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è)生涯
持球時的冷靜,壓力下的沉著,作為利物浦歷史上最出色的防線中的一員,阿蘭.漢森身著紅色球衣的形象深入人心。公認為這個俱樂部歷史上最優(yōu)秀的中衛(wèi),漢森的榮譽簿在足球界數(shù)一數(shù)二。
在利物浦的13年間阿蘭·漢森一直是利物浦的后防核心,幾乎從未發(fā)揮失常。在凱爾特人與蘇格蘭國家隊的傳奇教練Jock Stein的大力舉薦下,漢森以10萬英鎊身價由Partick Thistle來到默西塞德時,還是一個羞怯、瘦弱的孩子。在1977年9月主場1:0戰(zhàn)勝德比郡的比賽中他完成處子秀,并在次年于溫布利擊敗布魯日的歐洲冠軍杯決賽中出場,不過直到偉大的1978/79賽季,他才終于取代了不朽的傳奇埃姆林.休斯,將兩名中衛(wèi)之一據(jù)為己有。這個賽季利物浦不可思議的在42場聯(lián)賽中僅失16球,而漢森只缺席了其中的8場。
作為一名善于思考的球員,沒有幾個中鋒能給他帶來麻煩。鏟球干凈利落,而他閱讀比賽的能力也非同尋常。公認為英國足球史上技術最出色的中衛(wèi)之一,他氣質(zhì)高貴,而他優(yōu)雅的球風與利物浦傾向于從后場耐心發(fā)起進攻的喜好——一種帶給他們在國內(nèi)外巨大成功的戰(zhàn)術——結合得天衣無縫。他的速度、控球和視野使他在組織進攻中和在防守對手時同樣優(yōu)秀,而他全能的運動天賦令他在多個項目中出類拔萃:籃球,排球,壁球,還有如今他仍然擅長的高爾夫。
1982年11月古迪遜那個難忘的下午,那場著名的5:0大勝中,他助攻伊恩.拉什打入個人四球中的第一個,最好的詮釋了他那可以在轉(zhuǎn)眼間轉(zhuǎn)守為攻的美妙長傳。在他漫長的安菲爾德生涯中,身旁的搭檔數(shù)次變動,他卻從未不適,而一路上迎來的不僅是他理應得到的的贊美,還有一連串耀眼的榮譽。
就如好酒越陳越香,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日益完善,而當1985年新官上任的球員兼主教練肯尼.達格歷什決定卸下菲爾.尼爾的隊長職務時,漢森成為了理所當然的繼任者。肩上重擔激勵著他身先士卒,在戴上隊長袖標的第一個賽季,他就帶領紅軍獲得夢寐以求的聯(lián)賽與足總杯雙冠王。
無法想象,盡管為蘇格蘭國家隊出場26次,他卻被排除在代表祖國參加1986年世界杯的陣容之外——一個令安菲爾德為之不解的愚蠢決定——不過在Kop看臺上u2018Jockyu2019(?)的實力絕不會被看低。此后他又以隊長身份帶領球隊兩奪聯(lián)賽冠軍,這使他的傳奇地位更加不可動搖,但隨后一次嚴重的膝傷為他的職業(yè)生涯劃上了句號。
我們說只有失去后才會懂得珍惜,在他退役后,利物浦在近十年間為防守問題所困,這并不是巧合。曾被認為是未來的紅軍主帥,漢森卻轉(zhuǎn)向輿論界繼續(xù)他成功的生涯,如今仍然是廣受利物浦人愛戴和喜愛足球的人們尊重的公眾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