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揭重熙(?-1651)字祝萬、又字萬年,號蒿庵。江西臨川湖南鄉(xiāng)揭家坊人。著名南明大臣。明末清初詩人。 揭重熙自幼聰明好學。崇禎九年(1636)鄉(xiāng)試及次年會試均以五經(jīng)中試,時稱異才。崇禎十年(1637)進士。初任福寧(今福建霞浦)知州,能體察民情,審理案件,重證據(jù),允許當事人申辯,以理服人,依法量刑,寬嚴適度,有“一清如水愛如春”之譽。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農(nóng)民起義軍攻下北京,崇禎皇帝自縊煤山,明朝滅亡。吳三桂勾引清軍入關,李自成敗走。滿清鐵騎揮戈南下,迅速占領了大半個中國。揭重熙決心以身許國,與福寧州副總兵洪日升起兵勤王。行前,揭重熙流著眼淚與妻子訣別:“不驅(qū)逐韃虜,我決不生還。從今以后,你好像是寡婦,兒子就像是孤兒,母子珍重,不要再掛念我的生死!碑斈8月,他和洪日升率兵到達南都,輔助南明福王朱由崧抗清,任吏部考功主事。三個月后,因父喪回撫州守孝。 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農(nóng)歷5月,清兵攻陷南京;農(nóng)歷6月,進占江西,正在撫州為父守孝的揭重熙,與艾南英、傅鼎銓、曾亨應等招募鄉(xiāng)人,組織抗清隊伍。不久,撫州亦被占領,揭重熙往福建投奔唐王朱聿鍵! √仆鯊推渑f職,負責聯(lián)絡建昌(今南城)兵,協(xié)助永寧王朱慈炎率領的數(shù)萬將士,回攻建昌、撫州,收復建昌后,在進攻金溪滸灣途中,遭清軍埋伏敗退,曾亨應被執(zhí)遇害,揭重熙、傅鼎銓回福州請求援兵,遭人彈劾。后經(jīng)大學士曾櫻舉薦,以考功員外郎兼兵科給事中,協(xié)同大學士傅冠前往湖東(今廣東陸豐湖東鎮(zhèn))組織兵力。此時,瀘溪(今資溪)告急,傅冠按兵不動,揭重熙力主抗擊,唐王解除傅冠之職,將軍權委于重熙! ∏屙樦稳(公元1646年)農(nóng)歷4月,揭重熙任右僉都御史,取代劉廣允巡撫河東。農(nóng)歷8月,明唐王朱聿健在汀州被俘,揭重熙率部進入深山! 1946年3月,清軍攻閩,揭重熙力排眾議,堅持抗戰(zhàn),唐王將軍事指揮全權授與揭重熙,揭重熙、傅鼎銓率兵主動出擊,攻入江西,贛東人民紛紛響應,隊伍發(fā)展到數(shù)萬人,接連收復瀘溪(資溪)、金溪等地,以功加封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代劉廣允巡撫河東。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清將博格率大批清軍入閩,福州淪陷,詔王殉國。揭重熙與參將潘鳳與清兵周旋于贛東閩西山區(qū),有勝有敗,后在光澤遭遇戰(zhàn)中,潘風戰(zhàn)死,揭重熙率作部經(jīng)贛南,途中遇戰(zhàn)激戰(zhàn),部隊潰散,揭重熙只岙潛回撫州,隱藏在山區(qū)群眾當中。待機再起! ∏屙樦嗡哪(公元1647年),揭重熙得知南昌總兵金聲桓、副總兵王得仁及邵武守將郭天才等欲舉兵反清。他克服重重困難,多方聯(lián)絡,共圖復明大業(yè),促成金聲桓等舉兵! ∏屙樦挝迥(公元1648年)農(nóng)歷3月,清兵擊潰郭天才部,隨即又派譚泰、何洛會攻南昌,金聲桓輾轉(zhuǎn)江西各地。農(nóng)歷11月揭重熙、傅鼎銓急赴廣東肇慶求援,晝夜兼程赴粵,在廣州面見桂王朱由榔,泣拜求援。朱由榔含淚慰功,授揭重熙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江西,賜尚方劍和“智、仁、勇、信、嚴”五鎮(zhèn)敕印,同時授傅鼎銓兵部右侍郎。但無餉可發(fā),無兵可派,只得空手回贛。揭重熙、傅鼎銓沿途招募兵勇,舊部張自勇、洪國玉率眾會合,隊伍又壯大到幾萬人,因南昌已被清兵攻陷、金聲恒、王得仁戰(zhàn)死。揭重熙率軍轉(zhuǎn)戰(zhàn)于寧都、石城等地! ∏屙樦瘟(公元1649年)農(nóng)歷1月,揭重熙在歸途中,驚聞金聲恒等戰(zhàn)死,便召集其張自盛、洪國玉等舊部轉(zhuǎn)戰(zhàn)于閩贛山區(qū)。 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揭重熙聯(lián)合廣信曹大鎬義軍,在閩北大敗清兵,斬首萬余,乘勝又攻克撫州,揭重熙也在戰(zhàn)斗中多次負傷。次年向邵武進軍,路遇強敵,在崇安百丈石祭被清軍包圍,揭重熙奮勇殺敵,頸部中箭,血染征袍猶揮刀力戰(zhàn),斃敵數(shù)十,力竭被俘。崇安清兵守將曹天壽、縣令殷應寅用車子接揭重熙進城,招待周到恭敬,企圖軟化揭重熙,勸他投降和招降部隊。揭重熙識破敵人詭計,義正辭嚴地斥責敵人,并絕食七日,以示必死之心。清軍將他轉(zhuǎn)移到建寧監(jiān)獄,揭重熙在獄中作詩數(shù)百首時志,詩中充溢著民族尊嚴和浩然正氣。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十一月初三日,揭重熙在建寧南街市口遇害。臨刑前,他欣然下車,整理衣冠,昂首南向,引頸就刃,大義凜然,見者無不涕淚! ∏迩∷氖荒(公元1776年),乾隆大帝賜揭重熙謚號為“忠烈”。 徐鼒《小腆紀年》記載了揭重熙傅鼎銓二人就義的經(jīng)過: 傅鼎銓――永歷五年(清順治八年,1651)八月事! “嗽乱宜人,明兵部右侍郎傅鼎銓猶在南昌獄;諭降不屈,死之! ∈侨盏锰帥Q旨,眾為涕泣。鼎銓揚揚如平時,聞吹角聲,曰:『可以行矣』!語左右曰:『我不畏死,不可縛』!徐行至順化門,南向再拜;行刑者請跪,叱曰:『自被擒來,為誰屈膝者!今日欲我跪邪』?坐橋上,手整領衣就刃;行刑者手顫,墮淚。初,鼎銓以北都之亡污賊命,為鄉(xiāng)人所鄙;嘗欲求一死,所以自滌。先置木主書死年,而空其月日;死後搜笥得之。 揭重熙――永歷五年(清順治八年,1651)十一月事。 十一月丙子(初二日),明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總督江西軍務揭重熙猶在建寧獄;諭降不屈,死之(考曰:「三藩紀事本末」以為初三日事)! ≈匚踉讵z,門人舉人陳士道、貢生朱國龍隨之賦詩慷慨,日整衣冠,拜呼高皇帝祈死;同斬於市,仆人戴貴、戴鳳亦殉之。臨刑,雙瞳如生。重熙好談兵、知調(diào)度,而所部多紈褲子弟,事剽掠;張自盛一軍尤暴橫,流毒村落者幾二年。當時固多怨也,及其歿而無不哀之。 徐鼒曰:方曾留守之以揭、傅并薦也,隆武帝以傅污賊命,故抑之;而揭每事與傅偕,同入閩、同入贛、同入山。傅能改過、揭能知人,其交誼有古風焉。夫吳起何以見絕於子輿?匡章何以禮貌於孟子?蓋觀過有術,取友必端。故鋤金細事也,而割席不為褊;纍囚刑馀也,而納交不為濫! 「刀︺(1610~1651)字維源,號聿庵,后改號復庵,臨川唱凱人。他是揭重熙的親密戰(zhàn)友,堅持抗清,最終以身殉國的傅鼎銓就義前寫有《憶劍》一詩中說:“陵社沉淪喪北極,孤提一劍答君親。丈夫有血終成碧,痛灑青編照古人!苯抑匚踉诼牭礁刀︺屟硣性讵z中的他也賦《聞傅密學后庵曹武威兆京抗節(jié)壯之》云:“學士成名共徹侯,南冠司馬尚幽囚。疊山不必定論先后,要洗江南草木羞!倍娋姥詨颜Z,乃是千古絕唱。 揭重熙善于文學,著有《揭蒿庵先生詩文集》!鹅o志居詩話》卷二十一“揭重熙”條:“予在《明史》館分撰文苑傳,擬以顏、揭、譚、馮數(shù)公合作一傳,既而放還不果!币驗橹煲妥鹪谑佛^的時間并不長,沒有完成“顏、揭、譚、馮數(shù)公合傳”,所以《明史·文苑傳》也就找不到他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