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革命烈士
人物簡介
徐志遠(~1946) 出生于山東省貧困農(nóng)民家庭。1945年日本投降后,徐志遠隨中共挺進東北的隊伍,到達莊河縣。同年9月,莊河縣民主政府建立,他擔任小孤山區(qū)區(qū)長。
人物生平
1946年10月,國民黨軍向遼南進犯。中共莊河縣委決定調(diào)他到大鄭區(qū)擔任區(qū)長,組建大鄭區(qū)游擊隊,以形成莊河北部和南部兩片游擊區(qū),開展游擊斗爭,打擊敵人。10月下旬,國民黨鄉(xiāng)政權(quán)剛建立,他就帶領游擊隊將大鄭屯、財主房兩處原日偽警察署、所和村公所的房屋全部燒光,又將區(qū)內(nèi)電話線桿鋸倒,拽走電線,使敵人通訊中斷。他通過偵察,摸清了敵人的巡邏規(guī)律,率領十幾名精悍的游擊隊員,組成奔襲小組隱蔽在大鄭屯東、劉店東大坡兩側(cè)叢林中,伺機伏擊敵軍從莊河到城子坦的大型吉普車。在他的帶領下,游擊隊經(jīng)常與敵周旋,襲擊敵人,堅決鎮(zhèn)壓反把倒算分子,阻攔敵軍通行,干擾敵軍通訊,張貼標語,動員人民與敵戰(zhàn)斗,活動范圍逐漸擴大。
1946年11月6日夜間,徐志遠患病,住在李山咀屯中醫(yī)李天慶家里,一面就醫(yī),一面指揮與敵斗爭。次日晨5時許,哨兵報告發(fā)現(xiàn)大批國民黨軍隊,正從河西出發(fā)向李山咀行進。他和于萬洋帶領游擊隊迅速隱于山林中,遠遠尾隨敵人,準備必要時在敵后打槍,迷惑敵人。10時許,游擊隊正在吃飯,放哨隊員發(fā)現(xiàn)幾個國民黨軍尖兵就要進屯,便急跑回喊:“敵人進屯了,快撤!”另一隊員王森林去換崗,見敵尖兵已進屯北頭,立即開槍報警。敵人也開槍回擊。后面大隊國民黨軍隊聽前面打響,立即搶占山崗,架起機槍向屯內(nèi)掃射。
情況萬分緊急,徐志遠命令同志們馬上向東南溝沖出去,他和李明義、呂秀生搶占東山,掩護同志們突圍。他們剛跑到半山坡,就被敵人發(fā)現(xiàn)了,火力一下子集中到他們周圍。
這時背陰屯和東山咀的莊河游擊隊聽到槍聲,迅速搶占東山咀后山與敵交火,王紹鳳在敵軍后面也向敵打起了槍。敵人聽到北、東、南都響起了槍聲,以為被包圍了,立即混亂起來。由于游擊隊人少火力弱,敵人很快清醒過來,集中火力向東山掃射,并開炮轟擊。
英勇犧牲
此時,大部分同志已沖出敵人的包圍,徐志遠卻不幸中彈,腿負重傷,身邊的兩個隊員中彈犧牲。郝振富等二人冒著敵人的炮火,爬到他的身邊,要強架他沖出去。他把手槍甩給郝振富,握著一顆手榴彈,喊道:“不要管我,快撤,這是命令!”他們剛把他架起,也被敵人炮火擊中身負重傷。徐志遠怒火滿腔,口銜著拉出線的手榴彈,拖著被打折的雙腿,用雙肘向敵軍爬去,準備同敵人同歸于盡。終因失血過多,只爬出十幾步遠就犧牲了,時年32歲。
2.黃梅戲作曲與研究家
人物簡介
徐志遠[1](1955— )安徽省藝術(shù)研究所二級作曲。男,漢族,安徽太和人。1983年畢業(yè)于上海音樂學院。安徽省藝術(shù)研究所創(chuàng)作部主任,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戲曲音樂學會理事,安徽戲曲音樂學會常務副會長,安徽省作曲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他作曲的黃梅戲舞臺戲《紅樓夢》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大獎”,本人獲文華音樂創(chuàng)作單項獎,安徽省人民政府貢獻獎并獲銀質(zhì)章一枚。黃梅戲電影《徽商情緣》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電影“華表獎”。黃梅戲電視劇《貂蟬》獲廣電部“飛天獎”。黃梅戲小型器樂組曲《黃梅情調(diào)》獲上海第五屆國際音樂節(jié)“聽眾喜愛的十套節(jié)目”獎。黃梅歌舞《四季美人》獲中央電視臺u201995MTV大賽銅獎,上海戲曲MTV大賽銀獎。另作曲的有黃梅戲電影《母老虎上轎》,電視劇《賒官》、《狐女嬰寧》(合作)、《劈棺驚夢》,廣播劇《桃花扇》、《鳳靈》,黃梅歌舞《一曲梅梅祭英雄》、《生旦凈末丑》、《黃梅謠》等。在國家藝術(shù)科研重點項目《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中任責任編輯,獲全國藝術(shù)科學規(guī)劃小組頒發(fā)的編撰成果一等獎。
生平經(jīng)歷
徐志遠生于岳西一個山清水秀的小縣城,父親是中學校長。
少時生活在閉塞的山區(qū),文化生活相對貧乏。中學時開始自己擺弄一些樂器,如二胡、口琴、笛子等,慢慢也摸到了一些音樂的竅門。“我當時喜歡做竹笛,下放時還喜歡抓蛇,抓住后把蛇皮剝下來蒙胡琴。”“文革”期間各地都在演“樣板戲”,岳西劇團因此要擴大招生,“我?guī)缀跏潜凰麄冏淼!碑敃r徐志遠學習成績很好,一心想著考大學,家里也反對他從藝。雖然不是自己的選擇,徐志遠最終還是“歪打誤撞”地進入了劇團,成了一名鼓手。
為了團里表演的需要,漸漸地,他開始嘗試作曲,沒想到寫出來的唱段和歌曲很受演員們的歡迎,這大大增強了他的自信。21歲,他就可以寫出小戲,作曲、配器、指揮都能獨立完成;謴透呖己,徐志遠考大學的想法又開始萌動了。1981年,上海音樂學院戲曲作曲進修班招生,競爭非常激烈,華東地區(qū)只有8個名額。徐志遠通過了層層考試,作為安徽唯一被錄取的學生進入了上海音樂學院,師從著名小提琴家何占豪(該人乃著名的小提琴曲《梁祝》(梁山伯跟祝英臺)作者)、劉如曾教授等!吧虾R魳穼W院的學習氛圍特別好,我當時覺得肩上的擔子很重,不是為自己,而是想把中國音樂搞好!碑厴I(yè)后,徐志遠放棄了留校機會,回到岳西,走上專業(yè)黃梅戲作曲的道路。
1991年推出的黃梅戲舞臺劇《紅樓夢》,是徐志遠參與創(chuàng)作的一部重要的作品。當時在為《紅樓夢》作曲時,徐志遠思考最多的問題就是“如何能讓其有時代感,與時俱進”。在音樂上,他吸收了一些電聲音樂,還吸收了一些淮劇的元素,把寶玉在黛玉棺材前的心理活動層層揭示出來。他說:“在這里,突然的張弛和突然的停頓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我是用u2018形散神不散u2019的原則來打造的!边@部戲劇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獲得了較高的評價,徐志遠也因此獲得“文化部第二屆文華音樂創(chuàng)作獎”。而1998年創(chuàng)作并引起轟動的《秋千架》,更加證明了徐志遠有著把其他音樂元素融入黃梅戲中的超強實力。他充分發(fā)揮黃梅戲的抒情特點,并借鑒西洋歌劇和美國百老匯音樂劇的藝術(shù)特色,努力為當代戲曲注入娛樂、喜劇性。《秋千架》成了中國地方戲與音樂劇結(jié)合的一個“試驗”,徐志遠成了戲劇作曲界“前衛(wèi)”的代表,并被看作是“很好的叛徒,很好的繼承者”。
主要成就
徐志遠在進行戲劇創(chuàng)作的同時還進行學術(shù)研究。他的主要論著、論文、編著有:《黃梅戲通論》音樂章節(jié)、《試論程長庚對京劇音樂的貢獻——兼及皮黃腔在安徽的合流》、《黃梅戲角色的音色造型》等,并擔任《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的責任編輯、岳西高腔分支主編!包S梅文化是吳楚文化、質(zhì)樸文化、青春文化、通俗文化。經(jīng)典是黃梅戲?qū)氋F的財富,但是要想發(fā)展就不能僅僅依賴于經(jīng)典劇目,F(xiàn)在是一個多元的時代,藝術(shù)需要有個性、有地方性,要有更多的嘗試,更多的跋涉,F(xiàn)在我們的民族藝術(shù)遇到了空前的壓力,我真切地感覺到年輕人對戲曲藝術(shù)的輕視和遠離。我們?nèi)绾闻c年輕人對話?不能光滿足于戲曲藝術(shù)的老腔老調(diào),而是要創(chuàng)新。作曲家應該根據(jù)劇本、根據(jù)觀眾的需要去選擇適合的方式方法,常變常新。”
主要戲曲音樂作品
其主要戲曲音樂作品:黃梅戲舞臺劇《紅樓夢》、《秋千架》、《風雨麗人行》、《孔雀東南飛》等;黃梅戲影片《徽商情緣》、《母老虎上轎》;黃梅戲電視劇《貂蟬》、《朝霞滿天》、《平湖秋月》、《詩仙李白》;黃梅歌舞《四季美人》、《美江南》;兒童劇《男子漢行動》。
曾獲單項獎
文化部第二屆文華音樂創(chuàng)作獎、中國文聯(lián)第八屆中國戲劇節(jié)優(yōu)秀音樂創(chuàng)作獎、中國戲曲音樂學會上海年會論文獎、安徽省第二屆社科成果論文獎。集體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2次)、國家文化部文華大獎、國家廣電總局華表獎、飛天獎。
3.企業(yè)家
人物簡介
徐志遠:1966年3月生,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