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學副教授
主要作品
《如何“現(xiàn)代”,怎樣“文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08年第2期
《穿越文化的心靈遇合與理性評判》,《回族研究》2002年第3期
《新視閾中的可能性探尋》,《中國圖書評論》2003年第4期
《人學:馬克思的美學基點及其歸宿》,《內蒙古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
《民間文化與莫言小說的傳奇性》,《文藝爭鳴》2004年第6期
《“歷史”的鏡像:在現(xiàn)代化的視野中》,《揚子江評論》2009年第4期。
《論新時期中后期小說中的“結構”意識形態(tài)》,《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2期
《論廢名小說中的儒家文化意識》《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
《當代文學史寫作:方法、可能與限度》,《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6期轉載
《“人學”話語與“人民”話語的糾結——“新時期”初期小說的啟蒙認同困境及其敘事表征》,《社會科學論壇》2011年第3期。
《中國現(xiàn)代性悖論語境中的思考與寫作》,《海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12期。
《199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敘事的認同危機:語言視角的考察》,《東方論壇》2011年第4期。
《敘事的耗散與主體的困境——199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敘事的自我建構與認同危機》,《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人民”話語中的“個體”言說困局——“新時期”初期小說的啟蒙認同困境及其敘事表征(之二)》,《社會科學論壇》2011年第10期。
《“五四”啟蒙傳統(tǒng)的回歸與重構——“新時期”初期小說的啟蒙認同困境及其敘事表征(之三) 》,《社會科學論壇》2012年 第6期
《評陳軍著<戲劇文學與劇院劇場 以="以" 郭="郭" 老="老" 曹="曹" 與北京人藝為例="與北京人藝為例">》,《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 第6期
《“情”的政治與抒情的政治學:20世紀中國政治抒情詩——兼論賀敬之政治抒情詩創(chuàng)作》,《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新時期”知識分子的認同建構及其敘事表征》,《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第10期。
《論中國現(xiàn)代散文的語言藝術》,《石家莊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
《鄉(xiāng)土中國的情感記憶及悖論性生命體驗——重讀<朝花夕拾>》,姜振昌、劉增人主編《魯迅新論》(第二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
《鏡像自我與語言建構的主體》,溫奉橋主編《文學的醫(yī)心》,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拆除深度與意義的重建》,《社會科學論壇》2010年第11期。
《“尋根”作家的認同焦慮與構建“文化中國”的難局》,《社會科學論壇》2010年第21期。
《“日常生活”敘事與跨世紀中國小說的自我認同》,《東方論壇》2010年第2期。
《<黃鸝聲聲帶血鳴 孫犁抗日小說研究="孫犁抗日小說研究">的方法論啟示》,《東方論壇》2010年第5期。
《當前青少年學生文學閱讀調查研究》,《上海商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
《充滿張力的寓言化敘事——重讀〈孔乙己〉》,《社會科學論壇》2004年第1期
《“酷虐”與“復仇”:奴隸時代的心理證詞》,《社會科學論壇》2004年第7期
《現(xiàn)代傳媒景深中的現(xiàn)代文學景觀》,《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
《構建現(xiàn)代性進程中的鄉(xiāng)土中國形象》,《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論〈茶館〉的現(xiàn)代性》,《藝術百家》2005年第2期
《敞開與遮蔽:文學史敘述方法及其限度》,《云夢學刊》2004年第6期,《社會科學報》2006年12月6日摘要,全文收入余三定主編《當代學術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新世紀小說的新聞化敘事批判》《東方論壇》2008年第3期
《新世紀小說的影像化敘事批判》《東方論壇》2009年第4期
《敘事的自我認同及其危機》,《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
《天雨海風敘鄉(xiāng)愁——讀余光中散文〈聽聽那冷雨〉》,《貴州文史叢刊》2005年第1期
《傳奇;莫言小說的敘事資源與美學特征》,《唐都學刊》2004年第6期
《尋求“自我”生成的歷史基點》,《泰山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自我”的鏡像:徘徊于建構與解構之間》,《泰山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鏡中飛翔:現(xiàn)代性文化語境中“自我”的重建》,《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論中國當代小說中的“日常生活”敘事》,《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美學視角及其歸宿》,《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論中國現(xiàn)代散文小品的藝術流變》,《萍鄉(xiāng)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第3期
《論“文化尋根”小說的淵源及價值取向》,《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
《故鄉(xiāng)記憶與儒禪文化精神》,《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
《“詩”與“生活”之間——論中國現(xiàn)代散文的語言個性》,《新疆財經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日常生活”敘事:1990年代女性寫作的主體意識》,《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
《論中國現(xiàn)代散文的“情”“志”之美》,《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論先鋒小說的崛起及其藝術影響》,《新疆財經學院學報 》,2005年第3期
《對話意識與狂歡化寫作》,《鴨綠江》1998年第5期
《追索欲望時代的精神可能》,《青島文學》2008年第5期
《世俗之相的摹寫》,《青島文學》2000年第5期
主要著作
1、《藝術青島》,青島出版社2012年版。
2、《中國新文學家與現(xiàn)代文化建設》(合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余華研究資料》,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出版。
4、朱德發(fā)、魏建主編《現(xiàn)代中國文學通鑒》,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朱棟霖等主編國家重點教材《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1917-2000),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
5. 朱德發(fā)主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500題》,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項目
1、承擔山東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近30年中國作家的自我認同及其敘事表征》(2009——2011)
2、承擔山東省社會規(guī)劃辦項目:《中國新文學巨匠與現(xiàn)代文化建設》子課題《莫言與現(xiàn)代文化建設》》(2003.1-2006.10)(03AYJ01)。
3、參與省試點專業(yè)改革項目“新型綜合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改革”,有關成果結集為《新型綜合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改革的教學實踐與理論研究》,齊魯書社2004年5月出版。
獎項
《當代文學史寫作:方法、可能與限度》獲青島市第19屆社科成果優(yōu)秀獎。
山西農業(yè)大學教授
個人簡介
王金勝,男,1955年生,教授,研究生學歷,博導,山西農大生科院院長、農業(yè)部轉基因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太原)常務副主任,兼任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農業(yè)分會常務理事,山西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副理事長、山西省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體系中藥產業(yè)首席專家。
生平
王金勝,男,1955年生,教授,博導。
1982年山西農業(yè)大學師資班本科畢業(yè),留校任教至今。期間攻讀并獲碩士學位,歷年來主講課程有“植物生物化學”、“食品生物化學”、“生物化學”、“生物化學研究技術”、“高級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
主持國家級教研課題一項,省級教研四項,校級二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二項,三等獎一項,發(fā)表教學論文多篇。主編國家“十五”、“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五部,專著二部。
主持省級科研項目三項,參加多項。參加國家項目二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省級鑒定三項,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發(fā)表論文四十余篇,其中國家級十余篇。申報國家發(fā)明專利一項。
歷任基礎部生化教研室主任、基礎部副主任、文理學院副院長、文理學院工會主席、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農業(yè)部轉基因生物產品成分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太原)常務副主任。
現(xiàn)兼任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農業(yè)分會常務理事,山西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副理事長、山西省中藥產業(yè)首席專家。
教學研究
主持國家級、省級、校級教研課題共六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二、三等獎共三項。主編國家“十五”、“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五部,專著二部。主講課程本科“植物生物化學”、“食品生物化學”、“生物化學”,研究生“高級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
主持、參加國家、省級科研項目共十二項,獲省級、廳級科技進步三項,省級鑒定三項。發(fā)表論文四十余篇,其中SCI收錄4篇,國家級十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生物農藥。現(xiàn)在正在進行萬壽菊殺菌素的研究。通過從萬壽菊根部提取殺菌有效成分,進行化學結構檢測,再進行人工模擬合成,已經成功的得到了萬壽菊殺菌素,并且對該成分進行了生理生化和想過基因的研究,申報了專利。
另一個研究方向是分子中藥學。正在進行黃芪的SSR指紋圖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