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范鍾(?—1248),字仲和,蘭溪青口村人。南宋嘉定二年(1209)進士。歷任武學(xué)博士、太平州通判、徽州知州。奉召入朝,任尚書右郎官兼崇政殿說書。一次進對,理宗說:“仁宗時甚多事。”范鍾對道:“仁宗始雖多事,乃以憂勤致治;徽宗始雖無事,余患至于今日!鄙舨坷芍,累官至兵部尚書兼侍講,不久兼侍讀。嘉熙三年(1239),拜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四年,授參知政事。屢乞歸田,不許。淳祐四年(1244),知樞密院事。五年,特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東陽郡公。六年,復(fù)請歸田得許,加觀文殿大學(xué)士、醴泉觀使兼侍讀。任左丞相時,以直清守法、重惜名器、清德雅量,為世所稱。九年正月,卒于金華旅邸,因其家筑室未就,時稱“無地起樓臺宰相”。贈少師,謚文肅。無地起樓臺宰相
南宋年間,蘭溪出過一個宰相叫范鍾,他為官多年,雖無赫赫功勛,但清德雅量,廉潔奉公,惜重名節(jié)。
淳佑六年(1246),范鍾想想自己年高,請皇上恩準辭官歸里,皇上說:“愛卿為官多年,清正廉潔,如今告老還鄉(xiāng),朕賜你良田千頃,黃金萬兩,也好榮歸故里,享度晚年!”范鍾忙跪下說道:“臣萬萬不敢受賜,否則一世名節(jié),留人笑柄。臣在家鄉(xiāng)還有薄田三畝,陋舍數(shù)間,足以安身度日,萬請皇上收回賞賜!”皇上聽了,只能作罷,便說:“好吧,朕依了你就是!”
于是范鍾帶了家人離開京都,一路上飽覽大好河山,心情十分舒暢。到達金華時正值寒春,范鍾不小心受了傷寒,在旅店里一病不起,請了幾個大夫也不見好轉(zhuǎn)。范鍾說要先回蘭溪去,但派去蘭溪的人回來說,他老家那幾間茅舍幾年前就倒掉了,回去也沒地方住。金華與蘭溪只有幾十里路,可謂近在咫尺,但范鍾一家卻無家可回,無處可去,只能待在金華的旅店里。眼看著病情一日重于一日,家人心急如焚。 金華的地方官員獲知情況后,也來看過幾次,還找了幾個比較好的大夫,但范鍾仍然不見好。一個多月后,范鍾溘然長逝。在金華地方官的幫忙下,范鍾的家人得以扶柩沿江而下,回到蘭溪故里,把范鍾的靈柩安放在白露山腳的一塊荒丘上。
這事傳開以后,百姓們都管范大人叫“無地起樓臺宰相”。據(jù)說,后來有盜墓賊聽說這里是大宰相范鍾的墓,還來盜過墓,但一夜掘到天亮,除了幾根范大人的骨頭外,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