極拳理法精益求精,一招一勢都要求學生認真領會,并結合祖?zhèn)骼碚摷右匀跁炌ā?/p>
經歷
和定乾1955年出生于趙堡鎮(zhèn)的一個久副盛名的武術世家——“和式太極家族”。與許多在太極拳道路上有所建樹的人一樣,他也是跋涉過了漫長艱苦的學武之途,經受了異乎尋常的磨煉,才達到“階及神明”,有所成就的。
和定乾的父親和士英(1918—1987),字立明,第四代宗師和學信的長子,和氏拳法在趙堡鎮(zhèn)的主要傳承者,是一太極奇人。他聰穎好學,氣宇軒昂,性情直爽,崇尚俠義。自幼隨父業(yè)醫(yī)習拳,不但拳藝高超,而且中醫(yī)理論造詣頗為深厚,擅長中醫(yī)內科及針炙等。他一生樂善好施,拳技之精湛,醫(yī)德之高尚,鄉(xiāng)里有口皆碑。他在拳藝上得父真?zhèn),使家傳拳法嚴格保持了原有風貌。
和士英授拳極其嚴格,對太極拳理法精益求精,一招一勢都要求學生認真領會,并結合祖?zhèn)骼碚摷右匀跁炌。和定乾幼年學習家傳拳術的情況在他弟弟和有祿先生所著《和式太極拳譜》中有如下記載:“在傳授家傳拳技、醫(yī)術時,父親(和士英)對我們四兄弟各有側重,均嚴格要求。先父授業(yè)之嚴厲,我弟兄四人深有體會。長兄定元,1969年中學畢業(yè)后隨父學醫(yī),先父囑其熟背《藥性賦》、《湯頭歌》,每日晚飯后必要考驗,偶爾沒有熟記,必責其熟記后方可睡覺。在教拳時更為嚴格,1963年一個夜晚,二哥定乾在練“云手”一式時,多次不得要領,父親情急之下拍他一巴掌,直打得他兩眼生淚。事后父親語重心長地給我們講:“做任何事情都要認認真真,以后你們走向社會一定要有真才實學才行!
傳藝
為弘揚家傳拳藝,使和式太極拳這一中華民族文化瑰寶能夠為更多人造福,上世紀80年代末,就開始授徒,為把太極拳的種子播撒到各地,使更多的人認識和喜愛和式太極拳,和定乾先生歷盡艱辛,做了大量的傳播推廣工作。
1993年,他會同和學儉、和有祿以及陜西、四川、廣東、香港傳人發(fā)起成立“和式太極拳研究會”,1993年至今歷任趙堡和式太極拳研究會教練部主任、副會長。1993年起,和式太極拳研究會多次組隊參加河北邯鄲(水年)太極拳聯(lián)誼會溫縣(焦作)國際太極拳年會等比賽,成績斐然。和東升、董永富、王培華等弟子在交手擂臺賽中均獲得驕人戰(zhàn)績。因為他在太極拳上的突出貢獻,1994年起先后被溫縣武協(xié)以及各級武術管理機構評為“優(yōu)秀拳師”等榮譽稱號。
和姓起源簡介
源于祝融氏,出自遠古時期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屬于以官職名稱為氏。
源自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唐堯時,重黎原的后人羲和為掌管天地四時的官。其后人以祖上職官為榮,即以首任此官的祖先羲和的名字命姓,遂成和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