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劉詔字劉爚生于1131年(南宋紹興元年)卒于1216年(南宋嘉定九年),南宋大臣、理學家。字晦伯妣張氏,生三子:劉宗臣、劉宗相、劉宗卿。學者稱云莊先生,建寧崇安(今屬福建)人。南宋孝宗趙慎乾道八年(1172年)進士。
夫婦合葬于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洞水口上游,鰲魚形,坐西向東。
生平經(jīng)歷
乾道六年正月,與弟劉炳共同從學朱熹于建陽寒泉精舍,后兩人經(jīng)朱熹之薦,又曾從學呂祖謙。淳熙十二年(1185年),劉爚曾到武夷精舍與朱熹相會。寧宗趙擴慶元二年(1196年),“偽學禁興,爚從熹武夷山講道讀書,怡然自適。筑云莊山房,為終老隱居之計”(《宋史·劉爚傳》)。劉爚自號云莊居士,宣傳朱熹學說。他在擔任工部尚書時,曾上疏奏請撤銷偽學禁令,提意刊印朱熹的《四書集注》,作為學宮教材。卒后御賜歸葬寧化縣仙人騎鶴形,大臣真德秀為其撰墓志銘。
成就貢獻
著有《奏議史稿》、《云莊外稿》、《云莊續(xù)稿》、《經(jīng)筵故事》、《講堂故事》、《東宮詩解》、《易經(jīng)說》、《禮記解》、《四書集成》、《文集》和《遺錄》等。
相關(guān)信息
劉爚的孫子劉欽少時跟隨蔡沈讀書學習,精通《易》,官至侍御史同知樞密院事,以后也托病在武夷山五曲茶洞建小隱堂,著書講學,傳播理學思想,著有《書經(jīng)衍義文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