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卡塞拉(1883~1947) Casella,Alfredo 意大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1883年7月25日生于都靈,1947年3月5日卒于羅馬。4歲從母學鋼琴,8歲修完J.S.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1896年進巴黎音樂學院深造《最后晚餐》。1915年回羅馬,任圣切奇利亞音樂學院鋼琴教授。與G.F.馬利皮耶羅等先后創(chuàng)立意大利現(xiàn)代音樂協(xié)會和新音樂協(xié)會,并從事演出活動。他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意大利音樂的重要代表人物。作品有歌劇《蛇女》、《奧爾甫斯的傳奇》,芭蕾《壇子》,管弦樂作品《意大利》、《英雄的哀歌》、《斯卡拉蒂主題曲》,管弦樂與聲樂曲《五月之夜》、《鋼琴協(xié)奏曲》等。著有《鋼琴學》、小品集《21+26》和《斯特拉文斯基傳》等。
職業(yè)生涯
1883年7月25日生于都靈,1947年3月5日卒于羅馬。4歲起從母學習鋼琴,8 歲修完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1896年進巴黎音樂學院,從L.迪梅爾和G.福雷等深造。1915年回羅馬,任圣切奇利亞音樂學院鋼琴教授。他與G.F.馬利皮耶羅等先后創(chuàng)立過意大利現(xiàn)代音樂協(xié)會(1917~1919)和新音樂協(xié)會(1923年成立,后與國際當代音樂協(xié)會意大利分會合并),并以作曲家、鋼琴家和指揮家的身份,積極從事音樂演出活動。卡塞拉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意大利音樂的重要代表人物。初期創(chuàng)作(至1913)受福雷、G.馬勒和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影響。中期作品(1913~1920)顯現(xiàn)出I.F.斯特拉文斯基、B.巴托克、A.勛伯格和C.德彪西的印跡。后期作品(1920~1924)有新古典主義和追求復古的特征,最后的幾首作品偶爾還出現(xiàn)十二音體系的作曲技法。他的主要作品有歌劇《蛇女》(1932)和《奧爾甫斯的傳奇》(1932),芭蕾《壇子》(1924),管弦樂作品《意大利》(1909)、《英雄的哀歌》(1916)、《斯卡拉蒂主題曲》(1926),管弦樂與聲樂曲《五月之夜》(1913),《鋼琴與樂隊的帕蒂塔》(1925)、《鋼琴協(xié)奏曲》等。著有《鋼琴學》(1937)、小品集《21+26》(1931)、自傳和《斯特拉文斯基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