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陶谷
名片
五代至北宋人陶谷(903~970年),字秀實,邠州新平(今陜西邠縣)人。本姓唐,避后晉高祖石敬瑭諱而改姓陶。祖唐彥謙,歷任慈、絳、澧三州刺史,有詩名,自號鹿門先生。
|
|
人物簡介
陶谷(903~970)字秀實,邠州新平(今陜西邠縣)人。本姓唐,因避后晉高祖石敬瑭諱,改姓陶。
陶谷父唐渙,曾領夷州刺史,唐季之亂,為邠帥楊崇本所害。其時陶谷尚幼,隨母柳氏嫁至楊崇本家。
陶谷自幼習學儒家經(jīng)典,后以文章聞名天下。歷仕后晉、后漢、后周至宋。《宋史》卷二六九有傳,說他“強記嗜學,博通經(jīng)史,諸子佛老,咸所總覽,多蓄法書名畫,善隸書。為人雋辨宏博,然奔競務進!
陶谷曾寫信給宰相李崧,深得李崧賞識,起為校書郎、單州軍事判官。時和凝亦為相,同奏為著作佐郎、集賢校理。改監(jiān)察御史,分司西京,遷吏部員外郎、知制誥。后晉天福九年(943),加倉部郎中。后周顯德三年(956),遷兵部侍郎,加承旨。顯德六年(959),加吏部侍郎。入宋后,累官兵部、吏部侍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轉禮部尚書,翰林承旨,乾德二年(964)判吏部銓兼知貢舉,累加刑部、戶部尚書。開寶三年(970)十二月庚午卒,年六十八。贈尚書右仆射。
陶谷著有《清異錄》六卷,內(nèi)分三十七門。其中“茗荈”一門,被后人單獨編輯為一種茶書,題曰《荈茗錄》,多為后代茶書引用。
人生經(jīng)歷
陶谷,字秀實,邠州新平人。本姓唐,避晉祖諱改焉。歷北齊、隋、唐為名族。祖彥謙,歷慈、絳、澧三州刺史,有詩名,自號鹿門先生。父渙,領夷州刺史,唐季之亂,為邠帥楊崇本所害。時谷尚幼,隨母柳氏育崇本家。
十余歲,能屬文,起家校書郎、單州軍事判官。嘗以書干宰相李崧,崧甚重其文。時和凝亦為相,同奏為著作佐郎、集賢校理。改監(jiān)察御史,分司西京,遷虞部員外郎、知制誥。會晉祖廢翰林學士,兼掌內(nèi)外制。詞目繁委,谷言多委愜,為當時最。少帝初,賜緋袍、靴、笏、黑銀帶。天福九年,加倉部郎中。
初,崧從契丹以北,高祖入京師,以崧第賜蘇逢吉,而崧別有田宅在西京,逢吉皆取之。崧自北還,因以宅券獻逢吉,逢吉不悅,而崧子弟數(shù)出怨言。其后逢吉乃誘告崧與弟嶼、SR等下獄,崧懼,移病不出。崧族子昉為秘書郎,嘗往候崧,崧語昉曰:“邇來朝廷于我有何議?”昉曰:“無他聞,唯陶給事往往于稠人中厚誣叔父!贬聡@曰:“谷自單州判官,吾取為集賢校理,不數(shù)年擢掌誥命,吾何負于陶氏子哉?”及崧遇禍,昉嘗因公事詣谷,谷問昉:“識李侍中否?”昉斂衽應曰:“遠從叔爾!惫仍唬骸袄钍现,谷出力焉。”昉聞之汗出。
谷性急率,嘗與兗帥安審信集會,杯酒相失,為審信所奏。時方姑息武臣,谷坐責授太常少卿。嘗上言:“頃蒞西臺,每見臺司詳斷刑獄,少有即時決者。至于閭閻夫婦小有爭訟,淹滯積時,坊市死亡喪葬,必俟臺司判狀,奴婢病亡,亦須檢驗。吏因緣為奸,而邀求不已,經(jīng)旬不獲埋瘞。望申條約以革其弊!睆闹6戆葜袝崛。嘗請教習樂工、停二舞郎,及禁民伐桑棗為薪,并從其請。開運三年,賜金紫。
契丹主北歸,脅谷令從行。谷逃匿僧舍中,衣布褐,陽為行者狀。軍士意其詐,持刃陵脅者日數(shù)四。谷頗工歷數(shù),謂同輩曰:“西南五星連珠,漢地當有王者出。契丹主必不得歸國。”及耶律德光死,有孛光芒指北,谷曰:“自此契丹自相魚肉,永不亂華矣!彼鞖w漢,為給事中。乾祐中,令常參官轉對。谷上言曰:“五日上章,曾非舊制。百官敘對,且異昌言。徒浼天聰,無益時政,欲乞停轉對。在朝群臣有所聞見,即許不時詣闕聞奏!睆闹。
仕周為右散騎常侍,世宗即位,遷戶部侍郎。從征太原,時魚崇諒迎母后至,谷乘間言曰:“崇諒宿留不來,有顧望意!笔雷陬H疑之。崇諒又表陳母病,詔許歸陜州就養(yǎng),以谷為翰林學士。
世宗嘗謂宰相曰:“朕觀歷代君臣治平之道,誠為不易。又念唐、晉失德之后,亂臣黠將,僭竊者多。今中原甫定,吳、蜀、幽、并尚未平附,聲教未能遠被,宜令近臣各為論策,宣導經(jīng)濟之略!蹦嗣兄夹炫_符以下二十余人,各撰《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平邊策》以進。其策率以修文德、來遠人為意,惟谷與竇儀、楊昭儉、王樸以封疆密邇江、淮,當用師取之。世宗自克高平,常訓兵講武,思混一天下。及覽其策,忻然聽納,由是平南之意益堅矣。
顯德三年,遷兵部侍郎,加承旨。世宗留心稼穡,命工刻木為耕夫、織婦、蠶女之狀,置于禁中,思廣勸課之道,谷為贊辭以進。顯德六年,加吏部侍郎。
宋初,轉禮部尚書,依前翰林承旨。谷在翰林,與竇儀不協(xié),儀有公望,慮其軋己,嘗附宰相趙普與趙逢、高錫輩共排儀,儀終不至相位。
乾德二年,判吏部銓兼知貢舉。再為南郊禮儀使,法物制度,多谷所定。時范質為大禮使,以鹵簿清游隊有甲騎具裝,莫知其制度,以問于谷。谷曰:“梁貞明丁丑歲,河南尹張全義獻人甲三百副、馬具裝二百副。其人甲以布為里,黃泬表之,青綠畫為甲文,紅錦綠青泬為下裙,絳韋為絡,金銅玦,長短至膝。前膺為人面二目,背連膺纏以紅錦騰蛇。馬具裝蓋尋常馬甲,但加珂拂于前膺及后秋爾。莊宗入洛,悉焚毀!辟|命有司如谷說,造以給用。又乘輿大輦,久亡其制,谷創(chuàng)意造之,后承用焉。明德門成,詔谷為之記。
乾德中,命庫部員外郎王貽孫、《周易》博士奚嶼同考試品官子弟。谷屬其子鄑于嶼,珝書不通,以合格聞,補殿中省進馬。俄為人所發(fā),下御史府案問,嶼責授乾州司戶,貽孫責授左贊善大夫,奪谷奉兩月。谷后累加刑部、戶部二尚書。開寶三年,卒,年六十八。贈右仆射。
谷強記嗜學,博通經(jīng)史,諸子佛老,咸所總覽;多蓄法書名畫,善隸書。為人雋辨宏博,然奔競務進,見后學有文采者,必極言以譽之;聞達官有聞望者,則巧詆以排之,其多忌好名類此。初,太祖將受禪,未有禪文,谷在旁,出諸懷中而進之曰:“已成矣!碧嫔醣≈。嘗自曰:“吾頭骨法相非常,當戴貂蟬冠爾!鄙w有意大用也,人多笑之。子邴,至起居舍人。天禧四年,錄谷孫寔試秘書省校書郎。
風流才子
史書記載
五代時,后周世宗柴榮派翰林學士陶谷從首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市)出使南唐(國都金陵,今南京市),南唐派升州(今南京市)太守韓熙載招待陶谷,甚是盡禮。不知不覺過了兩個月,陶谷仍未見到南唐后主李煜,時光已至深秋,陶谷來到驛舍一個亭子里游逛,在亭壁上題寫十二個字:“西川犬百姓眼馬包兒御廚飯!保ㄒ徽f為“川中狗百姓眼虎撲兒公廚飯!保┎粋兌疾唤馄湟。韓熙載把這十二個字抄給南唐丞相宋齊丘(一作齊邱),宋齊丘一看,解釋道:“這是一個字謎,u2018西川犬u2019,是蜀犬,即u2018獨u2019(獨)字;u2018百姓眼u2019,是民目,即u2018眠u2019字;u2018馬包兒u2019,是爪子,即u2018孤u2019字;u2018御廚飯u2019,是官食,即u2018館u2019(館)字。這十二個字暗含u2018獨眠孤館u2019(獨眠孤館)啦。”
當時南唐國力弱小,而陶谷態(tài)度傲慢,在南唐后主面前出言不遜。南唐臣僚忿而設下圈套,派金陵名妓秦弱蘭扮做驛吏之女以誘之。原本盛氣凌人的陶谷,見到溫婉美麗的秦弱蘭之后,不禁邪念萌動,曲意奉迎并贈詞討好她,甚至想娶秦弱蘭為妻。陶谷為秦弱蘭題詞《風光好》,詞云:“好姻緣,惡姻緣,奈何天。只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琵琶撥盡相思調(diào),知音少。待得鸞膠續(xù)斷弦,是何年?”不日,后主設宴招待陶谷,陶谷又擺出正人君子派頭。后主令秦弱蘭出來勸酒唱歌,歌詞即是陶谷所贈《風光好》。陶谷頓時面紅耳赤,狼狽不堪,當天就灰溜溜地回了國。
詳細解釋
有一次,陶谷奉后周朝廷派遣出使吳越(五代時十國之一,在今浙江、江蘇西南和福建東北部一帶),吳越國的忠懿王設宴招待他。因為陶谷喜歡吃螃蟹,所以忠懿王命人在宴席上擺出了各種各樣的螃蟹,從大到小,自蝤蛑(一種海螃蟹)至蟛蚏(一種小螃蟹),一共擺了十幾種。陶谷見狀,笑著說:“這可真是一蟹不如一蟹!”后來,“一蟹不如一蟹”就成了成語,比喻一個不如一個,越來越差.
陶谷到了金陵后,李璟派升州太守(相當于現(xiàn)在的南京市市長)韓熙載(這個人很有名,你一定聽說過我們的國寶《韓熙載夜宴圖》)接待他,禮節(jié)十分周到。可是陶谷倚仗本國強盛南朝弱小的壓倒性優(yōu)勢,態(tài)度十分傲慢,接待宴席間不茍言笑,道貌岸然,接連幾次在皇帝李璟面前出言不遜,弄得南唐君臣敢怒不敢言,太子李煜幾乎是怒不可遏,韓熙載對同僚說:“我輩經(jīng)事已多,歷官多年,陶公何必如此?我觀此人,非端介正人,諸君請觀,吾有法使其露出原形!庇谑情_始商量怎么惡搞他。
偏偏這時候陶谷暴露出了自己的道德缺陷:入住接待所之后,由于南唐君臣都很討厭他,就干脆把他晾到一邊不予理睬,轉瞬過了兩個多月,陶谷的生活簡直就是單獨監(jiān)禁,平時連個人影都見不到,有一天他在旅館的花園里游玩,一派秋風蕭瑟萬物凋零的凄涼景象正好和他心中的孤獨產(chǎn)生共鳴,于是就在亭子的墻上寫了這么幾個字:“西川犬、百姓眼、虎撲兒、公廚飯”。服務人員不解其意,韓熙載就把這幾個字抄給博聞強識的丞相宋齊丘看,后者看完解釋說:“這是一個字謎,u2018西川u2019即是u2018蜀u2019,u2018蜀u2019加上犬是u2018獨u2019(獨)字;u2018百姓u2019為民,u2018眼u2019為目,合起來是u2018眠u2019字;u2018虎撲兒u2019是指爪子,u2018爪u2019、u2018子u2019兩個字合并是u2018孤u2019字;u2018公廚飯u2019是官家的食物,u2018官u2019字加上食字旁是u2018館u2019字,這十二個字連起來就是u2018獨眠孤館u2019的意思!
一句話,陶谷很寂寞,缺少娛樂活動,不過為什么他要強調(diào)“眠”字呢?聰明的韓熙載一眼就看穿了:這廝是個性饑渴!于是一個巧妙的圈套開始在他的腦子里構思設計。。。。。。
這一天,一向清靜的館驛里突然出現(xiàn)一位荊釵布裙的農(nóng)村少女,據(jù)說是賓館服務人員的女兒,替父親干點零活貼補家用。這個姑娘雖然一身樸素,但是美貌天成難以掩蓋,就像安徒生說過的那樣:“如果你在一枚天鵝蛋里呆過,那么即使出生在養(yǎng)鴨場也沒有關系”。平時幾乎見不到人的陶谷立刻就注意到了這個“佳人”,于是他開始無恥的獻媚示愛,但是少女雖然看上去春情萌動卻始終沒有任何表現(xiàn),這讓陶谷本來孤獨郁悶的心情變?yōu)榱算皭、失望,說得露骨些就是“急不可耐”,而心情浮躁的人無心思考,言行不慎,離著中招就不遠了。
終于,周世宗柴榮想聽聽間諜的情報了,后周的詔書下到南唐催促陶谷回國,而失陷于溫柔鄉(xiāng)不能自拔的陶谷聞訊后不啻于霹靂擊頂,心情更加惡化了。然而就在他啟程的前一天晚上,那個“純情少女”竟然主動跑到陶谷身邊傾訴衷腸,表示自己對他已經(jīng)愛瘋了,陶谷當然喜出望外,向心上人許諾自己一定請求李璟帶她回國,接下來就發(fā)生了哺乳動物傳宗接代的那種事情。
魚水歡盡后,姑娘顯得十分失落,表明自己很仰慕陶谷的文才,請求他留下點文字作品以為紀念,興高采烈的陶谷當即揮毫,寫下了一首非常精彩的詞《風光好》:
好姻緣,惡姻緣,
奈何天。
只得郵亭一夜眠,
別神仙。
琵琶撥盡相思調(diào),
知音少。
待得鸞膠續(xù)斷弦,
是何年?
詞中充滿了他對心上人戀戀不舍的纏綿情意以及無可奈何的失望心情。然而讓他感到奇怪的是,姑娘拿到這首詞后連聲謝都不說就匆匆離開了館驛。
第二天,中主李璟設宴為陶谷送行,滿朝文武到齊后過了很長時間,陶谷才大搖大擺、盛氣凌人的走了來,一臉的不服不忿,乜斜著眼睛看人,嘴撇得像“圓月彎刀”一樣。席間賓客敬酒他也不理不睬裝腔作勢。太子李煜看到這一情形后笑瞇瞇的說;“看來尊使心情不佳,在下親自譜曲一首,請聊以解悶”,說著拍了拍手,一曲悠揚的樂聲響起,緊接著殿外彩袂飄飄,進來一群舞女,讓陶谷大為吃驚的是為首者正是自己的心上人,就見她輕啟朱唇,伴隨著樂曲聲唱出了那首情詩《風光好》,笑嘻嘻的韓熙載向大家說明了這個舞女的真實身份:她名叫秦弱蘭,是南京城里的名妓(怪不得美貌非凡,原來是頂級貨色),是韓熙載故意安置在陶谷身邊用來勾引他上套的,而且當眾繪聲繪色的詳述了她和陶谷的風流韻事,把陶谷的無恥嘴臉描繪得淋漓盡致。一時間宴席上嘲笑之聲不絕于耳,許多官員起哄要求秦弱蘭近前給來使勸酒親昵,拿陶谷調(diào)侃取樂,秦弱蘭更是風騷的勾肩搭背、軟語溫存。
陶谷當時就暈了菜,此刻的心情正應了那句話“如果地上有個縫恨不得鉆進去”,他本想把昨晚和戀人無奈分別的怨氣撒在南唐君臣身上,結果剛剛坐穩(wěn)就知道自己被“整蠱”了,羞慚無地的陶谷當時只能尷尬的訕訕傻笑,別人勸酒再也不好意思不喝,最后醉吐茵席,狼狽不堪。南唐君臣因此更加看不起他,只派了幾個小官送他出城,陶谷也不敢較真,灰溜溜一股煙似的跑回了后周,而那首歌曲很快就在南京城里流行開來。
然而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后面,陶谷悻悻不樂的回到東京汴梁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作品《風光好》在開封的流行程度絲毫不亞于南京,幾乎是街頭巷尾人人傳唱,回朝交旨時宮中的宦官宮女甚至柴榮本人也哼哼兩聲,原因是李煜派間諜帶了10000張刻著這首曲子的光盤搶在陶谷前面到汴梁城發(fā)售,而李煜“詞帝”的盛名早就在國際上家喻戶曉,開封的老少爺們聽說是南唐太子親自譜曲,售點外面立刻就排起了長龍,所以光盤的銷路極佳,而且售貨員還刻意生動的解釋作品的出處,因此所有會唱這首歌的人都知道了陶谷的齷齪表現(xiàn),只是沒有人敢報告給柴榮,害怕他無地自容惱羞成怒,因為出使人選畢竟是他指定的,而周世宗只是根據(jù)李煜的高才和陶谷的文采才欣賞這首詞,所以對歌曲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并不感到吃驚。
柴榮本來很滿意陶谷的出差成績,打算給他升官,但是了解實情的丞相范質強烈反對,說陶谷這個人道貌岸然行為不端。再加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柴榮終究聽到了一些閑言閑語,但為了顧全自己的面子也不好嚴厲處分陶谷,只是從此把他冷落到一邊了。
唐伯虎據(jù)史作圖
但是這個外交上的丑聞卻非常為后世的文學
藝術屆人士所欣賞,明朝的才子唐伯虎據(jù)此典故畫了一幅《陶谷贈詞圖》,圖上還附有這樣一首詩:
一宿因緣逆旅中,短詞聊以識泥鴻。
當時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發(fā)紅?
風流才子嘛,攤上這種韻事當然不會羞得面紅耳赤。
傅抱石據(jù)史作圖
無獨有偶,著名畫家傅抱石也根據(jù)同一題材創(chuàng)作了一幅相同題目的國畫,只不過作者沒有唐寅的狂放不羈,而是對陶谷的齷齪毫不留情的嚴厲批評,所以這幅畫上的陶谷正襟危坐,“目似瞑,意暇甚”(用蒲松齡《狼》里的這句話來描繪陶谷這條色狼真是太妙了),恰到好處的表現(xiàn)出主人公道貌岸然的虛偽面孔。
北漢劉君感言
《詩經(jīng)·小雅·小宛》里有這樣一句話:“惴惴小心,如臨于谷。”意思是說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時刻謹慎,要像走在懸崖邊上俯瞰深谷時那樣舉步小心。使節(jié)代表著國家的形象和尊嚴,出使外邦猶如身臨沙場,一言一行都要顧及本國政府的體統(tǒng)和自己同胞的顏面,陶谷這塊料就是因為我強敵弱的國際形勢而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張狂過度所以被耍,根本就是自取其辱,其實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句話翻譯成不折不扣的真理就是生物學太神圣,人是不能和激素相抗衡的),即使是真君子遭遇這種情況也未必能比陶谷做得更好,因為沒有誰能逃出七情六欲的控制。
教訓
歸根結底,我們需要從這個故事中吸取的教訓不是見色不淫自尊自愛,而是禮貌待人恭敬為重。
文學作品
一剪梅
紅滿苔階綠滿枝,杜宇聲聲,杜字聲悲!交歡未久又分離,彩鳳孤飛,彩風孤棲。
別后相思是幾時?后會難知?后會難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
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擲梭,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開能幾日?世上人生能幾何?
昨朝花勝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花前人是去年身,去年人比今年老。
今日花開又一枝,明日來看知是誰?明年今日花開否?今日明年誰得知?
天時不測多風雨,人事難量多齟齬;天時人事兩不齊,莫把春光付流水?
好花難種不長開,少年易老不重來;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一年歌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寒夏熱最難當,寒則如刀熱如炙。
春三秋九號溫和,天氣溫和風雨多;一年細算良辰少,況又難逢美景何?
美景良辰倘遭遇,又有賞心并樂事;不燒高燭對芳尊,也是虛生在人世。
古人有言亦達哉,勸人秉燭夜游來;春宵一刻千金價,我道千金買不回。
妒花歌
昨夜海棠初著雨,數(shù)朵輕盈嬌欲語;
佳人曉起出蘭房,折來對鏡比紅妝。
問郎:"花好奴顏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見語發(fā)嬌嗔,不信死花勝活人;
將花揉碎擲郎前,請郎今夜伴花眠。
寄贈夢英大師
是個碑文念得全,聰明靈性自天然。
離吳別楚三千里,入洛游梁二十年。
負藝已聞喧世界,高眠長見臥云煙。
相逢與我情何厚,問佛方知宿有緣。
閱讀作品
【卷01】
寄贈夢英大師
是個碑文念得全,聰明靈性自天然。
離吳別楚三千里,入洛游梁二十年。
負藝已聞喧世界,高眠長見臥云煙。
相逢與我情何厚,問佛方知宿有緣。
句
氣與金鐘病眼明。
句
井蛙休恃重溟險,澤馬曾嘶九曲濱。
句
尖檐帽子卑凡廝,短靿靴兒末厥兵。
句
此生頭已白,無路掃王門。
石橋
重重翠幛聳云端,玉殿金樓縹緲間。
圣境不容凡俗到,故將飛瀑隔塵寰。
題玉堂壁
官職有來須與做,有才用處不憂無。
堪笑翰林陶學士,一生依樣畫葫蘆。
【出處】:
中華詩詞-全宋詩-陶谷
作品選錄
清異錄 [北宋] 陶谷
《清異錄》宋陶谷撰。谷字秀實,邠州新平人。本唐彥謙之孫,避晉諱,改陶氏。仕晉為知制誥,倉部郎中。仕漢為給事中。仕周為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入宋仍原官,加戶部尚書。事跡具《宋史》本傳。是書皆采摭唐及五代新頴之語,分三十七門,各為標題,而注事實緣起於其下。陳振孫《書錄解題》以為不類宋初人語,胡應麟《筆叢》嘗辯之。今案谷雖入宋,實五代舊人,當時文格不過如是,應麟所云良是。惟谷本北人,僅一使南唐,而花九品九命一條云,張翊者世本長安,因亂南來,先主擢置上列。乃似江南人語,是則稍不可解耳。豈亦雜錄舊文,刪除未盡耶所?記諸事,如出一手。大抵即谷所造,亦《云仙散錄》之流,而獨不偽造書名,故後人頗引為詞藻之用。樓鑰《攻媿集》有白醉軒詩,據(jù)其自序,亦引此書。則宋代名流即已用為故實。相沿既久,遂亦不可廢焉。
目錄
天文門(十七事)
地理門(十四事)
君道門(十二事)
官志門(十六事)
人事門(十五事)
女行門(五事)
么麼門(四事)
釋族門(二十二事)
仙宗門(六事)
草木門(十五事)
竹木門(十九事)
百花門(二十七事)
百果門(三十八事)
蔬菜門(二十五事)
藥品門(二十事)
禽名門(三十二事)
獸名門(二十事)
百蟲門(六事)
魚門(三十二事)
肢體門(八事)
作用門(八事)
衣服門(二十五事)
裝飾門(七事)
陳設門(十四事)
器具門(五十四事)
文用門(二十六事)
武器門(十一事)
酒漿門(十六事)
茗荈門(三十五事)
饌羞門(三十九事)
君子門(十事)
喪葬門(九事)
鬼門(一事)
神門(二事)
妖門(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