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葉春及,[明](公元一五三二年至一五九五年)字化甫,號石洞,明代廣東惠州歸善縣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卒于神宗萬歷二十三年,年六十四歲。嘉靖三十一年(公元一五五二年)舉人。隆慶初年授福清縣教諭。未赴任即上書《端治本》、《糾官邪》、《安民生》等25篇論及時政的奏疏,陳時政三萬言,都人傳誦,在福清教導百姓以孝悌、忠信為先。遷惠安令,不久,升遷惠安知縣。任三年,“民愛之如慈父”,并以歌贊之:“葉君為政,惟飲吾水,設(shè)施不煩,五風十雨”。因此得罪權(quán)貴,于是托病辭歸。剛好又命擢升賓州知州,惠安百姓乞望他留下,而妒忌者藏匿他的任命書,使他不能赴任。于是他自“掛冠歸”,受到彈劾,削籍為民。
回鄉(xiāng)后歸隱羅浮山,筑“逃庵”以居,讀書談道,著述不輟,萬歷十九年(1591)受薦,起為興國知州(今湖北陽新縣),未赴,擢鄖陽府(今湖北鄖縣)同知。一年后,入為戶部員外郎,隨轉(zhuǎn)江西司郎中,榷崇文門稅,明察秋毫,發(fā)現(xiàn)中貴人作弊,擬上書《擬請核九邊屯田具》,疏未上,竟以勞瘁卒。
“剛方廉介,學行表表”,一生上疏甚多,《廣東文征》收其奏疏四篇。著述甚豐,有《絅齋集》、《肇慶志》、《順德志》、《永安志》、《惠安志》。亦為西湖、羅浮山留下很多題記,其中尤為出名的是羅浮山石洞山房的《逃庵記》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