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資料
出處:梁羽生名著《七劍下天山》
身份:“天山七劍”之一,江南第一才女
世伯兼師父:傅青主
父親:冒辟疆
母親:董小宛
丈夫:桂仲明
師姐:劉郁芳
師伯:單思南
追求者:納蘭容若(納蘭)
公公:石天成、桂天瀾
婆婆:石大娘
小姑:竹君
兒子:冒川生、石廣生、桂華生
兒媳:華玉公主
孫女:冰川天女(桂冰娥)
孫女婿:唐經(jīng)天
外曾孫:唐加源
外曾孫媳:玉玲瓏
好友:凌未風、易蘭珠、武瓊瑤、李思永、張華昭、飛紅巾
武器:天虹劍
暗器:奪命神砂
武功:無極掌
出場描寫
在這些人中,有一個三綹長須、面色紅潤、儒冠儒服的老人,和他同來的是一個俊俏的美少年,說話卻帶著女音。這兩個人說來大有來頭。儒冠老者名叫傅青主,不但醫(yī)術精妙,天下無匹,而且長于武功,在無極劍法上有精深造詣。除此之外,他還是書畫名家,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奇士。
那美少年卻是一位女扮男裝的小姐,名叫冒浣蓮。她的父親叫冒辟疆,也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大名士,當時的名妓董小宛慕他之才,自愿做他的侍姬。董小宛也是詩詞刺繡兩俱精妙的才女。兩人意氣相投,十分親愛。不料后來因董小宛艷名遠播,竟給洪承疇搶進宮去,獻給順治皇帝,被封為貴妃。冒辟疆失去董小宛之后,終日郁郁寡歡,竟爾抑郁告終。
——《七劍下天山》第一回 一女獨尋仇 十六年間經(jīng)幾劫 群雄齊出手 五臺山上震三軍
謝幕描寫
冒浣蓮剛才的確是別有所思,不過,若說“心事”則嫌“嚴重”了些,她只是想起了一個人,想起了遠在京華的納蘭容若。想起了那天晚上,在邊城的帳幕里,她和納蘭容若也是對著燭光,品茗清談,藉新詞而表心意。
“莫續(xù)京華舊夢,請看黃沙白草,碧血尚陰凝。驚鴻掠水過,波蕩了無聲。更休問絳珠移后,淚難澆,何處托孤莖,應珍重,瓊樓來去,穩(wěn)泛空溟!彼闹心钪峭韺懙倪@幾句詞想道:“人生哪有十全十美,仲明純真戇直,得婿如此,夫復何求!如今我,已是孤兒有托,但愿納蘭公子也能夠早日重續(xù)鴛緣!彼樕系男θ葜匦戮`開,與桂仲明同入羅帳。
——《七劍下天山》第三十回 生死茫茫 俠骨柔情埋瀚海 恩仇了了 英雄兒女隱天山
人物點評
冒浣蓮妙通琴理,工于詩文,在天山七劍中是學歷最高的一個。冰雪聰明,慧質(zhì)蘭心,指的就是她這種姑娘了。母親被順治帝選進宮后,冒辟疆含恨而終,浣蓮是跟著傅青主長大的。
她是個精靈的純情女子,由于身世的奇特,更顯得與眾不同。她加入天地會的活動,是受到傅青主的影響,還有自己的身世。她與皇帝家族的關系微妙。
她喜歡的是桂仲明,一個郭靖式的傻小子,此人后得武當劍法真?zhèn)鳎Ψ蚝芎。桂仲明也很愛她,偶爾會覺得似乎配不上人家,但冒浣蓮從未說過什么,是江湖中人人羨慕的一對俠侶。
愛情點評
冒浣蓮是一個善良聰慧的女子,她以善良可愛贏得了桂仲明的愛情,以才氣聰慧贏得了納蘭容若的傾慕,只是冒浣蓮對納蘭容若是一種相知的知己之情,她可以和納蘭容若談天說地,他們之間可以沒有國仇家恨,但是她卻不可能愛上納蘭容若,而對于桂仲明的感覺卻復雜得多,她有時象母親一樣照顧桂仲明,有時象姐姐一樣教育他,有時又象妹妹一樣被他保護著,在冒浣蓮的心中這就是愛情,于是她選擇了桂仲明。不管怎樣,冒浣蓮的選擇都無損她在讀者心中的形象,而取妻如此,夫復何求。
——節(jié)選自 阿慧 《淺析《七劍下天山》的人物》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李寒水 (摘自梁羽生家園天山劍譜)
納蘭容若,冒浣蓮
他和她第一次見面,她一身花匠打扮,聽他在亭子里彈琴。清歌一曲,弦斷數(shù)根,深情不壽,驚動了她遠客的心,她說:“公子之詞,上追南唐后主,具真性情,讀之如名花美錦,郁然而新。又如碧海澄波,明星皎潔。何必拘泥于一字一音?”然后,他看她下棋,窗外松風陣陣,繁花飛落。他說:“滿漢兩族,流出的血可都是紅的,他們原應該是兄弟。滿洲貴族,自有罪孽,可是不見得在貴族中就沒有清醒的人!”后來,他在邊塞帳外,聽她橫笛而吹,引吭而歌,都是他的詞。風雪一夜,他和她品茗清談。他清奇超俗,她蘭質(zhì)慧心,他們也許都覺得對方有點深得吾心的感覺?墒,她愛上的,是那個陪她走了千山萬水,總是要她提點,要她照顧的傻小子。他感嘆:“你可真是彩鳳隨鴉。”但是她卻說:“比如我和桂仲明,同是江湖兒女,我喜歡他的戇直純真,他雖不解詩詞,我也并無所憾。以你的身世,盡可找得溫柔賢淑的閨秀,何必過份苛求?”他聞著她身上細細的甜香,銷魂蝕骨,他見她眼波流轉(zhuǎn),不禁郁悶不已。她說過,“同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相逢傾蓋便相親!彼贿^是她在異鄉(xiāng)逢的異客。而她,不過是他白玉樓頭偶然相逢的驚鴻。
有很多人都感嘆這對人的郎才女貌。他也許只是她詞中嬌嫩的絳珠仙草,生于帝苑,帶著黃金的枷鎖;而她是樓外自由的飛鳥。他愛上的,是她的出塵不羈;她贊嘆的,是他的高貴脫俗。但是她是名門的俠女,他是皇族的貴胄,政治上他們對立,身世上他們是如此的尷尬,況且,他有深情愛過的妻子,她也有銘在心上的人兒。正如花朵無法離開帝苑,飛鳥也不會因為仙草而放棄自由。他和她,只能是一曲一歌觥籌作答之間的淺淺之交。也許至為清冽甘甜,卻離百年相守太遠太遠。
緣起緣滅,納蘭、浣蓮這兩個人的交錯,豈非像是蘇子筆下的驚鴻一瞥?飛鴻不會留戀于泥雪上的指爪之印,因為還有更加遙遠的地方在等著它們飛去。那短暫驚艷的相遇,因為偶然,因為一生只有一次而顯得格外的美好。冒浣蓮是有智慧的人,晦明禪師將要圓寂之時的暗語,別人都不省得,偏偏她解得下。正因為如此吧,這樣一段旖旎的感情,被她輕輕拂過,了無痕跡。
京城相府的白玉樓中,納蘭容若對月懷人。他不知道那晚正是冒浣蓮的洞房花燭夜,更不會知道冒浣蓮也曾經(jīng)想到了他。
他吟道:
非關癖愛輕模樣,
冷處偏佳,
別有根芽,
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后誰能惜?
飄泊天涯,
寒月悲笳,
萬里西風瀚海沙。
(《采桑子 塞上詠雪花》)
有時感嘆,若能如人言,用情如行云流水,行于當行,止于當止,亦是一個解鈴的妙人。那一場場的震懾心魄,再美麗些,經(jīng)年不忘,也不過是雪泥鴻爪的相遇罷了。若于曲終人散戛然而止之前,必是人世間最詩意美麗的相逢。
納蘭容若與桂仲明比較
桂仲明是一介粗人,傻得可以,納蘭懂的那些,他必是不懂得的。但是從劍閣到京都,再到塞外,冒浣蓮的劍上有多少血,以后還會有多少,納蘭不懂,桂仲明卻是懂得的。寶劍和神砂,就是如此相配.多少次的相濡以沫,幾萬里的生死相依,福禍同擔,她一點一點地喚回了桂仲明的意志,也慢慢地依順了他。桂仲明對她心中愛慕敬佩,喚她作“冒姐姐”,也依順了她。江湖夜雨十年燈的漂泊,并不會因為桃李春風一杯酒的相逢而草草鉤掉。
冒浣蓮一生有兩個重要的男人,一個是傻呼呼的桂仲明,另一個是風華絕代的納蘭容若。桂仲明是她偶然揀到的,對這個失憶的人,她產(chǎn)生了一種類似母愛的東西。當她遇到了超凡脫俗的相爺公子納蘭容若,納蘭公子使她刮目相看。他們是“詞章音韻”上的知音,但懸殊的身份,注定二人只能成為精神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