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資料
【姓名】 志志雄 真實 (シシオマコト Shishio makoto)
【身高】 170公分
【體重】 59公斤
【生辰】 1848年8月
【星座】 獅子座
【武器】 無限刀
【流派】 我流
【必殺】 炎鬼 、紅蓮?fù)、無限刃旋空、無限刃火焰、終級秘劍·火產(chǎn)炎靈
【事跡】幕末時來自長州派的一名維新志士。由于“禁門之變”,當時擔任“影子殺手”任務(wù)的緋村拔刀齋為了躲避新撰組的追殺而不得不隱姓埋名,之后“影子殺手”的任務(wù)就由劍術(shù)和緋村不相上下的長州志志雄擔任。
但是維新派并不信任志志雄,一直認為志志雄野心勃勃,怕志志雄一旦把殺手內(nèi)幕公開,維新政府就可能被顛覆。于是在志志雄執(zhí)行完了一次任務(wù)以后,派火槍隊將志志雄擊斃,然后焚尸。沒有想到志志雄在這樣的情況下居然活了下來,然后懷著滿腔怒火,開始了對維新政府的報復(fù)行動。
志向是建立以“弱肉強食”為口號的社會,實行徹底的自然淘汰。在其統(tǒng)治的新月村中實行,造成饑餓和恐怖并存,尸體散亂,村舍荒廢的宛如地獄的慘狀。
【死因】在和緋村劍心打斗的時候,由于曾經(jīng)被火燒遍全身,排汗腺損壞,于是在決斗超過15分鐘后因體溫過高,自燃而死。
死后在駒形由美、方治的陪伴下走向地獄,宣稱要從閻王手里征服地獄后,在本篇退場。在人誅篇中,曾在被雪代緣打敗后逃到落人村的劍心的夢中出現(xiàn)。劍心認為是地獄在迎接自己,卻被志志雄說“是來嘲笑你的”
人物形象
志志雄真實,正如他的名字一般,立志大展雄偉鴻圖,不求流芳百世,只要活得真實。
他,一個幕末時期的劊子手,在被政府利用后慘遭焚運;他,一個在烈火中死里逃生的幸運兒,以非凡的能力度過了地獄般的生活;他,一個極具個人魅力的梟雄,能夠隨心所欲地喚來一干一等一的高手;他,一個經(jīng)歷過身心極度痛苦的劍客,選擇了一條與拔刀齋截然相反的道路;……他就是志志雄真實。
有人說,志志雄一輩子就在做三件事:一是被別人用火燒,二是處心積慮策劃火燒京都,三是最后自己把自己給燒了。于是乎得出結(jié)論:自作孽,不可活,志志雄乃咎由自取也!
真的是這樣嗎?我以為不然。最簡單的反駁是:要是你被一直信賴的同伴背叛,人家還用比對付敵人更卑鄙更毒辣的手段對付你,燒得你體無完膚肝腦涂地,你會不會希望人家嘲諷地說:這個是咎由自!?
劍心與志志雄,他們同為幕末劊子手,同樣經(jīng)歷過為了民族和國家的未來犧牲自己幸福。然而劍心最后選擇了在新時代銷生滅跡,將痛苦的記憶塵封于心間,重新尋找新的幸福;志志雄卻不甘心自己的挫折,發(fā)誓東山再起,并且差一點就真的改變了歷史。和月大人創(chuàng)作下這部作品,無疑是褒劍心而貶志志雄,對于善良的渴望,對于平靜的追求,讓一切腥風血雨在時間中慢慢忘卻,怨怨相報何時了,相逢一笑泯恩仇,再回首已百年身……這大概是作者想要通過劍心而傳遞給世人的理念;劍心是近乎完美的化身,但是志志雄卻讓我覺得更是人性真實的體現(xiàn)。說的坦白點,劍心與志志雄是“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兩種倫理學(xué)觀點的代表,但我在這里并不是來討論什么“孔孟之道”,什么“修齊治平”,什么“惡即斬”。假如說志志雄真的是“惡”之代表,那么這種“惡”也是被明治政府逼出來的,齋(齊?)藤一說得那么冠冕堂皇,但是對政府的腐敗與惡行卻視若無物,他始終只是走狗;志志雄或許害了一方百姓,明治政府卻可能害了一國甚至他國人民,“惡即斬”到了政府面前成了空談。
文藝復(fù)興時期意大利有位叫馬基雅維利(又譯“馬基雅弗利”)的政治思想家,認為政治即“玩弄權(quán)術(shù)”,只問利弊成敗,不論道德善惡。君主應(yīng)當像獅子般強而有力,又要像狐貍般老奸巨猾。歷史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一個“善良”的政府必定是一個短命的政府,就個性而言,志志雄完全具備了一位優(yōu)秀軍事家、政治家的所有品質(zhì),比如近乎冷酷的果斷,比如透徹人性的犀利,比如狡兔三窟的睿智,比如精致縝密的心思。只要給志志雄以希特勒的舞臺,難保法西斯專政會在哪個國家先粉墨登場?上е局拘弁綉汛笾,卻被劍心扼殺于搖籃,“時無英才,使豎子成名”;因為小小的疏忽而導(dǎo)致滿盤皆輸,“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恐怕這是是志志雄臨終前對歷史的感嘆和對命運的無奈吧。
我曾經(jīng)懷疑志志雄的原型是不是東條英機,但看完全部后才發(fā)現(xiàn)他應(yīng)該是日本早期恐怖主義的寫照。這里就牽涉到一個非正式組織的問題。上個世紀2、30年代曾經(jīng)興起一種“人際關(guān)系理論”,它的創(chuàng)始人是進行霍桑實驗(霍桑是美國芝加哥的一家電器公司的名字)的梅奧,便是這人發(fā)現(xiàn)在“正式群體”中還存在著一種具有特殊規(guī)范以領(lǐng)袖者個人魅力為連接紐帶的“非正式群體”,這種非正式群體發(fā)展而成的非正式組織在正式組織往往被忽略,但是他們的行為卻對正式組織影響極大無比。幾乎所有的恐怖集團都是非正式組織。 事實上,以今天的目光來看“十本刃”也就是這樣一個對政府極具威脅的非正式組織,他們從事的火燒京都計劃也就是一起有預(yù)謀的恐怖活動,而在這個非正式組織中的領(lǐng)袖人物就是志志雄真實。根據(jù)梅奧的觀點,非正式組織的領(lǐng)袖在正式組織往往不占有重要位置,卻依靠個人某一方面的品質(zhì)吸引著群體成員,而正式組織要想提高組織效率就必須對非正式組織的領(lǐng)袖加以籠絡(luò)。志志雄恰恰就是在正式組織——明治政府中無法占有重要位置,而依靠他的個人魅力成為“十本刃”的領(lǐng)導(dǎo)者,明治政府知道利用劍心除去志志雄,卻不知道利用志志雄來實現(xiàn)國家對外擴張,一方面不能不說是當時統(tǒng)治者的愚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志志雄實在是一個非?膳碌娜宋,他的個人領(lǐng)導(dǎo)能力過于強大,以至政府對其感到不信任。
幕末殘涯劊子手,刀影劍光血未休。爾雖身與名俱滅,英魂不盡萬古流。
在《浪客劍心》中,我認為形象塑造最鮮明的角色有五人:緋村劍心,四乃森蒼紫,雪代巴,沖田總司(也可以說是瀨田宗次郎,反正原型是同一個),以及,志志雄真實。對于這五個人,我欣賞劍心,我垂青蒼紫,我同情阿巴,我憐愛總司,但我最感興趣的人,是志志雄真實。
角色招式
“炎靈”,
利用刀上細微的紋理中滲透的過去所殺死的人的油脂,通過戰(zhàn)斗中刀劍之間以及刀劍與地面的摩擦的熱量,在刀鋒上燃起火焰,從而達到雙重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