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介紹
北京人,畢業(yè)于北京藝術(shù)學(xué)校,1961年入藝。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北京分會會員,國家一級演員。
個人檔案
米鐵增
籍貫:北京
畢業(yè)院校:北京藝術(shù)學(xué)校
1961年進(jìn)入人藝
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北京分會會員
職稱:一級演員
個人作品
話。
1962年話劇《智取威虎山》中飾小土匪
1964年話劇《兩個隊長》中飾快活
1965年話劇《凌雪梅》中飾小劉、《仇恨的火焰》中飾青年工人、《紅色火車頭》中飾齊東生、《像他那樣生活》中飾阿和
1966年話劇《紅色宣傳員》中飾群眾、《汾水長流》中飾群眾、《豐收之后》中飾群眾
1973年話劇《趙家山》中飾唐奇
1975年話劇《主課》中飾小蒙、《山村新人》中飾劉師農(nóng)
1976年話劇《工農(nóng)一家》中飾小完、《這里也是前線》小聰
1977年話劇《針鋒相對》中飾郭參謀長、《億萬人民的心愿》中飾強(qiáng)巴
1978年話劇《丹心譜》中飾陳鐵生
1978年話劇《女店員》中飾陶月明
1979年話劇《茶館》中飾馬五爺,住公寓的學(xué)生,游行的學(xué)生、《雷雨》中飾周沖
1980年話劇《駱駝祥子》中飾鐵旦
1982年話劇《吉慶有余》中飾崔強(qiáng)、《屠夫》中飾漢斯
1983年話劇《推銷員之死》中飾哈皮
1984年話劇《小巷深深》中飾丁志善A、《紅白喜事》中飾群眾
1988年話劇《嘩變》中飾薩德、《推銷員之死》中飾哈皮
1989年話劇《車庫》中飾長號手
1995年話劇《北京大爺》中飾德文高
1999年話劇《茶館》中飾崔久峰
2001年話劇《天下第一樓》中飾錢師弟
2003年話劇《趙氏孤兒》中飾緹彌明 、《萬家燈火》中飾老楊B、《李白》中飾惠仲明
2004年話劇《天下第一樓》中飾錢師爺、《茶館》中飾崔久峰、《北街南院》中飾警察、《開市大吉》中飾老邱
2005年話劇《天下第一樓》中飾錢師爺 、《屠夫》中飾哈青格爾 、《萬家燈火》中飾老楊B
2006年話劇《白鹿原》中飾團(tuán)長
電視。
1982年電視劇《吉慶有余》中飾崔強(qiáng)
1983年電視劇《帽子》中飾爸爸
1984年電視劇《飄逝的夢》中飾寶華、《金色的晚秋》中飾警察長高林、《吉祥胡同甲五號》中飾廠長
1995年電視劇《浮生》中飾
2000年電視劇《九九歸一》中飾鄭天壽
2002年電視劇《孝莊秘史》中飾范文成
2003年電視劇《天下第一丑》中飾錢如生
2005年電視劇《巡城御史鬼難纏》中飾恩福
電影:
1979年電影《丹心譜》中飾陳新生
1980年電影《潛網(wǎng)》中飾郭汾
1981年電影《茶館》中飾馬五爺及學(xué)生
1983年電影《路》 副導(dǎo)演
1985年電影《迷人的樂隊》中飾曲立新
2014年電影《十二公民》
配音:
1982年電影《夕照街》中飾石頭
米鐵增,官稱“小米兒”,已經(jīng)是快奔60的人了,還是被老的少的“小米兒小米兒”的叫著,他呢,也總是樂呵呵的答應(yīng)著。樂觀、隨和、人緣好,是米鐵增給人的印象。
1961年,14歲的米鐵增考上了北京人藝自己創(chuàng)辦的表演學(xué)員班。年輕時,小米因為長得漂亮,扮演“愛情小生”自然成了他的長項,《丹心譜》中的陳新生、《雷雨》里的周沖、《吉慶有余》中的崔強(qiáng)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后來年歲大了,“戀愛”談不成了,但憑借話劇舞臺上扎實的功底,他塑造的《推銷員之死》中的二兒子哈皮、《嘩變》中的薩德上校、《茶館》中的崔久峰、《北京大爺》中的德文高,依然成為舞臺上叫得響的人物。一晃四十多年,米鐵增塑造了三十多個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這次在以幽默著稱的《開市大吉》中扮演賣肉出身的老邱,從形象到氣質(zhì)和米鐵增本人都有不小的差距。剛一拿到角色,他還真有點發(fā)怵,只有“拉下臉來演”。劇中的老邱是個滿腦子陳腐舊套,一輩子生活在義和團(tuán)影子里的小人物。當(dāng)時義和團(tuán)在河北發(fā)展得很壯大,編劇何冀平設(shè)計讓老邱講河北方言使角色更具神采,為了尋找河北方言和人物性格的契合點,米鐵增找來了《鬼子來了》等影片苦學(xué)方言,戲里戲外更是河北話不離口,到現(xiàn)在,他原本流利的京腔已經(jīng)說不利索了。
社會評價
配音:
1982年電影《夕照街》中飾石頭
米鐵增,官稱“小米兒”,已經(jīng)是快奔60的人了,還是被老的少的“小米兒小米兒”的叫著,他呢,也總是樂呵呵的答應(yīng)著。樂觀、隨和、人緣好,是米鐵增給人的印象。
1961年,14歲的米鐵增考上了北京人藝自己創(chuàng)辦的表演學(xué)員班。年輕時,小米因為長得漂亮,扮演“愛情小生”自然成了他的長項,《丹心譜》中的陳新生、《雷雨》里的周沖、《吉慶有余》中的崔強(qiáng)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后來年歲大了,“戀愛”談不成了,但憑借話劇舞臺上扎實的功底,他塑造的《推銷員之死》中的二兒子哈皮、《嘩變》中的薩德上校、《茶館》中的崔久峰、《北京大爺》中的德文高,依然成為舞臺上叫得響的人物。一晃四十多年,米鐵增塑造了三十多個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這次在以幽默著稱的《開市大吉》中扮演賣肉出身的老邱,從形象到氣質(zhì)和米鐵增本人都有不小的差距。剛一拿到角色,他還真有點發(fā)怵,只有“拉下臉來演”。劇中的老邱是個滿腦子陳腐舊套,一輩子生活在義和團(tuán)影子里的小人物。當(dāng)時義和團(tuán)在河北發(fā)展得很壯大,編劇何冀平設(shè)計讓老邱講河北方言使角色更具神采,為了尋找河北方言和人物性格的契合點,米鐵增找來了《鬼子來了》等影片苦學(xué)方言,戲里戲外更是河北話不離口,到現(xiàn)在,他原本流利的京腔已經(jīng)說不利索了。
1961年,14歲的米鐵增考上了北京人藝自己創(chuàng)辦的表演學(xué)員班。年輕時,小米因為長得漂亮,扮演“愛情小生”自然成了他的長項,《丹心譜》中的陳新生、《雷雨》里的周沖、《吉慶有余》中的崔強(qiáng)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后來年歲大了,“戀愛”談不成了,但憑借話劇舞臺上扎實的功底,他塑造的《推銷員之死》中的二兒子哈皮、《嘩變》中的薩德上校、《茶館》中的崔久峰、《北京大爺》中的德文高,依然成為舞臺上叫得響的人物。一晃四十多年,米鐵增塑造了三十多個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這次在以幽默著稱的《開市大吉》中扮演賣肉出身的老邱,從形象到氣質(zhì)和米鐵增本人都有不小的差距。剛一拿到角色,他還真有點發(fā)怵,只有“拉下臉來演”。劇中的老邱是個滿腦子陳腐舊套,一輩子生活在義和團(tuán)影子里的小人物。當(dāng)時義和團(tuán)在河北發(fā)展得很壯大,編劇何冀平設(shè)計讓老邱講河北方言使角色更具神采,為了尋找河北方言和人物性格的契合點,米鐵增找來了《鬼子來了》等影片苦學(xué)方言,戲里戲外更是河北話不離口,到現(xiàn)在,他原本流利的京腔已經(jīng)說不利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