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出生地點:烏拉圭蒙得維的亞逝世地點:法國巴黎
職業(yè):法國當代詩人,小說家和戲劇家
國籍:烏拉圭,法國
創(chuàng)作時期:1900-1960
主題:詩歌,小說,戲劇
配偶:PilarSaavedra
子女:
Henri(1908。5。22),Denise(1909。8。7),F(xiàn)rancoise(1913。11。22),Jean(1915。3。3),Jacques(1918。12。3),Anne-Marie(1929。4)
生平
襁褓中,父母相繼中毒瘁死于法國故鄉(xiāng)。兩歲起,他跟隨伯伯和伯母去南美生活。九歲的一天,在無意中得知親生父母早已不在人世,自己只是這個世界上的一個孤兒后,他在蘇佩維埃爾銀行賬簿的背面開始寫他的第一本寓言故事。蘇佩維埃爾始終與20世紀上半葉稱霸文壇的超現(xiàn)實主義保持著距離。他提倡更具人性,更接近生活的詩歌,摒棄不加思索和讓無意識統(tǒng)領(lǐng)一切的寫作手法。他關(guān)注身邊的世界,一如關(guān)注時刻在他內(nèi)心徘徊的幽靈。盡管他的詩作神秘色彩濃厚,但他拒絕為神秘而神秘,只是讓神秘成為詩歌的芳香和回味。他認為,詩境,是一種不存在對立面的奇異的混合狀態(tài):在那里,是與否,過去與未來,絕望與期盼,瘋狂與理智,死與生,皆融為一體。
蘇佩維埃爾一生多次獲獎,其中包括,1949年獲法國評論獎,1955年獲法蘭西學院文學大獎,1960年被法國詩人選為“詩人王子”。
1960年5月17日蘇佩維埃爾在巴黎去世。遺體葬在其父母的故鄉(xiāng),比利牛斯山中一個美麗的小鎮(zhèn),Oloron-Sainte-Marie。墓碑上刻了他自己的詩句:這里是靈魂換馬的驛站。
代表作
詩歌:往日薄霧(1900),凄涼的幽默(1919),下船碼頭(1922),萬有引力(1925),清白的苦役犯(1930),世界寓言(1938),苦難的法蘭西(1942),天與地(1942),遺忘的記憶(1949),悲劇性的軀體(1959);
小說:藩帕斯草原上的人(1923),盜童者(1926),遠洋上的女孩(1931);
劇本:睡美人(1932),羅賓孫與挈蕾拉扎德(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