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活動家
男,漢族,1942年4月生,浙江寧波人,祖籍寧海,大學學歷,譯審。
1972年進入國家體委國際司工作,曾任國家體育總局對外聯(lián)絡司司長、中國奧委會秘書長、副主席。第十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曾兼任北京奧申委秘書長,北京奧運會組織委員會主席助理,國際奧委會群眾體育委員會委員。
自1965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外語系后,屠銘德先生一直立志于奧運理想的普及和奧運活動的促進和推廣。
《辦最成功的奧運會——訪北京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助理屠銘德 》
中國寧波網(wǎng)2003年8月9日07:17
屠銘德,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北京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助理,祖籍寧海。此次,他隨全國政協(xié)教科文衛(wèi)體委員會體育組來甬調研。本報記者采訪了這位負責具體謀劃、組織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頭腦”級人物。
關于會徽
采訪話題自然從剛剛公布的北京奧運會會徽上展開。對此,屠銘德開門見山:“會徽設計好與壞應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中國有十三億人口,有不同的看法十分正常。”但屠銘德個人認為,會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越看越美,越看越好。他說,好的藝術品有想像力,而會徽的設計讓人想象的空間非常大。當然,會徽公布只是奧運會市場開發(fā)的開始。屠銘德說,9月份開始,北京奧運會市場開發(fā)將全面啟動。組委會的原則是即使國際奧委會的那些國際主要贊助商滿意,又要保護國內企業(yè)參與奧運市場開發(fā)積極性,提升它們的實力!霸谶@點上,外國那些市場開發(fā)的行家都十分佩服中國人的聰明!蓖楞懙滦呛堑卣f。
關于場館與環(huán)保
場館建設、環(huán)境保護是國內外人士非常關注的問題,也是奧運會組委會目前面臨的具體工作。屠銘德說,北京奧運會共需要36個場館,59個訓練館。其中要新建17個場館,必須在2006年以前完工。現(xiàn)在關鍵項目———主體育場已通過了初步的設計,可以說進展順利。環(huán)保確是個問題,但早在奧運會申辦之前,北京市就投入大量的資金來改善首都的環(huán)境。而現(xiàn)在更是有許多具體的措施來保證北京奧運會成為一屆環(huán)保的奧運會。
關于其他
屠銘德認為,辦好奧運會關鍵在人。不久前,奧組委向社會招聘40多名工作人員,沒想到卻來了3500多位應征者。屠銘德感嘆,現(xiàn)在組委會內有很多年輕人懂體育、會管理,外語又好。可說是人才濟濟。但他又說,中國畢竟是第一次辦奧運會,經(jīng)驗欠缺是一大問題。組委會計劃讓一些年輕人參與雅典奧運會的管理工作,“打打下手”,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F(xiàn)在我們組隊出國比賽也要求大伙帶著問題去,去看人家怎樣辦賽事。
至于奧運會組委會在運作過程中的監(jiān)督和審計問題,屠銘德說,奧運會萬眾矚目,決不能出半點紕漏。組委會有信心做到廉潔、公正、公開、透明。他說,雖然還有5年多的時間,面對的困難、問題也肯定會很多,但我們有信心把北京奧運會辦成最成功的一屆奧運會。(寧波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