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出場
直系軍閥壓著哥老會大頭目路過,引發(fā)一片百姓的熱鬧,而楊立仁卻像個影子一樣低調(diào)閃入茶樓,與周世農(nóng)會面。那會兒他眼中還滿是熱情與崇拜,還會天真地說出:是汪兆銘嗎?我最佩服他了,人生得英俊,膽子也大!——對有些人來說,青春與熱情,也許只有那么一瞬。
魅力指數(shù)
十星
精彩臺詞
打小,父親就教過我一句話: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世上事,了猶未了,終以不了了之。
我這是在為國家統(tǒng)一思想。
古人云,殺一人而震三軍者,殺之 !
戲中有文,文中有戲,識文者看文,不識文者看戲。音中有調(diào),調(diào)中有音,懂調(diào)的聽調(diào),不懂調(diào)的聽音。
從本質上講,革命和情愛是同義語。因為二者都需要狂熱和迷戀。所以才有這么多人愿意為二者而獻身。
雞犬之聲常聞,老死不相往來。
將失一令則軍破身死。
市場上吆喝聲大的,都是賣狗皮膏藥的。
我沒想做老大,那爹媽造出來的次序,我有什么辦法。
我的天啊,我一輩子都沒見過那么多的黃金!可是它能挽救的了一個國家嗎?
求死固然不易,求生恐怕更難。
你們看重的是天皇,而我看重的是國家。
世界上所有的監(jiān)獄都不是旅館。我很想知道你們共產(chǎn)黨人是怎樣對待自己敵人的?
我們可能會失敗 但不會被消滅!
是啊,沖動的年輕人一定會付出代價,但是沒有人會拒絕青春,沖動……
地還是那塊地,但吃草的牛是新的。
人物原型
鄧文儀(1906—1998)醴陵人,積極參加蔣介石“剿共”。從職務上來看,楊立仁的原型應為蔣介石的機要秘書鄧文儀。鄧文儀和楊立仁一樣是醴陵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yè),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及國民黨軍隊師、軍政治部主任等職。1928年至1934年任蔣介石侍從秘書,后又是復興社十三太保之一。1932年后,他積極參加蔣介石發(fā)動的“剿共”戰(zhàn)爭。但是,歷史上的鄧文儀并沒有楊立仁那樣具有呼風喚雨、似乎無所不能的本領。楊立仁無疑也是許多人物形象的結合體,代表了那個時代很能干但不幸走錯人生道路的一批人。 | |
胡宗南(1896-1962)入黃埔前做過小學教師。與楊立仁劇中經(jīng)歷類似。但黃埔畢業(yè)后一路平步青云,又一直是帶兵官,與楊立仁官場蹉跎大不相同。 |
徐恩曾(1896—1985)上海開辦無線電培訓班時期經(jīng)歷與楊立仁極為相似,后為中統(tǒng)巨頭。楊立仁與林娥的感情糾葛,源于徐恩曾與中共叛徒費俠的經(jīng)歷。 | |
文強(1907-2001)還有人認為楊立仁的原型是文強。后者是文天祥的23世孫(又說為27世),17歲時拜會過孫中山,是毛澤東的姑表兄弟,他的姑母文七妹就是毛澤東的母親。此人先入共產(chǎn)黨,后經(jīng)歷次波折,脫黨而入國民黨,1949年,在淮海戰(zhàn)役中與杜聿明一起被俘。1950年,身為戰(zhàn)犯的文強拒寫悔過書,理由剽悍:“我曾任紅一師師長兼政委,毛主席是我表哥,朱德是我上級,周恩來是我老師和入黨介紹人,林彪是我部下,劉少奇家離我家不到20里路。是他們沒有把我教好,要寫悔過書應該他們寫,我不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