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革命經(jīng)歷
1930年后任紅十二軍第一縱隊縱隊長、第三十四師師長,紅四軍第十一師師長、軍長,紅一軍團第十師、第三師師長,閩贛軍區(qū)第二十一師師長,紅軍大學代理校長,紅八軍團軍團長兼第二十一師師長,第二十三師師長,紅一方面軍參謀長。并參加了長征。到達陜北后,任紅軍學校校長,紅軍大學校務部部長,中央教導師(慶陽步兵學校)師長,抗大第二分校教育長。1937年參加過秋收起義的部分官員在延安與毛澤東合影,其中有賴傳珠、張宗遜、孫開楚、賴毅、譚冠三、楊立三、陳伯鈞、龍開富、周昆、譚希林、羅榮桓、譚政、劉型、楊梅生、胡友才等人。照片上毛澤東題字為:“一九二七年秋收暴動成立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至今尚存之人約數(shù)十人,此為一部分!奔t軍改編八路軍時,他被任命為第115師參謀長。并且是中央軍委23個委員之一。
出走前夕
在115師初過黃河的幾仗中,周昆也是戰(zhàn)功卓著。太原淪陷后,115師奉中央的命令開赴呂梁山建立晉西根據(jù)地?删驮谶@時,誰知這位師參謀長周昆竟然會攜款而逃! 當時師司令部工作人員把此消息報告師長林彪,本來就沉默寡言的林師長,更是面無表情,一言不發(fā)。他雖未象徐海東聽說張紹東出逃而為之吐血,但這件事對他來說畢竟是個很大的打擊,他常常一個人獨自去散步,思考這個周昆為什么會出逃呢?直到半個月后被閻錫山手下一個名叫王潞生的哨兵,看到身穿日軍大衣(平型關戰(zhàn)斗繳獲的戰(zhàn)利品)騎高頭大馬的將軍,以為是日本鬼子,便舉槍射擊,這家伙的槍法還真準,槍聲一響,林師長應聲落馬,從此,這位著名的戰(zhàn)將,只好離開前線去蘇聯(lián)治病。
周昆攜3萬元錢潛逃了,這樣高級別的官員離隊,在中共和八路軍中,尚屬首次。
那么離開隊伍之后,他究竟去了那里?史書已經(jīng)無有任何記載。分析認為:移民異地,隱姓埋名,憂郁而終。這就是他日后再無任何消息的原因所在。
周昆潛逃后,第115師參謀長一職長期空缺。1938年3月8日,八路軍總部任命王秉璋為參謀處長,司令部的工作由王秉璋負責,行使參謀長的權責。以周昆的資歷和能力,他不當逃兵的話,肯定是開國將帥里的大將。
出走
出走信息
對于周昆出走,目前有三種說法。
其一,1938年2月間,115師周昆參謀長到八路軍總部去開會,領取了6萬元軍費,這是國民黨政府發(fā)給115師的最后(最后二字不妥,國民黨政府撥給八路軍的軍費應該領至1940年底)一筆經(jīng)費六萬元。會后,周昆攜3萬元錢潛逃回了湖南老家平江,此后再未離開過。建國后,組織上對他做過調(diào)查,結果證實他沒有參加過任何反革命組織,也沒有任何其它反革命行為。從這一點出發(fā)判斷,他當年潛逃的動機是非政治性的。(王秉璋的回憶錄)
其二,此說傳來比較簡單,周昆在參加國民政府在武漢召開的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時,孔祥熙開給他一張3萬元支票,他是帶著這3萬元支票跑掉的。
其三,115師周昆參謀長到八路軍總部去開會,領取了10萬元軍費,周昆自己取了3萬元,將剩余的7萬元讓警衛(wèi)員帶回師部,這一說與上基本相同,只是數(shù)字的差異。
出走辨析
這3種說法究竟那一種更合理呢?應該是其一。理由是,第一,國民黨給八路軍的軍費是每月50萬元,這是周恩來與顧祝同在西安談判時定的,但由于延安的中央機關與陜甘寧邊區(qū)政府都不在此列,八路軍總部要將這50萬元軍費,分一部分來供養(yǎng)延安,所以115師不可能分的太多,因為115師出師的人數(shù)最多,而且是作戰(zhàn)的主力,但此時新設立了晉察冀軍區(qū),且344旅此時與129師在一起,由八路軍總部直接指揮。一個月給115師6萬元的軍費應該是合理的。第二,當時師部沒有參謀處長,王秉璋任師作戰(zhàn)科長,周昆讓警衛(wèi)員將此款轉(zhuǎn)給王也是合理的。第三,為何否定孔祥熙給的支票一說?此前周確定在武漢參加過全國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但孔祥熙不可能給他3萬元的支票,因為中央即使額外獎賞給115師3萬元(假設),也會通過八路軍總部轉(zhuǎn)達,而肯定不會直接給了115師的,這是一個制度。
去向
去向信息
那么周昆離開部隊到哪里去了?亦有四種說法。
其一,周昆攜3萬元錢潛逃回了湖南老家平江,找了一個村子住下來做買賣,此后再未離開過。建國后組織上對他進行過調(diào)查,結果證實他沒有參加過任何反革命組織,也沒有任何其它反革命行為。
其二,傳說周昆離開八路軍之后去了瑞士,并成為杰出的慈善家。中國改革開放后,大慈善家周昆將軍出于對國家的忠誠,曾經(jīng)化名回到大陸,當時他已經(jīng)是70多歲的老人。沒人認得他,他也不認得別人。周昆又積極的為人民做出了貢獻。
其三,周和一個資本家小姐攜款逃到了境外,結果在花光了公款后,被小姐拋棄,后回國,被人打死。
其四,文革中他曾受罪,被紅衛(wèi)兵天天揪斗,死在紅衛(wèi)兵的手里了。
去向辨析
其實這四種說法都是沒有任何依據(jù)的。
第一,他如果回到平江老家,象他這樣有名望的人,當?shù)夭粫䴖]有人認識他,那么國民黨的中統(tǒng)、軍統(tǒng)也會找到他,并利用此大肆宣傳,再說他能活到建國后,土改、肅反、三反五反、反右、四清、文革……許多的政治運動,一定會被當?shù)厝送诔鰜砼返,不會成為一個謎。
第二,作為一個軍人,拿了軍餉去做慈善家,也不很合理,再說如果有人知道他在中國改革開放后,曾經(jīng)化名回到大陸,積極為人民做貢獻,難道件事還能隱瞞了記者嗎?
第三,說他帶資本家小姐攜款逃到境外,花光公款后被小姐拋棄,后回國被人打死。這也會被曝光,一定不會沒有任何痕跡留給媒體。
其四之說就理會荒謬了。
人物評價
人生錯棋
那么他究竟去了那里?真的無人知曉了。是什么原因使他選擇人生路上這一步錯棋呢?第一種是見財起意;這種情況應該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見財起意,6萬元錢都在他的手上,他完全可以全部帶走,沒有必要讓警衛(wèi)員送回去一半,自己只拐一半,有人說取3萬留3萬是保全自己的生命。1個師1個月的軍費全部沒有了的話,八路軍能不四處追殺嗎?所以留3萬是保全之策,這是周的聰明之處。但凡要攜款逃之,定是要冒風險的,他不會確信留下那3萬元,八路軍就不去查找他的下落。第二種是貪生怕死;周昆在紅軍時期作戰(zhàn)非常勇敢,特別是在強渡湘江中其21師遭受了極大的損失,他都挺過來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條件要比紅軍時期好的多,何況此時官至八路軍的師參謀長,一般情況是不上最前線的,戰(zhàn)死的可能已經(jīng)很小了。他怎么會有貪生怕死的念頭?
第三種是對革命失去信心;但仔細分析,也有許多疑點,因為他既沒有投靠了國民黨部隊,又沒有投靠日本方面。以往一些人多是去別的隊伍,是尋找靠山,而他卻沒有。
原因辨析
所以,周昆出走的原因應該是這樣的。就在出事前不久,周昆曾到武漢參加全國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在會議的間隙,他看到國民黨友軍的參謀長們飲酒作樂,嫖妓宿娼,揮金如土,生活極其糜爛。當時,周昆的心里并不是也想去追求那種生活,他曾經(jīng)為了革命出生入死,一心想為共產(chǎn)主義的思想而奮斗,可在這樣明顯 的對比下,他感到心理上極不平衡。
散會后,他返回山西的抗日根據(jù)地,去洪洞縣馬牧村八路軍總部匯報會議情況。在總部他直言不諱地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來。當時,朱、彭、左等首長,立即指出他這種想法很危險?墒,周昆認為那些話并不能改變他的觀點,他感到前途渺茫了。
于是,他便在半路上,將剛剛領到的軍費,取出3萬元包好并寫了幾句話,交給警衛(wèi)員,讓他盡快交回師部,而自稱自己還有事,等辦完就會歸隊,就這樣他帶著3萬元現(xiàn)鈔,永遠地離開了八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