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葉梅新,女,教授,博士生導師,1970年復旦大學數學系力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1982年國防科技大學固體力學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獲碩士學位。1982年起在長沙鐵道學院(中南大學)工作。1994年在英國訪問學習。1993年晉升教授,1999年被鐵道部評為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大型復雜結構分析、橋梁結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等的研究。科研工作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科學性、實用性、時效性,受到設計、施工等部門的一致好評和歡迎。承擔科研項目數十項,發(fā)表相關科研論文50多篇,研究成果已成功應用于蕪湖公鐵兩用長江大橋、秦沈客運專線、青藏鐵路、寧波大榭島跨海大橋、佛山平勝大橋、宜萬線等,收到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即將應用于京滬高速鐵路、武漢天興洲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武廣客運專線等。2002年“大跨度低塔斜拉橋板桁組合結構建造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8/15。2001年獲“中國科學技術發(fā)展基金會詹天佑鐵道科技發(fā)展基金第五屆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人才獎”。2000年獲“中國科學技術發(fā)展基金會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2000年度中南大學茅以升鐵路教育專項獎(科研專項獎)”。2006年“鐵路鋼-混凝土組合橋的研究”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2004年獲湖南省芙蓉百崗明星稱號。2004年獲“湖南省優(yōu)秀教師”,記二等功。
已發(fā)表論文
[1]唐習龍 林可勃 葉梅新.高溫下鋼筋混凝土構件力學性能的研究[J].試驗技術與試驗機,2006,46(1):35~
[2]葉梅新 韓衍群 張敏.基于ANSYS平臺的斜拉橋調索方法研究[J].鐵道學報,2006,28(4):128~
[3]陳玉驥 葉梅新.一種適用于下承式鋼桁結合橋計算的板梁組合單元[J].計算力學學報,2006,23(2):229~
[4]葉梅新 蔣彪.混合型自錨式懸索橋連接部位傳力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6,3(3):1~
[5]黃瓊 葉梅新 韓衍群.鋼-混凝土疊合板組合橋面的徐變和應力重分布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6,3(3):15~
[6]葉梅新 吳芹芹 黃瓊 韓衍群.橫梁與系桿“丁”字型接頭空間應力分析[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6,3(2):30~
[7]葉梅新 唐習龍 肖佳.自密實鋼管混凝土的設計及應用研究[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06,(2):18~
[8]陳玉驥 葉梅新.板桁組合結構分析中的板梁單元[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6(4):715~
[9]葉梅新 黃瓊.高速鐵路鋼—混凝土組合梁的損傷識別[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6(4):704~
[10]王昌良 葉梅新.機車實驗室結構施工中的幾點思考[J].山西建筑,2005,31(16):142~
[11]葉梅新 韓衍群 張敏.ANSYS二次開發(fā)技術在確定斜拉橋初始恒載索力中的應用[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5,2(5):56~
[12]宋暉 葉梅新.重慶菜園壩長江大橋提籃鋼箱拱施工工藝[J].橋梁建設,2005,(6):52~
[13]侯文崎 葉梅新.低溫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疲勞試驗和極限承載力[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5(6):1025~
[14]陳玉驥 葉梅新.高速鐵路下承式板桁結合梁的受力分析[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5(5):849~
[15]陳玉驥 葉梅新.鋼-混凝土連續(xù)結合梁的溫度效應[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5(1):142~
[16]葉梅新 江峰 程浩 陳玉驥.高速鐵路常用跨度連續(xù)結合梁的極限承載力分析[J].工業(yè)建筑,2004,34(2):59~
[17]葉梅新 鄭鈞雅.鋼—混凝土組合梁剪切變形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4,30(22):26~
[18]陳玉驥 葉梅新.簡支下承式桁梁結合梁的模型試驗[J].中國鐵道科學,2004,25(6):82~
[19]侯文崎 葉梅新.青藏鐵路鋼-混凝土組合結構低溫試驗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9(3):53~
[20]葉梅新 秦紹清.既有線路提速改造中下承式鋼桁結合橋的應用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4,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