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絮勒什·馬加什(Sz?r?s Mátyás,1933年9月11日——)
原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書記處書記,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國民議會主席、匈牙利共和國臨時總統(tǒng)、匈牙利共和國國會副主席。
人物傳記
1933年9月11日生于匈牙利豪伊杜-比豪爾州皮什珀克洛達伊區(qū)皮什珀克洛達尼的一個農(nóng)業(yè)工人家庭。幼年時在家鄉(xiāng)讀小學和初中,后就讀于豪伊杜伯瑟爾梅尼伯茨凱伊·伊斯特萬高中和裴多菲·山多爾人民大學。1951年加入匈牙利勞動人民黨(1956年11月改稱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1953——1959年,絮勒什·馬加什赴蘇聯(lián)留學,就讀于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主修外交專業(yè),獲碩士學位。1964年獲布達佩斯卡爾·馬克思經(jīng)濟大學博士學位。1973年畢業(yè)于匈牙利人民軍茲里尼·米克洛什國防大學。
1959——1960年任外交部報告員,1960——1962年任科長。1962——1965年任匈牙利駐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大使館三等秘書。1965——1974年任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外事部政治工作人員,1974——1975年任黨中央外事部副部長。1975——1978年任駐民主德國大使。1978年4月20日當選為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委員。1978——1982年任駐蘇聯(lián)特命全權大使。1982年6月任黨中央外事部部長。1983年7月6日——1989年3月29日任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書記處書記,分管國際事務。1988年12月任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國際、法律和行政政策委員會委員。1989年6月24日,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全會設立黨中央主席團,把政治局改為政治執(zhí)行委員會,但他都沒有入選。
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1985年11月5日,時任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書記的絮勒什·馬加什發(fā)表講話說,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沒有永久有效的、不管具體條件如何而始終有效的辦法,通向社會主義的道路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有爭議的問題、對不同設想的性質(zhì)正確與否,只能由時間和實踐來鑒定。
絮勒什說:“各國社會主義政黨都在尋找加快建設、繼續(xù)發(fā)展經(jīng)濟管理和政治機構(gòu)體制最好辦法的共同特點,與此同時,越來越注意到本國民族特點、具體條件和歷史傳統(tǒng)。他們的出發(fā)點是,在分析具體條件下,現(xiàn)實地解決問題的方法正是有效地建設社會主義必不可少的,這些方法又符合社會主義普遍有效規(guī)律!
絮勒什還說:“我們一貫認為,盡管通向社會主義的道路和社會主義建設都沒有普遍適用和必須遵循的模式,但仍然有最能符合本國特點形式的、可以和必須運用的普遍有效的共同規(guī)律和歷史經(jīng)驗。每個黨在注意到本國條件和傳統(tǒng)時,運用哪種方式創(chuàng)造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條件或最有效地建設社會主義社會,都是由自己決定的事。團結(jié)的觀點不排除用恰當?shù)男问竭M行的理論爭論,這也不妨礙在實踐生活中的共同的政治行動!
1985年6月8日當選為豪伊杜-比豪爾州第15獨立選區(qū)國民議會代表。1985年6月8日——1989年3月10日任國民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1988年9月30日——1989年3月10日任國民議會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黨團團長。1989年3月10日當選為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國民議會主席。同年10月,匈牙利國會通過憲法修改草案,對1949年制訂的憲法進行了根本性的修改,將國名由“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改為“匈牙利共和國”,實行多黨制,取消作為集體元首的共和國主席團和設立共和國總統(tǒng)職位。10月23日,絮勒什·馬加什正式宣布匈牙利共和國成立,稱國家改名是“匈牙利新歷史階段的開端”。1989年10月23日——1990年5月2日任匈牙利共和國臨時總統(tǒng)。1989年10月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非常代表大會把黨改建為匈牙利社會黨后,轉(zhuǎn)為社會黨黨員,并當選為黨的全國主席團委員。1990年春季大選中當選為豪伊杜-比豪爾州第6獨立選區(qū)國會議員,1990年5月2日——1994年6月27日任匈牙利共和國國會副主席。1994年6月28日當選為豪伊杜-比豪爾州第6獨立選區(qū)國會議員,1998年5月24日當選為豪伊杜-比豪爾州區(qū)域名單國會議員。1998年6月25日——2002年2月8日任國會外交委員會委員。1994年7月15日——1998年6月17日任各國議會聯(lián)盟匈牙利議會團主席、各國議會聯(lián)盟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副主席。1994——2002年任匈牙利-奧地利友好協(xié)會主席。
1989——1997年任歐普斯陶塞爾國家歷史紀念委員會主席。1990年任皮什珀克洛達尼文化基金會主席。1994——1999年任埃利亞斯基金會主席,1996——2002年任新國立劇場基金會主席。1998年起為世界匈牙利人聯(lián)合會成員。2002年退出社會黨,另立匈牙利新左翼并作為該黨的總理候選人,但新左翼在2002年4月7日~21日的大選中得票率不到0.1%,僅為0.08%,未能進入國會。2003——2005年任匈牙利社會民主黨主席,2004年當選為歐洲議會議員。2006年參加小陶爾喬市長競選,但落敗。
1991年率匈牙利國會代表團訪問中國。
榮譽
伯茨凱伊獎、皮什珀克洛達尼榮譽市民、別列戈沃榮譽市民。
著作
主要著作有:《我國與大千世界》(1965年)、《我國與歐洲》(1987年)、《匈牙利國家-外交政策》(1989年)、《在行動的匈牙利少數(shù)民族的政策-1988—1996》(1997) 、《共和國誕生的“正午鐘聲”》(1999年) 、《民族政策和聯(lián)盟》(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