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阿富汗北部的巴達赫尚省與塔吉克斯坦和中國接壤。巴達赫尚省偏僻、荒蠻,時至今日,依然還保持著世界上最高的兒童死亡率。女兒在眾人們眼里是“毫無價值”的,所以她的母親在懷孕期間就期待能生個兒子。但不幸的是,這是個在阿富汗人們眼中無用的,“可憐的女孩”。襁褓中的孩子在太陽底下躺了整整一天,把嗓子都哭啞了。可是還是沒有一個人來看她。人們完全是順其自然,想讓這個女嬰自生自滅。小庫菲的臉被太陽灼傷,以至于一直到青春期,臉頰上的疤痕都還沒有褪去。法齊婭一出生就經(jīng)歷了一次死里逃生,后來她的生命總是和死神擦肩而過。所以她說:“真主讓我活著有他的理由。”
她的父親全名瓦基勒·阿卜杜勒·拉赫曼,是阿富汗國會議員,代表巴達赫尚省人民。娶過7個妻子,有23個子女。母親貝比簡是父親的第二個妻子,也是最受父親疼愛的一個,主持著家中的大小事務(wù)。她父親是個受當(dāng)?shù)厝藧鄞鞯娜,但在法齊婭4歲的時候就遭到游擊隊的殺害。
母親帶著孩子們到了喀布爾,法齊婭請求母親讓她上學(xué),沒想到母親竟答應(yīng)了。在當(dāng)時,阿富汗女人幾乎都是文盲。母親的這個決定無疑改變了法齊婭的一生。法齊婭讀書十分用功,在班上總是考第一丶第二。高中畢業(yè)后,她獲得了喀布爾醫(yī)科大學(xué)的錄取通知書。但在她17歲那年,母親也永遠離開了她。
阿富汗政權(quán)瓦解、各方權(quán)力的爭奪讓喀布爾城內(nèi)混亂不堪。也正是在這混亂的年代,庫菲遇到了她未來的丈夫,一位喀布爾大學(xué)的講師、“善良的知識分子”。但他們的婚姻才開始一個星期,庫菲的丈夫就被塔利班投入監(jiān)獄,目的是為了找到庫菲從政的哥哥—曾在上一屆政府擔(dān)任高級警官。她的丈夫在阿富汗最可怕的監(jiān)獄里遭受了非人待遇,并患上了肺結(jié)核。肺結(jié)核最終要了丈夫的命。此時,她已有兩個女兒。
庫菲贏得了2005年的議員席位,并隨后競選上議長,成為阿富汗歷史上第一位女議長—在阿富汗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這是一個不小的成就!鞍⒏缓姑癖姮F(xiàn)在首先將我看做上一個政治家,其次再是一個女人。”庫菲說這話的時候,非常驕傲。目前,她是2014年阿富汗總統(tǒng)的有利競爭者。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無成:給女兒的17封告別信》是法齊婭的自傳。因為時時面臨著暗殺的風(fēng)險,所以她在每次出門前都留下一封信給自己的兩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