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樸英,女,1971年12月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 沈陽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
1983年考入沈陽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學科,師從于張曼怡教授。1986年考入作曲學科,先后師從于隋立本教授與房曉敏教授。1989年考入沈陽音樂學院作曲系作曲專業(yè),師從于姜萬通、劉學嚴、徐占海、薛金炎教授。1994年畢業(yè),同年考取本院和聲學碩士研究生,師從于劉學嚴教授。1997年完成學業(yè)獲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2005年8月作為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派出的訪問學者,赴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音樂學院作曲系(University of Adelaide)學習作曲及作曲技術(shù)理論,師從于Charles Bodman Rae、Stephen Whittington、Graem Korner。2006年8月返校任教。
自1994年留校任教以來,先后教授過和聲共同課、傳統(tǒng)和聲學主科課、近現(xiàn)代和聲技法、作曲等課程。在工作之余從事學術(shù)研究及音樂創(chuàng)作,共發(fā)表論文近10篇。2006年回國后,于同年10月 ,舉辦回國學術(shù)報告《阿德萊德音樂學院作曲理論教學概況》,獲得師生一致好評。
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有:《菲利普·格拉斯簡約作品的傳統(tǒng)和聲特色》 (《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8年第四期);《簡析彼德·斯科瑟普管弦樂作品〈太陽之樂〉》(《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第一期);《傳統(tǒng)和聲的另類演繹》—菲利普·格拉斯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和聲特色(《藝術(shù)教育》2007年第5期);《〈和聲學教程〉的教學體系特色》上(《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第二期);《〈和聲學教程〉的教學體系特色》下(《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第三期);《談劉學嚴〈抒情詩藝術(shù)歌曲集〉的和聲特色》(《音樂生活》2007年 第4期);《阿德萊德音樂學院理論課教學特色》(《劇作家》2007年 第3期);《普羅科菲耶夫的和聲手法》上(《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第一期);《普羅科菲耶夫的和聲手法》下(《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