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李婉芬(1932年1月29日-2000年11月14日),中國著名表演藝術家,北京人。
1949年考入華北大學戲劇科,畢業(yè)后被分配到華大文工團任演員,開始了與共和國同齡的戲劇生涯。
整整50年,她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異、風趣幽默、鮮活逼真的人物形象,如北京人藝話劇《茶館》中的龐四奶奶,《駱駝祥子》中的虎妞,《武則天》中的武則天,《王昭君》中的姜夫人,《女店員》中的齊伯母,《虎符》中的平原君夫人以及《禍起蕭墻》中的組織部長等。尤其是1985年在中國第一部大型電視連續(xù)劇《四世同堂》中扮演的“大赤包”形象,給全國億萬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獲得了第四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
藝術履歷
第一次參加演出:解放后1950年中央戲劇學院話劇團上演大型話劇《紅旗歌》在該戲中第一次扮演主要角色"大梅"。
1.1957年在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原著改編成話劇中扮演"虎妞"獲得一致好評。
2.1965年全國上演話劇《千萬不要忘記》"人藝"上演該劇扮演"姚母"文化部曾持各劇種扮演"姚母"的聚會,交流創(chuàng)造心德。
3.文革后恢復演出話劇,"人藝"上演《咸亨酒店》,扮演主要角色"五嬸"及曹禺先生新作《王昭君》中的"姜夫人"。
4.1983年隨話劇《茶館》赴加拿大、新加坡基地演出,取得巨大成功。
5.1996年由"人藝"老藝術家聯(lián)袂上演《冰糖葫蘆》話劇,引起社會上很大轟 動。
6.1983年扮演電視連續(xù)劇《四世同堂》中的大赤包,榮獲"金鷹獎最佳女配角"; 社會公認的代表藝術形象: 《駱駝祥子》中的虎妞;《茶館》中的龐四奶奶;《女店員》中的齊伯母;《王昭君》中的姜夫人;《四世同堂》中的大赤包;《孫敬修講故事》中的奶奶
7.李婉芬與周國治共同參加中央電視臺1986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表演小品《送禮》。
曾任職位
曾任北京電影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副會長
北京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顧問
北京藝術交流中心理事
北京語言學會、朗誦研究會理事
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一級演員。
藝術觀點
以生活為依據(jù),力求真實自然,突出人物思想,不表演情緒。
藝術評論
在塑造人物上有深度,有層次,善于把握人物的分寸,報刊的評論:詞清晰,流暢有生活氣息。
個人文章
創(chuàng)作話劇《老師啊!老師!》(人藝上演),榮獲建國四十周年創(chuàng)作三等獎,改編話劇《遛早的人們》。散文自傳《拾起心中的落葉》(發(fā)表于"人物雜志")、《我的藝術生涯》(發(fā)表于電視藝術家文集)及報刊,雜志發(fā)表的戲劇評論,散文等數(shù)十篇。
逝世消息
2000年11月14日晚上22點30分,李婉芬突然辭世,享年69歲。北京人藝著名表演藝術家李婉芬女士突然去世的噩耗猶如有一股寒流,吹涼了深愛著她的群眾的心。2000年11月21日一早,數(shù)千名京城百姓頂著清晨的寒風,從四面八方趕到八寶山殯儀館,送別這位塑造了眾多藝術形象的“平民藝術家”。
掛在殯儀館外的一副副潔白的挽聯(lián)中有這樣兩副對聯(lián):“五十年藝術表演千錘百煉 七十年人品藝品有口皆碑”,“高藝常留眾口頌美德堪作后人師”。這不僅是對李婉芬為藝術奉獻一生高尚品質(zhì)的高度概括,也道出了億萬觀眾的共同心聲。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魯麗以及北京市的領導敬獻了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