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八歲登臺演出《蘇三起解》,先演花旦后轉(zhuǎn)小生。十二歲演出《 投軍別窯》、《黃天霸》等折子戲。1947年十三歲正式參加和沈月芳少字班劇團,擔任二肩小生。之后又在同興越劇團和新藝越劇團參加演出。1951年初次觀看 范瑞娟演出《 寶蓮燈》深為 范派唱腔陽剛之美和樸實的表演藝術(shù)所吸引,后拜范瑞娟為師,學唱范派唱腔和表演藝術(shù),成為范派開門大弟子。1953年參加 姚素貞創(chuàng)建的上海青山越劇團,擔任頭肩小生,后擔任青山越劇團團長、藝委會主任和學館館長。參加上海戲劇學院組織全市劇團主要演員的藝術(shù)進修班,使戲劇理論得到提高。
從藝經(jīng)歷
從藝40年演出一百多個劇目,其中有《 雙珠鳳》、《 一縷麻》、《玉簫引鳳》、《 臥薪嘗膽》、《神燈》、《 寶蓮燈》、《鄰里新風》和《 貍貓換太子》等。文化大革命后轉(zhuǎn)業(yè)至圖書館工作。1979年參加重建上海 虹口越劇團工作并擔任主要演員,演出了《 貍貓換太子》、《 寶蓮燈》和《大唐櫻花錄》,尤其是《貍貓換太子》一炮打響票房空前火爆,同行和觀眾反映熱烈,為上海虹口越劇團的建立打響漂亮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