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有才勇
沐春是明初名將沐英的長子,文才、武勇有其父之風。自十七歲起,沐春便跟隨沐英出征西番,又隨軍征伐云南、江西等地,常為先鋒。積功授后軍都督府僉事,群臣請求先讓沐春試職,以觀察其是否稱職,明太祖不同意,說:“這孩子是朕的家人,不用試任!睂嵤谒麨閮L事。
沐春曾奉命審訊烈山囚犯,又在蔚州審問叛黨,在兩次事件中秉公執(zhí)法,分別開釋了數(shù)百人。
總鎮(zhèn)滇黔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沐英逝世,太祖命沐春襲封西平侯,代鎮(zhèn)云南。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維摩等十一寨作亂,沐春派將軍瞿能率軍討平。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沐春平定越巂蠻,建置瀾滄衛(wèi)。同年冬,越州衛(wèi)土目阿資再次叛亂,沐春與都督僉事何福聯(lián)兵進討。沐春提議:“此賊積年逋誅者,以與諸土酋姻婭,輾轉(zhuǎn)亡匿。今悉發(fā)諸酋從軍,縻系之,而多設營堡,制其出人,授首必矣。”于是馳往越州,分兵數(shù)路進逼州城,暗中埋伏精兵,先以弱卒引誘阿資所部追擊,待其進入包圍圈后,令伏兵出擊,大敗阿資。阿資逃亡至山谷中,沐春暗中交結(jié)鄰近的土官,偵知其所在位置,以樹壘截斷阿資等人的糧道,使其愈加困窘。不久后,沐春突然對其大營發(fā)動襲擊,生擒阿資,將阿資與其黨羽二百四十人一并誅殺。越州之亂遂平。
此時,廣南土司儂貞佑聯(lián)合黨蠻抵抗明軍,沐春率兵進擊,生擒儂貞佑等,斬俘以千計。寧遠土司刀拜爛依附安南,不聽朝命,沐春派何福進軍討伐,逼降刀拜爛。
疾驅(qū)力戰(zhàn)
主詞條:平緬之戰(zhàn)
洪武三十年(1397年),麓川平緬(今云南隴川)宣慰使思倫發(fā)被屬下刀干孟(一作刁干孟)驅(qū)逐,逃奔云南。沐春攜思倫發(fā)入朝覲見,面受太祖方略,被任命為征虜前將軍(一作征南大將軍),以都督何福、徐凱為副將,統(tǒng)領(lǐng)云南、四川各路軍隊南下。十二月,太祖令思倫發(fā)暫駐怒江。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沐春進抵平緬,貫徹先禮后兵的策略,先派軍隊護送思倫發(fā)至金齒,檄令刀干孟前來迎接,刀干孟不作答復。沐春于是挑選五千士兵,令何福、瞿能統(tǒng)領(lǐng),命他們越高良公山,直搗南甸(今云南騰沖西南),大破叛軍,斬殺其土酋刀名孟,頗有斬獲。何福等又回師攻擊景罕寨,叛軍憑借有利地形居高堅守,明軍糧草將盡,叛軍則士氣高漲,何福連忙告急于沐春。沐春聞訊后,親率五百騎兵救援,連夜抵達怒江,在次日黎明時渡江,直達景罕寨前,命令騎兵在寨前馳騁,“揚塵蔽天”,以作警示。叛軍得知明援軍已至,大驚,因而舉寨投降。沐春乘勝進擊崆峒寨,寨中叛軍乘夜?jié)⑻印4艘,明軍前后招降七萬人,將士想要將其全部屠殺,沐春堅持不允。
積勞病逝
戰(zhàn)后,刀干孟請求投降,太祖認為他反復無常,不許,仍命沐春統(tǒng)軍進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九月十二日,沐春因積勞成疾而病逝,時年僅三十六歲。新即位的建文帝聞訃訊,賜他祭葬,予謚號“惠襄”。
主要成就
政治
沐春鎮(zhèn)守云南七年,大修屯政,開辟屯田三十余萬畝,又開鑿鐵池河,灌溉良田數(shù)萬畝,滇南百姓有五千余戶人家因此得以復業(yè)。沐春死后,百姓為他立祠祭祀。
軍事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沐春派將軍瞿能率軍討平叛亂的維摩等十一寨。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平越巂蠻,建瀾滄衛(wèi)。同年冬,越州衛(wèi)土目阿資發(fā)動叛亂,沐春攜平羌將軍何福進擊,攻克越州衛(wèi),阿資逃歸山谷中。沐春交結(jié)鄰近土司,偵知阿資藏匿處,斷其糧道以困厄之,至次年正月襲斬阿資及其黨二百四十人。
洪武三十年(1397年)九月,麓川平緬(今云南隴川)諸蠻刀干孟驅(qū)逐宣慰使思倫發(fā),沐春統(tǒng)領(lǐng)將軍何福、徐凱等討伐,于次年五月進抵平緬,令何福、瞿能統(tǒng)軍五千越高良公山,直搗南甸(今云南騰沖西南),斬土酋刀名孟。何福又回師攻景罕寨不利,沐春親率五百騎兵渡怒江來援,連平景罕、崆峒二寨。刀干孟因而請降。
家庭生活
相關(guān)輩分
輩分 | 關(guān)系 | 姓名 | 簡介 |
---|---|---|---|
家世 | 祖父 | 沐超 | —— |
祖母 | 顧氏 | —— | |
父親 | 沐英 | 明初開國功臣,總鎮(zhèn)云南,封西平侯。死后獲贈黔寧王,謚號“昭靖”。 | |
母親 | 馮氏 | 追封黔寧王夫人。 | |
平輩 | 異母弟 | 沐晟 | 耿氏生。官至太傅、征南將軍,襲鎮(zhèn)云南,封黔國公。死后獲贈定遠王,謚號“忠敬”。 |
沐昂 | 官至右都督。死后獲贈定邊伯,謚號“武襄”。 | ||
沐昶 | 早卒。 | ||
沐昕 | 顏氏生。娶明成祖之女常寧公主為妻,拜駙馬都尉。 |
表格參考資料:
爵位世系
沐春的父親沐英在明太祖時受封西平侯。沐英死后,沐春襲爵。沐春病逝后,其異母弟沐晟又襲封。沐晟在明成祖時因功進封黔國公,遂開建黔國公一系。自沐英起,西平侯共歷二世三代;自沐晟起,黔國公共歷十世十三代,至南明而爵絕。
另,《明孝宗實錄》稱第三代黔國公沐琮的從兄沐璘、沐瓚代鎮(zhèn)云南時亦襲封黔國公爵位,但此說僅見于此。今采《明史·功臣世表》說,不將二人列入世系。
西平侯世系第一代:沐英,洪武十年(1377年)封西平侯,賜世券。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去世,追封黔寧王,謚號“昭靖”。
第二代:沐春,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襲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去世,謚號“惠襄”。
第三代:沐晟,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襲爵。其余見下文。
黔國公世系第一代:沐晟,永樂六年(1408年)自西平侯進爵黔國公,仍賜世券。正統(tǒng)四年(1439年)去世,追封定遠王,謚號“忠敬”。
第二代:沐斌,沐晟之子,正統(tǒng)五年(1440年)襲爵。景泰元年(1450年)去世,追贈太傅,謚號“榮康”。
第三代:沐琮,沐斌之子,成化元年(1465年)襲爵。弘治九年(1496年)去世,追贈太師,謚號“武僖”。
第四代:沐昆,沐琮養(yǎng)子(實為從孫),弘治十年(1497年)襲爵。正德十四年(1519年)去世,追贈太師,謚號“莊襄”。
第五代:沐紹勛,沐昆之子,正德十六年(1521年)襲爵。嘉靖十五年(1536年)去世,追贈太師,謚號“敏靖”。
第六代:沐朝輔,沐紹勛之子,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二月襲爵。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去世,追贈太保,謚號“恭僖”。
第七代:沐融,沐朝輔之子,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襲爵。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去世。
第八代:沐鞏,沐融之子,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襲爵,旋即暴病夭折。
第九代:沐朝弼,沐鞏之叔,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襲爵。隆慶四年(1570年)因罪削爵,禁錮至死。
第十代:沐昌祚,沐朝弼之子,隆慶五年(1571年)襲爵。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因病免爵,改由其子沐睿襲爵。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再次襲爵。天啟五年(1625年)去世。
第十一代:沐睿,沐昌祚之子,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襲爵。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因罪削爵,死于獄中。
第十二代:沐啟元,沐睿之子,天啟五年(1625年)襲爵。崇禎元年(1628年)去世。
第十三代:沐天波,崇禎元年(1628年)十二月襲爵。永歷十五年(1661年)于咒水之難中力戰(zhàn)殉國。
西平侯、黔國公世系參考資料:
人物評價
唐愚士:唐有武臣曰李晟,提孤軍抗群賊,身佩安危而氣不少衰,爵封西平,圖像凌煙;其子涼公(李)愬,亦克以偏師破蔡,復唐土宇。君子以其父善教,其子善繼稱之。方之今黔寧王父子(沐英、沐春)之功德勞烈,未知其孰優(yōu)而孰劣,必有能辨之者。(《西平惠襄公沐春行狀》)
項篤壽:春沈毅果敢,明識絕倫,綽有父風。(《今獻備遺》)
谷應泰:①雖其后竊發(fā)時聞,不煩左顧,而軍若驚飚,彼同敗葉,遙傳仁貴,咋舌稱神,爭識令公,望塵羅拜,沐氏父子所以威行萬里也。(《明史紀事本末》)②且高帝定云南,思氏竊發(fā),沐英以三萬騎破其三十萬眾,思然后俯首歸命。既而刁氏又叛,沐春疾驅(qū)力戰(zhàn),擒斬諸刁,納其故主。(《明史紀事本末》)
史料記載
《西平惠襄公沐春行狀》
《今獻備遺·卷一》
《弇州續(xù)稿·卷八十二·東甌黔寧東平三王世家》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二·太祖平滇》
《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傳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