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
艾克為一站長之子,出身自薩蘭堡(Ch琀攀愀甀-Salins,現屬法國洛林大區(qū),當時隸屬德國的阿爾薩斯-洛林省)附近的胡庭根(Hudingen)的一戶中下階級家庭。艾克身為11位小孩的老么,在學校表現不佳,于畢業(yè)前的17歲就被輟學。[1]而后他以志愿兵身份加入了第23巴伐利亞步兵團;不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他擔任了第3騎兵團的見習主計官,1916年時被配發(fā)至第22巴伐利亞步兵團。艾克還于1914年因為英勇表現而獲得了二級鐵十字勛章。
艾克于1919年辭去軍隊的職務,但找不到工作。他開始于妻子的故鄉(xiāng)伊爾梅瑙重新學習,但又于1920年再次中斷,投身了警察事業(yè),起初擔任線民,而后成為了正規(guī)警員。艾克的警察生涯很快就結束了,其中部份原因是他僅有高中文憑,另外主要是因為對魏瑪共和國的強烈厭惡與多次參與激烈的街頭政治性運動而致。最后,他找到了路德維希港法本公司的工作,并很快從基層作到了公司內部的情報機構。
納粹崛起
艾克對魏瑪共和國的觀點與納粹黨不謀而合,于是很快就加入了該黨與于1928年12月1日加入恩斯特·羅姆所指揮的沖鋒隊。艾克于1930年8月離開了沖鋒隊,加入了黨衛(wèi)隊,并勝任愉快,很快地于巴伐利亞的帕拉蒂納特(Palatinate)設立黨部組織招攬青年加入。艾克于1931年尾被海因里希·希姆萊晉升為黨衛(wèi)隊上校。
艾克的政治活動引起了他雇主的注意,最后在1932年早期法本公司將其解雇。同時間,他又因為放置炸彈欲攻擊自己在巴伐利亞的政敵而遭到逮捕,于1932年7月被判處2年徒刑。然而,在受到弗蘭茲·戈特爾(Franz Gürtner,后來希特勒內閣的司法部長)的保護下,艾克才逃過了判決,并受到海因里希·希姆萊的命令前往意大利,接手一個當地流亡的黨衛(wèi)隊營。
親衛(wèi)隊與集中營
艾克后于1933年5月希特勒掌權時回到了德國,之后曾與軍事管區(qū)領導人約瑟夫·畢凱爾(Joseph Bürckel)有政治不和,后者下令將艾克送到了精神病院一個月,直到希姆萊在1933年6月將他釋放。前黨衛(wèi)隊少校海瑪爾·瓦克(Hilmar W挀欀攀爀氀攀)被指控以“處罰”名義,將多位拘留犯人殺害后,艾克于6月26日被任命為達豪集中營的管理人,并晉升為黨衛(wèi)隊準將。
1934年1月30日,艾克被晉升為黨衛(wèi)隊少將,并開始將達豪集中營轉型。他重新整頓了黨衛(wèi)隊營,建立了新的警衛(wèi)規(guī)定,內容包涵要成員絕對服從、加強紀律和對拘留者進行虐待,這些法案也在1934年1月1日通過。
艾克本人激進的反猶主義與反布爾什維克主義即作為營指揮官盲目服從的特質,受到了希特勒與黨衛(wèi)隊領袖希姆萊的注意。1934年5月,艾克被任命為集中營督察官,并自同年7月4日開始任職。雖然這個職位名義上對黨衛(wèi)隊本部負責,但艾克可越級直接向希姆萊報告。艾克也于1934年6月底和達豪集中營的警衛(wèi),一同參與了整肅納粹黨的長刀之夜,他也協助澤普·狄特里希的阿道夫希特勒警衛(wèi)旗隊將許多沖鋒隊領導人于6月30日監(jiān)禁。為表示自己效忠于希特勒和希姆萊,艾克與他的副手米歇爾·里貝特(Michael Lippert)于7月1日射殺了恩斯特·羅姆。這些行動令艾克升為黨衛(wèi)隊中將,之后也涉嫌因為個人因素殺害了艾里希·米赫山(Erich Mühsam)。
作為集中營的督察官,艾克于1935年再度對其進行改革。它首先解散原本各個小集中營,保存了達豪集中營,于1936年夏季開設了新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1937年夏季開設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和1939年5月開設拉文斯布呂克集中營(位于利西登堡附近)。之后還有在奧地利開設新集中營,如1938年開設的毛特豪森-古森集中營。所有集中營,從警衛(wèi)人員到關押囚犯的管理都沿用達豪的模式。
艾克管理下的集中營與其有的強迫勞動制度成為了黨衛(wèi)隊最有力的工具,同時也換來他的政敵—萊因哈特·海德里希的仇恨,該人曾在擔任帝國保安部部長時嘗試控制達豪集中營,但失敗。艾克受到希姆萊的支持下,地位逐漸提升,1940年時集中營督察之職被轉入奧斯華·波黑(Oswald Pohl)的黨衛(wèi)隊經濟管理部D機關,因此艾克的職位再也不會受蓋世太保與帝國保安部所管轄。集中營督察與后來的D機關只有在過問集中營犯人釋放和關押時聽從帝國保安部和蓋世太保,而集中營內部的大小事務則完全由D機關所控制。
這些事情使艾克獲得許多負面的評價,包括黨衛(wèi)隊成員都描述艾克是一個殘酷、邪惡、不能信任、野心勃勃和敵視每一個不認同納粹主義的狂熱份子。 而艾克本人的強硬嚴格風格也影響了集中營的氣氛,也常灌輸衛(wèi)兵不要對犯人存有同情的想法,導致日后能紀律性地執(zhí)行各個的殘酷行為,即使當艾克已不過問集中營事物也如此。被艾克所影響的人包括魯道夫·胡斯(Rudolf H)、弗朗茲·塞瑞斯(Franz Ziereis)、卡爾·奧托·科克(Karl Otto Koch)和馬克思·庫葛爾(Max K最攀氀)。
骷髏師
不久,骷髏部隊的姊妹組織—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衛(wèi)旗隊團與另外的武裝親衛(wèi)隊連隊在希特勒批準了希姆萊的建議,于1939年10月創(chuàng)建了武裝親衛(wèi)隊的三個師部隊。艾克的骷髏部隊后來組成了武裝親衛(wèi)隊骷髏師,并由艾克指揮。骷髏師后來成為德軍在東線戰(zhàn)力最強的師之一,常作為希特勒的救火隊來阻擋蘇軍的突破。艾克的仕途自1940年后就未再與集中營有關,他的繼任者為理查德·古魯克(Richard Glücks)。
在二次大戰(zhàn)中,艾克與他的師犯下了許多戰(zhàn)爭罪行,包括1940年在拉帕拉迪斯村對英軍戰(zhàn)俘進行屠殺、在東線殺害與掠奪蘇聯戰(zhàn)俘與占領區(qū)。艾克的骷髏部隊持續(xù)發(fā)揮它優(yōu)異的戰(zhàn)斗力,包括1942年的德米楊斯克包圍戰(zhàn)、1945年初的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與布達佩斯圍城戰(zhàn)。艾克在部隊中也頗受歡迎,被士兵昵稱為“老爹”。 艾克之后于1943年2月26日陣亡,就在晉升為黨衛(wèi)隊上將后幾個月而已。在第三次哈爾科夫戰(zhàn)役中,艾克駕駛鸛式偵察機巡視戰(zhàn)場,意外被蘇軍擊落,墜落到奧廖爾附近。艾克的尸體后來由一組突擊小隊回收,艾克被納粹宣傳部描繪成一名為國犧牲的烈士,為紀念他,骷髏師的步兵團收到了鑲上他的名字的袖標。
個人生活
艾克于1914年12月26日與貝西亞·夏維貝(Bertha Schwebel)結婚,育有兩子,長子伊爾馬生于1916年4月5日,弟赫爾曼生于1920年5月4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