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方瑤民(1933—),江蘇省無錫市人。上海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編審。
簡介
1955年畢業(yè)于華東藝術?茖W校繪畫系。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從事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活動。
七十年代后期加盟少年兒童出版社,從事連環(huán)畫、插圖和封面工作。
1991年編繪《世界文學名著》連環(huán)畫叢書,獲(1980—1990)中國優(yōu)秀美術圖書特別金獎。
獲第四屆全國連環(huán)畫評獎套書一等獎。
獲第五屆中國圖書一等獎。
主要作品
《拼命三郎石秀》
繪畫:方磊 方瑤民 等
頁碼:150
簡介: 石秀是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漢之一。他為人耿直,喜打不平,常不顧自身安危給人以幫助,因此博得個“拼命三郎”的美名。他父母早故,隨叔父販羊馬度日,叔父亡故后,他流落薊州,打柴為生。一次他路見不平,仗義為楊雄解圍,兩人結(jié)為兄弟◇兩人大鬧翠屏山,殺了惡僧裴如海,上梁山聚義。石秀有一身好武藝,在三打祝家莊時,他深入敵莊,探明路徑;在攻取大名府之役中,他只身到法劫救盧俊義,雖身陷敵營,仍不為朝廷官員勸降所動,怒斥惡賊,表現(xiàn)了他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賣工記》
繪畫:方瑤民
頁碼:173
簡介: 廿多年前,日本帝國主義在大連辦了滿洲石油株式會社,用最低的代價和殘酷的手段,榨取我國工人的血汗。工人中有個叫張大個的,團結(jié)周圍工人,機智地和鬼子、漢奸展開斗爭。他巧妙地破壞生產(chǎn),使敵人互相猜疑,造成狗咬狗的活劇,借以打擊敵人。最后施計火燒石油倉庫,鏟除了兩個鐵桿漢奸。而他自己,仍舊安然地在敵人的心臟里,再接再厲地跟敵人斗爭下去。
《鏟平王》
繪畫:方瑤民 章明炎 等
頁碼:162
簡介: 明朝英宗時,政治腐敗。福建新任左布政司宋彰,勾結(jié)土豪劣紳,殘酷欺壓農(nóng)民。沙縣農(nóng)民鄧茂七因抗租打死官兵,聚眾起義,前后攻占了二十多個縣城。義軍紀律嚴明,深受群眾愛戴。鄧茂七被舉為“鏟平王”。后來,鏟平王率軍攻打延平城,因遭奸細暗算,中箭身亡。不久,這支農(nóng)民起義軍被封建統(tǒng)治者鎮(zhèn)壓下去。但鏟平王及義軍英勇斗爭的事跡,幾百年來,在老百姓中廣為傳頌,鼓舞了人民的反封建斗爭。
《雪夜融冰》 1965.09
繪畫:方瑤民
頁碼:97
簡介: 魯炳炎是位六十多歲的老紅軍,解放后就在山區(qū)當供電所所長。他對黨、對革命事業(yè)無限忠誠,一直保持著旺盛的革命意志,保持著紅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領導上為了照顧他的健康,決定調(diào)他到省里工作。當他剛要移交工作時突然遇到特大的風雪,輸電線路有拉斷的危險。魯炳炎隨即領新所長上山檢查。崎嶇的山路,風雪的深夜,零下廿度的嚴寒,給他們一次嚴重的考驗。在魯炳炎的帶頭下,終于克服了重重困難,戰(zhàn)勝了特大的風雪,護衛(wèi)了線路的安全。
《岸邊激浪》 1965.11
繪畫:范生福 方瑤民 等
頁碼:121
簡介: 蓮花鄉(xiāng)農(nóng)民劉阿炳,解放后,受盡惡霸地主“蛇頭疔”的殘酷迫害。解放后,他又炎熱的階級感情,一手拿槍,一手拿鋤,保衛(wèi)和建設新中國。當獲悉在逃地主“蛇頭疔”領著小股匪特,妄圖卷土重來時,阿炳懷著強烈的階級仇恨,毫不考慮個人得失,冒著兒子可能被匪特殺害的危險,率領民兵,配合解放軍,勇敢地向敵人開火,全殲匪特,活捉了“蛇頭疔”。 故事說明地主階級總是不甘心滅亡的,我們千萬不能忘記階級斗爭,忘記敵人,必須提高警惕;要是敵人膽敢來犯,就把他們消滅在全民皆兵的汪洋大海。
《時間》 1966.05
繪畫:方瑤民
頁碼:80
簡介: 老礦工季艾水受過舊社會的苦,階級覺悟高,懂得自己是國家的主人,建設社會主義是自己份內(nèi)的事情,每天早上班,遲下班,將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灌注到社會主義事業(yè)上去。而他的兒子小季,卻是個準時上班、正點下班的“標準鐘”,缺少高度的政治責任心和革命自覺性◇來,經(jīng)過父親的教育幫助,兒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決心跟著父親的“時間”走。 故事告訴我們,“時間”問題,實質(zhì)上是個如何對待革命的問題。它教育我們要自覺地利用時間,爭取時間,為祖國建議和世界革命貢獻更多的力量。
《約法三章》 1979.09
繪畫:方瑤民 張仁康 等
頁碼:10
簡介: 出處 《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釋義 約約定。約定法律三條◇指約好或規(guī)定幾點,大家遵守。
《一去不復還》 1979.09
繪畫:方瑤民
頁碼:10
簡介: 出處 《史記·刺客列傳》“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唐·崔灝詩“黃鶴一去不復返”。釋義 意思是去了之后不再回來。也可作“一去不復返”。
《瑪瑙鏖兵》 1980.02
繪畫:方瑤民
頁碼:182
簡介: 本畫冊是根據(jù)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編繪的。這是第九分冊。李自成谷城會獻,推動張獻忠重舉義旗,朝廷大為震動,派兵部沿書楊嗣昌出京督師。由于張獻忠驕傲輕敵,在瑪瑙山為明軍所敗,最后突圍入川,中途與李自成在鄂西會師。
《改弦易轍》 1980.06
繪畫:方瑤民
頁碼:10
簡介: 出處 宋.王楙《野客叢書.張杜皆有后》“使其子孫改弦易轍,務從寬厚,亦足以蓋其父之愆! 釋義 易更換;轍車輪軋下的痕跡,這里指道路。改弦易轍,就是樂器調(diào)換弦,車子改換道路。比喻變更方向、計劃或作法。
《血戰(zhàn)拳王》 1982.01
繪畫:方瑤民
頁碼:125
簡介: 職業(yè)拳擊手羅凱,善良正直。他總是把贏得的獎金周濟別人。在慶祝美國建國二百周年的節(jié)日里,他為了獲取高額的獎金以救助貧病交加的失業(yè)工人,還清莫須有的高利貸和應付舉行婚禮的開支,毅然與全國拳王交手,怎料獎金即將到手之時,他竟遭人暗算,突然慘死在拳擊臺上。
《破襄陽》1982.02
繪畫:方瑤民
頁碼:134
簡介: 本畫冊是根據(jù)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編繪的。這是第十七分冊。崇禎十三年冬季,張獻忠攻成都未下,沿沱江向南,奔襲瀘州,然后繞了一個大圈子,從川北的通江向東南進軍,經(jīng)黃陵城一戰(zhàn),全殲猛如虎所部的追兵,長驅(qū)出川,智破襄陽,殺了襄王朱翊銘,奪得了楊嗣昌在襄陽貯存的全部軍資,迫使楊嗣昌在沙市自殺。故事寫出了張獻忠和羅汝才的軍事才能,和明朝廷內(nèi)部種種不可克服的失敗因素。
《袁時中叛變》 1983.06
繪畫:方磊 方瑤民 等
頁碼:189
簡介: 本畫冊是根據(jù)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編繪的。這是第二十四分冊。袁時中于崇禎十三年起義,在豫、皖間獨樹一幟,為一營之主,憑自己發(fā)號施令,說一不二,不受別人調(diào)遣。不料投了闖王之后,卻被當作一般部將看待,感到處處受挾制,不如從前自由。他后悔投闖,在謀士劉玉尺等精心策劃之下,蒙蔽了闖王,將慧梅和慧梅的男女親兵四百人裹在軍中,叛逃而去。
《梅花柄的匕首》 1984.09
繪畫:方磊 方瑤民 等
頁碼:190
簡介: 梁一星是工讀學校的學生。他過去犯了很多錯誤,但是進工讀學畜,在高磊老師、鐘校長和其他老師的教育下,逐漸認識了錯誤,并交出了他的梅花柄匕首,進步較大。然而,社會上的邪惡勢力卻仍然不肯放過他,千方百計地要拖他走回頭路。一天深夜,梁一星突然失蹤了,陳列在柜內(nèi)的梅花柄匕首也取走了,他到哪兒去了?他在生死考驗中表現(xiàn)怎樣?他墜入了黑暗還是奔向了光明?……你想知道他的命運嗎?那么,請看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