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圖爾的貝倫加爾 (Berengar of Tours)可能出生于圖爾,約11世紀初期。他在沙特爾(Chartres)的福貝特主教(Bishop Fulbert)的學校受教育。福貝特代表了中世紀早期的神學。貝倫加爾因偏好非宗教的知識勝過純?nèi)坏纳駥W,所以他并沒真的學到福貝特的神學。他對拉丁文學、理論辨認法、普遍性知識,及其思想的寬度遠超過他當時的年齡。爾后,他較多注意圣經(jīng)和早期基督徒作家,特別是圖爾的格雷戈里(Gregory)和希波的奧古斯丁。因此,他也接觸到正式神學教育。
回到圖爾以后,他成為了大教堂的其中一位教士(canon),并于約1040年擔任大教堂學校的校長。在任期間他改進了學校制度的效率,因此,許多學生從四方八面慕名而來。他因其無可指摘的修道生活而成名。同時間,他教導上的成功也為他贏得了美名。他的聲譽響亮到一群修道士寫信請他寫一本可以重燃他們熱忱的書籍。他寫給約司林(Joscelin)(約氏是后來的波爾多的大主教)的信亦顯示出賦予他裁判的權(quán)柄之實證(約氏請他判斷一宗在普瓦捷(Poiters)的埃森貝特主教(Bishop Isembert)與其全體修士之間的爭執(zhí)。)他后來成了昂熱的副主教(archdeacon),受到不少主教(bishop)的信任。這些主教當中有包括在昂儒上任的杰弗里伯爵(他是相當有權(quán)勢的)。
主要思想
貝倫加爾對中古神學最大的貢獻是他堅持把辯證法帶進神學,遠超過與他同時代的人。在他的著作中,有些主張是可以按著純粹的邏輯就可明白。然而,當論到貝倫加爾的立足點背后的基礎理論的話,若說到他故意推翻一概宗教權(quán)柄(包括經(jīng)文、教父們、教宗、以及議會(councils),這就會太離譜了。因在十一世紀的當時并沒有像今天的知識。
他所強調(diào)的不是理性和啟示之間的對比,而是在了解啟示的過程中的理性和非理性的方式之間的差別。他不贊同以強制性的神學來驅(qū)使他同意,因為這樣的決定是非理性的。他在這里所拒絕順服的權(quán)威是人的權(quán)威。
傳言說他對主餐的看法是異端。關(guān)于主餐的本質(zhì)說之議題可追溯到中古世紀的初期。在九世紀時,帕斯卡西烏斯u2027拉德貝如圖斯(Paschasius Radbertus)早已質(zhì)疑圣餐是在天的基督的身體的說法,但當時無人支持他。貝倫加爾的說法遭拉特拉姆努司(Ratramnus)和拉巴努司u2027瑪烏如司(Rabanus Maurus)激烈的反對。貝倫加爾因完全否認圣餐的餅跟杯是主的身體的化質(zhì),違反了歷代對圣餐擁有的崇尚敬虔的看法,這就無可避免地掀起了議題的風波。
貝倫加爾從來沒有全然反對他的批判者,因此他也可能從來沒有被逐出教堂過。但他所引起的議題不禁使人們重思第九世紀關(guān)于圣餐的看法。當貝倫加爾與他的批判者采用非宗教的方式(如邏輯、文法)來表達基督徒的教義時,這就為十二世紀的經(jīng)院哲學開了一條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