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 名: 黃珂作 者:張棗
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7-1
ISBN: 9787508051956
開本: 16開
定價: 49.80元
內(nèi)容簡介
這本書匯集了一些生動而真實的詞,試圖夸獎一個人,一種風格和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因地制宜的美感。黃珂有效地布置了一個自己的生活世界(Lebenswelt)。即使是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那樣的現(xiàn)代生活批判者,也不會像蔑視我們那樣把黃珂劃入客體化了的符號之列,而會稱他是“象征意義的承擔者”。因為,黃珂引起了一場舌頭的革命而重新占領了日常。在這本書里,朋友們情趣不一,發(fā)聲方式也不同,不妨大致按古代敘事記人的類書那樣,成全這本書的體系:釋義、痛飲、旁觀、記趣、食色。這里有對黃珂深邃的辨析,有對他日常的質(zhì)疑,有低級趣味的戲言,有《浮生六記》似的記趣,也有頹廢中的思索和亢奮里的憧憬。作者們大都是好寫手、真名流,可謂群賢畢至。也都是黃珂的好朋友,都想贊賞他這個“四川好人”,都覺得自己在自己的角色中活得零碎、活得累,而在黃珂家玩,都開心快活,都分了一羹慶典都從心里感激黃珂。
所謂歷史,無非是今天鮮活的日常細節(jié)。張三李四的日常和黃珂的日常,都平凡得特殊。一個不請客的人跟一個天天請客的人都是特殊的,或者說,都是平凡的。而如果得到圖文并茂的臨場記錄,就能還原事情的事理性,給未來聰明的讀史者一個合情合理的想象和研判的空間。觀史,往往哀嘆事理之闕如和意識形態(tài)之充斥,大事中無小事之辨,小事中無情理之析,尤其是近代史,中國人主體成長和應變的痕跡其實已被虛假的宏大敘事所遮蔽。其實我們不了解“五四”運動,也不了解“文革”,因為缺乏對一個主體人的日常事理的鮮活記錄。
作者簡介
張棗:詩人、德國圖賓根大學文哲博士、教授、中國當代詩歌的重要代表。著有《春秋來信》、《中國文化現(xiàn)代性研究》等。 長期寓居西方,從事世界文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諳熟英語、德語、法語和俄語。翻譯過里爾克、澤蘭、西尼、夏爾等詩人的作品,并主編了《德漢雙語詞典》。 他是歐盟文學藝術(shù)基金評委和“當代中國學”通訊教授,F(xiàn)居北京,任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媒體評論
幾乎每天賓客不斷,很好玩。去黃珂家的人各式各樣的都有,真算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中央電視臺采訪黃珂 朋友的確是一筆財富,像這樣完全沒有利益瓜葛的人聚在一起,我覺得是挺難得的一件事兒。 ——《魯豫有約》采訪黃珂 日復一日地大擺流水席,免費宴客。黃珂的慷慨與從容,在這個物欲橫流、人心浮躁的商品社會,顯得有些格不入。 ——東南衛(wèi)視采訪黃珂 黃珂家的客廳其實有一個靈魂,那就是詩人、作家、藝術(shù)家居多。 ——劉春(鳳凰衛(wèi)視中文臺臺長) 黃珂沒什么偉大的作品,在思想上也不見得有多少見地。但他是催生這些東西的場地提供者,是產(chǎn)生這些東西的催化劑。 ——梁文道(學者、著名主持人) 我們得向黃珂致敬!——虹影(作家) 黃珂讓朋友、朋友的朋友們,分享了美食和自在的人生。 ——余世存(學者) 黃珂看上去很簡單,特別簡單,他就喜歡朋友多。 ——邱華棟(作家) 我覺得在他身上會有一種奇跡發(fā)生。 ——張小波(出版家) 這是一個可以溫婉深遠,細水長流去交往的人。 ——王寧彤(電影導演、主持人) 黃珂寬容也包容,他所有的行為都證明他已是個活得大徹大悟的人。 ——芒克(詩人) 黃珂那里總有人來與去,不留痕跡間也有許多故事和傳說。 ——張一白(電影導演、制片人) 在黃珂的酒桌上,我既喝了酒也戒了酒,境界越來越高。 ——李亞偉(詩人) 我們從黃珂的身上獲益匪淺,包括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好胃口和壞脾氣,以及從他身上偶爾悟得的人生真諦。 ——老康(社會活動家) “黃客”們來自世界各地,在黃珂那里結(jié)下各自的殊緣,進而在未來的時光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野夫(自由作家)圖書目錄
序1 現(xiàn)代社會的天然文本/吳明喻胡德平序2 慶典/張棗
黃珂之妙
發(fā)現(xiàn)真實的黃珂——主題訪談:張棗Vs黃珂
閑聊黃珂——劉春/萬夏/李亞偉
影像黃珂
《央視人物》訪黃珂
《魯豫有約》訪黃珂
《福建衛(wèi)視》訪黃珂
黃珂與“黃客”
釋義
頹世華筵憶黃門——野夫
人生“沾黃”好——余世存
值得一刻的黃珂——毛喻原
天下就有不散筵席——張一白
在現(xiàn)實與未來問穿行的“小人物”——向宏
煩躁時代的閑仙——姜湯
痛飲
在流水席上戒酒——李亞偉
愛黃珂愛美食愛“黃客”——陳曉卿
吃喝玩樂找黃珂——周墻
與食聚近——梁和平
迷失望京——老六
記趣
借黃珂而說——芒克
向黃珂先生致敬——虹影
江湖游龜——王寧彤
黃大官人——影子
桔坐——張棗
食色
黃珂的生日派對——邱華棟
望京黃家——牟森
最好的人生——小寬
常為黃門客,美酒聊共揮——阿野
黃珂的美食美酒和美女——二毛
旁觀
六個作品——旺忘望
黃哥的微笑——盛豐
孤魂野鬼共廳堂——漢斯
路過黃門——唐云
好一個黃珂——艾丹
黃兄珂先生——高群書
他是鹽——劉興平
跋 日常生活的圣者/王大遲
編輯推薦
《黃珂》由華夏出版社出版。
媒體推薦
幾乎每天賓客不斷,很好玩。去黃坷家的人各式各樣的都有,真算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中央電視臺采訪黃珂
朋友的確是一筆財富,像這樣完全沒有利益瓜葛的人聚在一起,我覺得是挺難得的一件事兒。
——《魯豫有約》采訪黃珂
日復一日地大擺流水席,免費宴客。黃坷的慷慨與從容,在這個物欲橫流、人心浮躁的商品社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東南衛(wèi)視采訪黃珂
黃坷家的客廳其實有一個靈魂,那就是詩人、作家、藝術(shù)家居多。
——劉春(鳳凰衛(wèi)視中文臺臺長)
黃珂沒什么偉大的作品,在思想上也不見得有多少見地.但他是催生這些東西的場地提供者,是產(chǎn)生這些東西的催化劑.
——梁文道(學者、著名主持人)
我們得向黃坷致敬!——虹影(作家)
黃珂讓朋友、朋友的朋友們,分享了美食和自在的人生。
——余世存(學者)
黃珂看上去很簡單,特別簡單,他就喜歡朋友多。
——邱華棟(作家)
我覺得在他身上會有一種奇跡發(fā)生。
——張小波(出版家)
這是一個可以溫婉深遠,細水長流去交往的人。
——王寧彤(電影導演、主持人)
黃坷寬容也包容,他所有的行為都證明他已是個活得大徹大悟的人。
——芒克(詩人)
黃珂那里總有人來與去,不留痕跡間也有許多故事和傳說。
——張一白(電影導演、制片人)
在黃珂的酒桌上,我既喝了酒也戒了酒,境界越來越高。
——李亞偉(詩人)
我們從黃坷的身上獲益匪淺,包括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好胃口和壞脾氣,以及從他身上偶爾悟得的人生真諦。
——老康(社會活動家)
“黃客”們來自世界各地,在黃珂那里結(jié)下各自的珠緣,進而在未來的時光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野夫(自由作家)
序言
民以食為天。中國有數(shù)千年農(nóng)耕文明,卻不斷地把吃飽肚皮當做天底下的頭等大事。改革開放30年最為世人稱道的是,中國以7%的全球土地養(yǎng)活了22%的世界人口,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十四億中國人沒有一個餓死。這確實是一項非凡得近乎奇跡的成就。
黃珂的家宴是這項歷史性成就中一個具有特殊意味的事項,它有幾分戰(zhàn)國信陵、平原、春申、孟嘗四君子開帳宴客的遺風,又有農(nóng)民起義“均貧富,等貴賤”和墨家“兼相愛,交相利”的世俗理想,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設酒殺雞作食”款客的東方人文風教,還有《禮記·禮運》篇中大同世界里“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的“天下為公”的企望,乃至某種中國特色共產(chǎn)主義的模糊輪廓。應得到歷史學家、社會學家、經(jīng)濟學家和新聞界的特別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