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作為肖像畫家的克拉姆斯柯依,始終注意對人的外貌、人的頭部和面孔,特別是眼神的刻畫,他所畫的肖像,目光總是盯著觀眾,這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死匪箍乱啦粌H是畫家,還是杰出的理論家和社會活動家。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非常注重藝術的民族風格、獨創(chuàng)性和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他對俄國畫壇和青年畫家影響很大。
代表作品
《荒野中的基督》
克拉姆斯柯依是位關心社會疾苦、善于思考社會人生的畫家。在《 荒野中的基督》這 幅畫中,畫家借用基督的形象,影射當時的知識分子在真理與名利誘惑之下難以抉擇的境況。這個基督身處荒野的孤立之中,他在四十天斷食期間,受到惡魔的誘惑,思想十分深沉,百思難解的困惑,壓得他透不過氣來。畫家通過陷入苦苦思索的基督姿態(tài),表現(xiàn)了一個思想家愿獻身于社會的精神和毅力,同時也流露出他對罪惡社會的萬般無奈,這正是當時進步知識分子的心理狀態(tài)。畫面近景亂石鋪陳,遠景空曠無垠。黎明時光,地平線上升起一抹朝霞。這清冷的色調,烘托出基督的內(nèi)心的痛苦與孤獨,同時也隱含著俄國社會的黑暗與沒落。
《護林人》
克拉姆斯柯依是一位出色的肖像畫大師,他最善于揭示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 注重 人物性格刻畫。在《 護林人》畫作中,畫家以不露筆痕的細膩筆觸,描繪鑲在面孔上那雙晶亮透明、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過這雙眼睛,可以窺探到他的內(nèi)心,堅毅、果敢與責任心?死匪箍乱涝诮o收藏家特列恰柯夫的信中這樣寫道:“像山林看護者這樣的人,是有頭腦的,是對社會抱有不滿情緒,不向暴力和蠻橫妥協(xié),為了正義可隨時站出來的人!笔堑模卿J利的目光和非凡的氣質,正是這樣的人。
《希施金像》
這幅《 希施金像》,不僅真實地再現(xiàn)了這位俄羅斯大自然“歌手”的外貌特征,而 且深入到這位風景大師的內(nèi)心世界。希施金長著一副胳腮胡須,性格幽默開朗,總喜歡兩手插在上衣口袋里。為了展示其精神氣質,畫家采用半身特寫構圖,使形體語言更為集中,表現(xiàn)出希施金樸實得就像俄國的農(nóng)民一樣。他冷眼看著這個世界,思索著自然和人生的奧秘,再用他的畫筆傳達給人民大眾。
《月夜》
《 月夜》是一首恬靜美麗的人生詩篇。畫家運用銀灰色調來渲染月光籠罩下的 夏夜:林木叢叢,萬籟無聲,參天的菩提樹伸向夜幕,薔薇花散發(fā)出迷人的幽香,草蟲在低聲吟唱,池邊有陣陣蛙鳴,在這寂寞的長椅上,斜靠著一位身著白色衣裙的少女,正陷入沉思遐想。路邊雜草叢生,如鏡的池塘里漂浮著潔白的睡蓮,它與墨綠色的菖蒲相映成趣。迷朦的月光灑在大地上,透過林木空隙又散落在美麗姑娘的身上,使她顯得格外皎潔明亮,這詩一般的境界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手持馬勒的農(nóng)夫》
《 手持馬勒的農(nóng)夫》畫中人是一位典型的俄羅斯農(nóng)民,樸實憨厚,勇敢勤勞,艱難的生活 沒有壓倒他自尊、自強和樂觀的個性。畫中形象毫無修飾,如同一位真實的農(nóng)民站在身旁,仿佛能嗅到他身上的泥土氣息與芬芳。
《無名女郎》
我們面前的這位典型的19世紀俄國知識女性,她側身端坐,轉首俯視著這個 冷酷無情的世界,顯得高傲而又自尊。這種姿式語言表明畫中人物與這個世道格格不入,冷眼審視,不屑一顧,又不愿與之合流的神情,這隱含著當時一部分民主主義知識分子對社會的態(tài)度。這幅女子肖像顯示的美在于性格表現(xiàn),也體現(xiàn)畫家的美學觀。我們面前這位女子沒有華麗服飾和貴夫人的打扮,而是入時得體,是上流社會有文化、有修養(yǎng)、品位極高的知識女性打扮。色調濃重且有變化,冷漠、深沉、俊秀的面孔鮮明突出,格外莊重、典雅而高尚。畫家以現(xiàn)實主義思想,古典造型手法塑造了一位19世紀俄國新時代女性的完美形象?死匪箍乱绖(chuàng)作的這幅肖像,與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同一時期,因此有人說他畫的這位 無名女郎就是安娜·卡列尼娜。也有人說她是位演員。畫家在肖像畫中展示的是一位剛毅、果斷、滿懷思緒、散發(fā)著青春活力的俄國女性典型,形象塑造具有極大的感染力,是世界美術史上肖像畫杰作。
《無法慰藉的悲痛》
畫家47歲那年兒子不幸夭折,喪子之苦久久折磨著他,于是構思創(chuàng)作這幅悲劇性 的畫。他曾先后三易其稿,最后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因失掉兒子而悲痛欲絕的母親形象。畫中的母親身著及地黑色長裙,肅穆凝重,增加了畫面的悲劇氣氛,黑色衣裙與背后墻圍橫向黑色正好形成一個十字形結構,這在構圖上更具有視覺的悲劇感。無數(shù)為民主革命而獻身的先烈,使母親飽嘗失子的痛苦。這幅《 無法慰藉的悲痛》是畫家為喪子的母親創(chuàng)作的一首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