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男,漢族,1968年出生,籍貫四川渠縣。
學習工作經歷
1992年畢業(yè)于湘潭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獲文學學士學位,畢業(yè)后留校任教; 1993-1994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進修民間文學,從師段寶林教授; 2007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獲法學(民俗學)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民俗學與民間文學。 目前主要從事南嶺走廊(湘南、粵北、桂東北)盤瑤歌堂的文學與文化研究。
主講課程
民間文學;民俗學;社會學 ;民間文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田野調查與研究
社會兼職
現任廣西瑤學會理事、湖南苗學會常務理事。
科研項目
主持項目: 1、湖南省教育廳項目:“民間文學本文場域內的文學理論研究”(2004-2007); 2、湖南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湘南盤瑤u2018坐歌堂u2019研究”(2007-2010);
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資助項目/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研究課題:瑤族坐歌堂的結構與功能(2007-2009)。
科研成果
一、專著 1、《節(jié)日文化》,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年版; 2、《人文科學導論》(合著),中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3、《瑤族“坐歌堂”的結構與功能——湘南盤瑤“岡介”活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二、近年來主要論文 1、《圣俗融通:湘南盤瑤“岡介”歌堂與“還愿歌堂”互滲關系初探》,《民俗研究》,2008年第4期;
2、《回歸“五四”:彭燕郊的詩歌歷程》,《湘潭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
3、《歌與唱:民間文學的文本分層與意義間隔——以湘南瑤族的“岡介”活動為例》,《民俗研究》,2007年第1期。
4、《湘南瑤族“坐歌堂”中的非個人化表述》,《文藝爭鳴》,2007年第7期。
5、《試論當前民間文化的傳承危機》,《民族論壇》,2006年第8期。
6、《彭燕郊:現代的現實主義》,收入黎躍進主編:《湖南20世紀文學對外國文學的接受與超越》(湖南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成果),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7、《毛澤東與民間文學》,《湘潭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該文收入滄南主編:《現代化視野中的毛澤東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原人之文學”的審美功能——論周作人之教育童話觀》,《湘潭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9、《彭燕郊早期創(chuàng)作中的現代主義影響》,《云夢學刊》,2002年第3期。(該文摘要收入人大書報資料中心《現當代文學文摘卡》2003年第1期)
10、《彭燕郊后期詩歌理論與創(chuàng)作中的現代主義影響》,《廣東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