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朱英富,艦船工程專家,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41年7月出生于上海,籍貫浙江寧波。1963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制造系,1966年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畢業(yè)。
畢業(yè)后分配到第六機械工業(yè)部第七研究院第七○一研究所工作,一直在該研究所(現(xiàn)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研究所)工作至今。參加過多型水面艦船研究及設計工作,先后擔任過三型艦船工程總設計師,具有豐富的主持大型工程研制的經驗,F(xiàn)正在承擔又一新型艦船工程研制任務,并任工程總設計師。曾先后擔任過研究室主任、副所長、所長職務。1982年至1984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做訪問學者,從事船舶流體動力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0年起擔任出口泰國的F25T型護衛(wèi)艦工程總設計師。該型艦裝備國內外先進電子、武器裝備,較國外同類型艦排水量小10%,并需滿足泰方提出的西方武器不在中國裝艦的要求,使設計及建造難度增大。為達到良好快速性能要求,他主持對艦的主尺度及線型精心設計,船模在德國漢堡水池試驗后被認為是該水池試驗過的優(yōu)秀船型之一。針對裝備量大而排水量偏小的
困難,重點協(xié)調解決關鍵設備布置、關鍵艙室布局與總體布置的矛盾,在確保裝備性能發(fā)揮及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實現(xiàn)全艦緊湊布置。泰海軍曾請某西方權威機構對艦進行包括主尺度、噸位、總布置、總體性能、生命力等作咨詢評論,結論為“該艦是一個均衡得很好的設計”,“該級艦與大多數(shù)歐洲海軍的設計標準與實踐十分接近”。該型艦的主要性能指標與以德國MEKO型出口護衛(wèi)艦為代表的西歐90年代的護衛(wèi)艦水平相當,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能根據用戶海軍及國際通行要求建造新型護衛(wèi)艦出口國之一,并為軍船貿易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為我國海軍新型護衛(wèi)艦研制提供了很好的母型。該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及中國船舶工業(yè)總公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