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邵景堯(1560~?)字熙臣,號芝南。浙江象山人。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趙秉忠榜進士第二人。授翰林院編修。邵景堯少有才名,與著名學者楊守阯等結社賦詩,號稱“浙東十四子”。官至左諭德。晚年與同郡周應賓、全天敘、陳之龍結詩文之交。有《邵太史詩集》等。
邵景堯,字熙臣,又字芝南,象山昌國人。父親招納賢才,頗有名聲。邵景堯年少時就有才子之名,后來寓居甬上,與楊守址等人結社作詩,是“浙東十四子”之一。明朝萬歷二十六年(1598),殿試第二(榜眼),被任命為翰林院編修,尋進太子洗馬,掌管司經(jīng)局。他諳熟歷史掌故,以學識淵博稱譽于世。萬歷三十一年(1603),主持京城南片的考試 ,有心提拔家境貧寒苦讀立志成才。景堯了解后優(yōu)先錄取。又有江蘇華亭的張拱端、履端、軌端兄弟,均受其提拔,一時傳為美談。
后來,景堯以左諭的官職請求休養(yǎng),退居鄉(xiāng)里,與同郡邑的周文穆、全少詹、陳宮坊一起作詩著文。
著作
著有《萬歷象山縣志》十五卷,另有《邵太史詩集》。傳說景堯赴鄉(xiāng)試途中,經(jīng)過白石村時,看見一只白羽紅冠、正伸長脖子大聲啼叫的公雞,隨口出了上聯(lián):“白石白雞啼白晝”,下聯(lián)卻苦苦思索也想不出,傍晚,經(jīng)過黃溪時,瞧見一條黃狗對著客人吠叫,觸動了靈感,就很快吟出了下聯(lián):“黃溪黃犬吠黃昏”,對仗工整,傳誦至今。
精選詩詞
館中雜詠二首
瑤圃為藏室,蓬萊即道山。
地幽塵鏡外,心遠市朝間。
客至聊烹茗,書成但閉關。
何須拂衣去,身世已投閑。
儒雅先朝重,宸游翰苑過。
瓊章垂日月,銀榜拂星河。
竹長成龍節(jié),桐高集鳳柯。
如聞訪道日,重和白云歌。
憶弟
客舍瀟瀟風雨攢,開尊今夕為誰歡?
憐予有夢同池草,憶汝何心尚籜冠。
蘆雁影懸彭蠡月,玉簫聲動薊門寒。
一官寂寞滄洲冷,寄得梅花仔細看。
聞寧夏起變
遂有西征議,仍將北伐同。
平時多厭武,眾亂敢稱雄。
遠戍沙塵黑,孤城烽火紅。
不須憂爾輩,授鉞有元戎。
邵姓起源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后。據(jù)《通志u2022氏族略》、《萬姓統(tǒng)譜》等所載,周文王第五子召公奭(音shi),食邑于召(今陜西省東岐山西南),后又封于燕,至太子丹時為秦所滅,子孫遂以召為氏,后加邑為邵。
2、據(jù)《姓譜》所載,周文王第十子季載之后都有邵姓。
3、出自他族改姓。如清滿洲八旗烏雅氏有改邵姓者;明清時云南定邊土把事有邵姓;今瑤、彝、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