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品:上邪
原文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②, 長命③無絕衰。
山無陵④,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⑤,夏雨雪⑥ ,
天地合⑦ , 乃敢⑧與君絕!
譯文
上天呀!我渴望與你相知相惜,長存此心永不褪減。除非巍巍群山磨平峰棱,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凜凜寒冬雷聲翻滾,除非炎炎酷暑翻飛白雪,除非天地相交聚合連接,直到這樣的事情全都發(fā)生之時,我才敢將對你的情意拋棄決絕!
注釋
、 上邪。╕é):猶言“蒼天啊”也就是對天立誓。上,指天。邪,音義同“耶”。
② 相知:相愛。
③ 命:古與“令”字通,使。這兩句是說,我愿與你相愛,讓我們的愛情永不衰絕。
、 陵(líng):大土山。
、菡鹫穑豪茁。
、 雨雪:降雪。雨,音yù ,名詞活用作動詞。
、 天地合:天與地合而為一。
、 乃敢:才敢。“敢”字是委婉的用語。
1、選自《漢樂府》。上邪,天啊!上,指天。邪(yé),表示感嘆語氣。
2、[我欲與君相知]意思是“我要和你相親相愛”。君,對男子的通稱。
3、[長命無絕衰(Cuī)]意思是“使愛情永遠(yuǎn)不斷絕,不衰減”。長,長久,永遠(yuǎn)。命,令,使。
4、[陵]山峰。
5、[竭]枯竭,干涸(hé)。
6、[陣陣]形容雷聲。
7、[雨雪]降雪。雨(yù),這里是“落下”的意思。
8、[合]合在一起。這里指天塌下來。
鑒賞
《上邪》是熱戀中的情人對于愛情的誓言。它語言質(zhì)樸、參差不齊、全無修飾,卻有令人驚心動魄的力量。詩中主人公連用了五種絕不可能出現(xiàn)的自然現(xiàn)象,暗示愛對方一直要愛到世界末日。這首詩充分體現(xiàn)了漢樂府民歌感情激烈而直露的特色。
作品背景
吳芮有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妃子叫毛蘋,在去世那年過生日時,吳芮與毛氏蘋泛舟湘江。
遠(yuǎn)望青山,近看碧水,想想這么多年征戰(zhàn)在外,打打殺殺,夫妻聚聚散散,毛氏和吳芮都陷入了一種未可名狀的傷感境界。
毛氏對著丈夫即興吟道:“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吳芮聽罷竟然想到了死,稱:“芮歸當(dāng)赴天臺,觀天門之暝晦!
收錄:漢樂府
公元前112年,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正式設(shè)立樂府,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配樂演唱外,還擔(dān)負(fù)
上邪
采集民歌的任務(wù)。這些樂章、歌辭后來統(tǒng)稱為“樂府詩”或“樂府”。今存兩漢樂府中的民歌僅四十多首,它們多出自于下層人民群眾之口,反映了當(dāng)時某些社會矛盾,有較高的認(rèn)識價值;同時,其風(fēng)格直樸率真,不事雕琢,頗具獨(dú)特的審美意趣。"樂府"一詞,最初是指主管音樂的官府。樂府原來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掌管宴會、游行時所用的音樂,也負(fù)責(zé)民間詩歌合樂曲的采集。作為詩體名的“樂府”最早即指后者,后來也用以稱魏晉到唐代可以配樂的詩歌和后人效仿的樂府古題的作品。
相關(guān)人物:吳芮
吳芮(?—前202年),余干人(今江西省余干縣人)。自從吳國開氏始祖泰伯廿三世孫吳王夫差于公元前473年被越國滅亡,勾踐斃夫差于余杭山卑猶亭,吳國王子王孫先前己四散避難。據(jù)<吳氏宗譜>載;吳王夫差被越國滅亡后,越王勾踐命人斬草除根,殺戮吳王夫差后人,于是,太子鴻和王子徽的子女,分別從安徽休寧翻過虎頭山和婺源嶂公山隱匿到了浮梁的瑤里、九龍、西湖、江村、興田、金竹山、南安、壽安、鵝湖、蛟潭、三龍、福港等地駐扎了吳國南潰兵馬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