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1847年11月26日,瑪麗亞·索菲·弗雷德里克·達(dá)格瑪公主在哥本哈根的黃宮出生。她的父親是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宗德堡-格呂克斯堡的克里斯蒂安王子,母親是黑森-卡塞爾的路易絲公主。
她在接受洗禮時加入了路德教,她的名字是以她的親戚黑森-卡塞爾的瑪麗公主,丹麥皇太后以及中世紀(jì)的丹麥王后波西米亞的達(dá)格瑪公主的名字命名的。在她的成長過程中,她一直被稱為達(dá)格瑪,但在她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里她都被稱作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俄羅斯語:Мари?я Фёдоровна),這個名字是在她于1866年嫁給未來的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前,皈依了東正教所取的俄羅斯名字。她的家人則親切的稱她為“米妮(Minnie)”。
1852年,達(dá)格瑪?shù)母赣H成為了丹麥王位的假定繼承人,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妻子路易絲是國王克里斯蒂安八世的外甥女。1853年,克里斯蒂安獲得了丹麥王子的頭銜并且他和他的家人還得到了一座避暑官邸——伯恩斯托夫?qū)m。1863年,在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七世去世后,達(dá)格瑪?shù)母赣H繼承了丹麥王位。
由于其子女出色的婚姻聯(lián)盟,克里斯蒂安九世被稱為“歐洲岳父”。達(dá)格瑪最大的哥哥在其父去世后繼承了丹麥王位成為了弗雷德里克八世(他的一個兒子后來成為了挪威國王),她最大最喜愛的姐姐亞歷山德拉公主于1863年3月嫁給了英國的威爾士親王阿爾伯特·愛德華(后來的英王愛德華七世)。亞歷山德拉后來成為了愛德華七世的王后,英王喬治五世的母親。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她們的兒子尼古拉二世和喬治五世會在外貌上有如此驚人的相似。在亞歷山德拉結(jié)婚后的幾個月內(nèi),達(dá)格瑪?shù)牡诙䝼哥哥威廉成為了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她的妹妹提拉公主嫁給了漢諾威王儲恩斯特·奧古斯特二世,她的弟弟瓦爾德馬王子則娶了奧爾良的瑪麗公主。
在她的成長過程中,達(dá)格瑪和她的姐姐亞歷山德拉一起在瑞典女性游泳運動的先驅(qū)南!ぐ5虏竦闹笇(dǎo)下學(xué)習(xí)游泳,直到后來她還邀請埃德伯格前往俄羅斯,在那,埃德伯格教授女性游泳并且還獲得了皇家獎學(xué)金。
婚姻
在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統(tǒng)治下,斯拉夫派開始在俄羅斯帝國內(nèi)興起,沙皇也開始按照傳統(tǒng)在德國以外的國家為他的繼承人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尋找妻子。1864年,尼古拉前往丹麥與達(dá)格瑪公主訂婚,但在1865年4月22日他便因腦膜炎不幸去世。他的遺愿是希望達(dá)格瑪能夠嫁給他的弟弟,未來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在她年輕的未婚夫去世后,達(dá)格瑪悲痛欲絕。達(dá)格瑪心如刀絞以至于當(dāng)她回到祖國時,她的親戚們都很擔(dān)心她的健康狀況。她變得十分眷戀俄羅斯,并且經(jīng)常思念那個曾經(jīng)是她的家的遙遠(yuǎn)的國家。未婚夫的去世使她與尼古拉的父母更加親近,她還收到了一封來自亞歷山大二世的信,信上皇帝試圖安慰這個傷心姑娘,他對達(dá)格瑪非常深情的說道,他仍希望她能夠成為自己家庭的一員。1866年6月,當(dāng)亞歷山大訪問哥本哈根時,他握著達(dá)格瑪?shù)氖窒蛩砻髁苏嫘模麄冊谶_(dá)格瑪?shù)姆块g中一起觀看照片。
1866年9月1日,達(dá)格瑪離開了哥本哈根,其中,當(dāng)達(dá)格瑪和她的兄弟姐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受邀給他們講故事的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也為了能夠看到她,與其他蜂擁而至碼頭的丹麥民眾一樣來到碼頭為她送行。安徒生在他的日記里說道:“昨天,在碼頭,當(dāng)她經(jīng)過我的身旁時,她停下來并牽起了我的手。我的眼睛里充滿了淚水。真是個可憐的孩子!噢,上帝,對她善良仁慈些吧!他們說在圣彼得堡有一個奢華的宮廷并且沙皇一家非常友好,盡管如此,她正駛往一個陌生的國家,在那,有不同的人民和宗教信仰,將不會有她以前的熟人在她的身旁。”
達(dá)格瑪在喀瑯施塔得受到了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一家的熱烈歡迎。她皈依了東正教,成為了俄羅斯的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大公夫人。1866年11月9日,奢華的婚禮在圣彼得堡冬宮的皇家教堂內(nèi)舉行。由于丹麥緊張的財政情況,她的父母未能參加她的婚禮,而是讓她的哥哥弗雷德里克王儲代為參加。她的姐夫,威爾士王子也前往圣彼得堡參加了她的婚禮,但她的姐姐,威爾士王妃因懷孕而未能參加。在婚禮當(dāng)晚,瑪麗亞在她的日記中寫道:“我脫下我的拖鞋和銀色繡花長袍,感覺到我心愛的人就在我的旁邊......我不想在這里描述我當(dāng)時的感覺。后來我們談了很長時間!痹诒姸嗟幕槎Y舞會結(jié)束后,新婚夫婦搬到了圣彼得堡的阿尼奇科夫?qū)m,他們在那居住了15年。
儲妃生涯
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漂亮且受歡迎。一開始,她選擇最先學(xué)習(xí)俄語并且試著了解俄羅斯人民。她很少干涉政治,而是寧愿把更多時間和精力奉獻(xiàn)給她的家庭和慈善事業(yè)。她唯一的例外是她有著激進(jìn)的反德情緒,因為在1864年普魯士吞并了丹麥的領(lǐng)土,她的姐姐亞歷山德拉也有同感。
1868年5月18日,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第一次成為了母親,她生下了她的長子尼古拉。她的次子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于1869年出生,但在嬰兒期時死于腦膜炎。作為一名母親,她十分寵溺她的兒子們并且有著非常強(qiáng)烈的占有欲,然而,她與她的女兒之間則關(guān)系冷淡。
1873年,瑪麗亞和亞歷山大著她最大的兩個兒子前往英國旅游。這對皇室夫婦和他們的孩子在馬爾巴羅王府受到了威爾士親王及王妃的款待。第二年,瑪麗亞和亞歷山大邀請威爾士親王及王妃前往圣彼得堡參加親王的弟弟阿爾弗雷德王子與亞歷山大二世的女兒,王儲的妹妹瑪麗亞·亞歷山德羅芙娜女大公的婚禮。
登基為后
1881年3月13日的早晨,亞歷山大二世在閱兵之后返回冬宮的路上受到炸彈的襲擊而去世,享年62歲。在她的日記里,瑪麗亞后來描述了受傷的經(jīng)過,還有生命體征的皇帝被送進(jìn)皇宮:“他的腿被非?膳碌恼ㄋ椴⑶蚁ドw被撕裂,血流不止,他的右腳上穿著的靴子只剩下了一半,只剩下了左邊的唯一一只腳。”幾個小時后,亞歷山大二世便去世了。盡管民眾并不傾心于新皇帝,但是他們非常喜歡俄羅斯的新皇后。與瑪麗亞同時代的人說她:“她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皇后!钡龑ψ约旱男律矸莶⒉煌耆珴M意,她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幸福和寧靜的時間已經(jīng)過去。我的安寧與平靜已經(jīng)消失,現(xiàn)在我將能夠永遠(yuǎn)的擔(dān)心薩莎。”由于亞歷山大二世可怕的死亡時?M繞在她的心頭,她開始對丈夫的安全感到憂心忡忡。在亞歷山大二世的葬禮上,她至少得到了她姐夫和她最喜歡的姐姐,威爾士親王及王妃的安慰。其中,威爾士王妃不顧維多利亞女王的反對和丈夫的不情愿,在葬禮結(jié)束后留在俄羅斯陪伴了瑪麗亞幾周。
1883年5月27日,亞歷山大和瑪麗亞在莫斯科的克林姆林宮加冕。就在加冕儀式舉行之前,一個重大的陰謀被揭穿,但這也使慶祝活動蒙上了一層陰影。雖然如此,依舊有超過8000位嘉賓出席了這場華麗的儀式。由于瑪麗亞與亞歷山大三世面臨著眾多的威脅和恐嚇,秘密警察的統(tǒng)帥切列溫將軍在加冕儀式結(jié)束后不久敦促沙皇及其家人遷往圣彼得堡50里外的更加安全的加特契納宮。這座由葉卡捷琳娜大帝建造的巨大宏偉的宮殿有900個房間,,羅曼諾夫王朝聽從了別人的建議,瑪麗亞和亞歷山大三世在加特契納生活了13年,他們五個幸存下來的孩子也是在這里長大的。在森嚴(yán)的守衛(wèi)下,亞歷山大三世和瑪麗亞定期從加特契納返回首都參加一系列的官方活動。盡管瑪麗亞在加特契納也有參加社交活動,但她依舊對在冬宮舉辦的舞會和聚會朝思暮想。亞力山大曾經(jīng)非常喜歡和音樂家們待在一起,但他同時也經(jīng)常一個接一個的將他們辭退,每當(dāng)如此,瑪麗亞就明白聚會就將結(jié)束了。
從一開始的皇儲妃再到后來的俄羅斯皇后,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一直與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受歡迎的妻子瑪麗亞·帕夫洛夫娜大公夫人在社交聚會上明爭暗斗。她們之間的對抗也被她們的丈夫爭相效仿,同時也加劇了家庭內(nèi)部的矛盾。當(dāng)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知道最好還是不要在公眾場合公開的批評大公和大公夫人時,瑪麗亞·帕夫洛夫娜也從沙皇皇后那贏得了“弗拉基米爾皇后”這一個諷刺性的綽號。
幾乎每年的夏天,瑪麗亞,亞歷山大和他們的孩子都會前往丹麥進(jìn)行他們一年一度的丹麥之行。在丹麥,瑪麗亞的父母克里斯蒂安九世國王和路易絲王后都會為他們舉辦家庭聚會。瑪麗亞的哥哥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和他的妻子奧爾加·康斯坦丁諾芙娜王后也會帶著他們的孩子從雅典來到丹麥,而威爾士王妃則經(jīng)常在沒有丈夫的陪伴下從英國帶著她的一些孩子前來。相較于在俄羅斯受到守衛(wèi)森嚴(yán)的保護(hù),沙皇,皇后以及他們的孩子們能夠在伯恩斯托夫和菲登斯堡宮愉快的生活,享受比在俄羅斯相對更多的自由。
在亞歷山大三世執(zhí)政期間,表面上君主政體的反對者不復(fù)存在,但他們依舊在私下里秘密活動。一群學(xué)生曾計劃在亞歷山大三世的父親去世六周年的紀(jì)念日上在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羅大教堂暗殺亞歷山大三世。策劃者在中間挖空的書里塞滿了炸藥,他們打算當(dāng)沙皇抵達(dá)教堂時將這本塞滿炸藥的書扔向沙皇。然而,俄羅斯的秘密警察在計劃執(zhí)行前揭露了陰謀。五個學(xué)生于1887年被絞死,其中包括弗拉基米爾·列寧的哥哥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
沙皇及其家人的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威脅,然而,這種威脅不是來自恐怖分子而是來自1888年的秋天的皇室專列出軌事件。當(dāng)瑪麗亞和她的家人在餐車中吃午餐時,火車駛離了軌道并滑落筑堤,這導(dǎo)致餐車的車頂幾乎要塌陷下來砸在他們的身上。
當(dāng)瑪麗亞的姐姐亞歷山德拉于1894年7月訪問加特契納時,她驚訝地發(fā)現(xiàn)她的妹夫亞歷山大三世的身體已經(jīng)變得如此虛弱。當(dāng)時瑪麗亞早就知道他病了,于是她將目光轉(zhuǎn)向她的長子,未來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因為她個人和王朝未來的命運都取決于他。
尼古拉很早就喜歡上了黑森-達(dá)姆施塔特的阿歷克斯公主,她是維多利亞女王最喜歡的外孫女。盡管事實上她是他們的教女,但是亞歷山大三世和瑪麗亞都不同意他們的婚姻。在這種情況下,尼古拉說道:“我想朝一個方向前進(jìn),但很明顯媽媽希望我在走向另一個地方——我的夢想是希望有一天能夠娶阿歷克斯!爆旣悂喓蛠啔v山大認(rèn)為阿歷克斯十分害羞并且有點奇怪。同時,他們也擔(dān)心這位年輕的公主并不具有成為一名俄羅斯皇后應(yīng)有的性格與品質(zhì)。當(dāng)阿歷克斯還是一個孩子時,尼古拉的父母就認(rèn)識她并且在他們的印象中阿歷克斯是一個情緒異常激動并且精神不穩(wěn)定的女孩。只是由于亞歷山大三世的健康狀況開始急劇下降,他們才勉強(qiáng)同意了尼古拉和阿歷克斯公主的婚姻。
俄國太后
1894年11月1日,亞歷山大三世在里瓦的亞去世,年僅49歲。瑪麗亞在她的日記中寫道:“我悲痛欲絕并且意志消沉,但是當(dāng)我在他臉上看到了幸福的笑容和安詳?shù)纳駪B(tài),我就充滿了力量!眱商旌,威爾士親王和王妃從倫敦來到了里瓦的亞,當(dāng)威爾士親王親自準(zhǔn)備葬禮時,威爾士王妃則一直在安慰悲傷的瑪麗亞,她還與瑪麗亞一起祈禱并且在她的床邊陪她一起睡覺。
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的生日在葬禮后的一個禮拜,因此宮廷中的哀悼能夠稍有放松,當(dāng)天尼古拉與黑森-達(dá)姆施塔特的阿歷克斯公主結(jié)婚,阿歷克斯也因此更名為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當(dāng)尼古拉和亞歷山德拉結(jié)婚時,瑪麗亞也正式地成為了皇太后。隨著亞歷山大三世逝世的影響逐漸消退,瑪麗亞又再次迎來了一個光明的未來,她說道:“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爆旣悂喞^續(xù)生活在圣彼得堡的阿尼奇科夫?qū)m和加特契納宮。1896年5月,她前往莫斯科參加了尼古拉和亞歷山德拉的加冕典禮。在尼古拉二世加冕期間,他建造了一輛新的皇室專列,亞歷山大三世的“臨時皇室專列”則交給皇太后個人使用。
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的孫女婿費利克斯·尤蘇波夫王子指出她在羅曼諾夫家族里有很大的影響力,謝爾蓋·維特則對她的機(jī)敏和外交才能稱贊不已。雖然如此,盡管她社交能力出眾,她依然和她的兒媳婦相處不好,通常上,亞歷山德拉皇后需要分擔(dān)無數(shù)困擾她的兒子尼古拉和俄羅斯帝國的問題。事實上俄羅斯宮廷按照慣例認(rèn)為皇太后的地位遠(yuǎn)在皇后之上,再加上瑪麗亞對兒子強(qiáng)烈的占有欲,她對亞歷山德拉皇后的嫉妒只會加劇婆婆和兒媳之間的緊張關(guān)系。
到了二十世紀(jì),瑪麗亞花了越來越多的時間待在國外。1906年,在她父親克里斯蒂安九世去世后,她和她的姐姐,已于1901年成為英國王后的亞歷山德拉購買了一套別墅。第二年,政治環(huán)境的變化使瑪麗亞受到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及亞歷山德拉王后的邀請前往英國,這是瑪麗亞自1873年以來第一次前往英國。隨后的一次見面是在1908年初,瑪麗亞迎接了前往俄羅斯訪問的姐姐和姐夫。不到兩年后,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再次前往英國,這一次是為了出席她姐夫愛德華七世于1910年5月舉行的葬禮。在1910年她對英國近三個月的訪問中,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企圖讓她的姐姐亞歷山德拉王太后給她一個高于她兒媳瑪麗王后的地位,但是最終沒有成功。
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在第一個芬蘭俄羅斯化時期,她曾試圖阻止她的兒子約束芬蘭大公國的自主權(quán)并從芬蘭召回了不受歡迎的總督尼古拉·博布里科夫,讓他在俄羅斯擔(dān)任其他的職位。在第二個芬蘭俄羅斯化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時,皇太后乘坐專列從芬蘭前往圣彼得堡,為了表示她持續(xù)不答應(yīng)芬蘭的俄羅斯化,她讓一個由委員會組織的為了歡迎她的交響樂團(tuán)演奏了“波里團(tuán)的三月(March of the Pori Regiment)”和芬蘭國歌“我們的國家”,這在當(dāng)時是明令禁止的。
1899年,瑪麗亞的次子喬治因肺結(jié)核在高加索去世。在他的葬禮上,瑪麗亞盡力使自己保持鎮(zhèn)定,但是在葬禮結(jié)束時,她從教堂跑出,緊緊抓住已經(jīng)入棺的兒子的頭部,之后便倒在她的馬車?yán)锓怕暣罂。兩年后,根?jù)她的女兒奧爾加說道,她安排了奧爾加·亞歷山德羅芙娜女大公和奧爾登堡的彼得·亞歷山德羅維奇公爵之間不幸的婚姻。多年以來,尼古拉拒絕同意他不幸的妹妹離婚,直到1916年因處于戰(zhàn)爭時期才得到尼古拉二世的松口。當(dāng)奧爾加試圖與尼古拉·庫利可夫斯基貴賤通婚時,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和沙皇試圖阻止她,然而,他們并沒有強(qiáng)烈反抗。事實上,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是在1916年11月參加了他們婚禮的為數(shù)不多的人之一。1912年,瑪麗亞的幼子又為她帶來了麻煩,當(dāng)他與他的情婦秘密結(jié)婚時,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和尼古拉二世暴跳如雷并對此感到極其丟臉。
戰(zhàn)爭年代1914年5月,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前往英國拜訪她的姐姐。當(dāng)她還在倫敦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便爆發(fā)了,這促使她不得不迅速趕回俄羅斯。在柏林,她的火車被德國當(dāng)局阻止繼續(xù)駛向向俄羅斯邊境,因此,她不得不途徑(中立)丹麥和芬蘭前往俄羅斯。在她八月份回國后,她定居在比加特契納更靠近圣彼得堡(1916年更名為彼得格勒)的拉耶金宮(Yelagin Palace)。戰(zhàn)爭期間,她擔(dān)任俄羅斯紅十字會主席。據(jù)說是因為格里高利·葉菲莫維奇·拉斯普京的抗議,1916年,皇太后離開了彼得格勒,定居在基輔的瑪莉英斯基宮。從此,她再也沒有回到俄羅斯的首都。
革命流亡
1917年俄羅斯爆發(fā)革命,之后尼古拉二世于3月15日被迫退位。在從基輔前往白俄羅斯見到她廢黜的兒子尼古拉二世之后,瑪麗亞又回到了這座城市,但是她很快就意識到基輔的政治立場發(fā)生了變化并且不再希望她待在這里。在她家人的勸說下,瑪麗亞與其他一些羅曼諾夫家族的避難者一同乘坐火車前往克里米亞。
當(dāng)瑪麗亞在克里米亞的一所皇家住宅中度過了一段時間的生活后,她聽聞了她兒子,兒媳,孫子和孫女被殺害的噩耗。然而,她公開地拒絕接受這一事實并認(rèn)為只是謠言。在沙皇一家遭到謀殺后的那一天,瑪麗亞接待了一位尼基派遣來的信差,“一個令人同情的男人”他告訴瑪麗亞她兒子一家在葉卡捷琳堡的生活是多么的艱難!皼]有人可以幫助或釋放他們——只有上帝!我的主把我從貧困中拯救出來,不幸的尼基,在他經(jīng)歷艱難困苦的時候幫助他吧!”在她的日記里,她安慰自己道:“我相信他們都離開了俄羅斯并且現(xiàn)在的布爾什維克正試圖掩蓋真相!敝钡剿ナ,她依舊堅定地保持這種信念。真相讓人如此的痛苦,以至于她不愿意公開承認(rèn)。她給她的兒子和他的家人的信幾乎全部丟失了,但是有一封留了下來,她對尼古拉寫到:“你知道我的思念和祈禱永遠(yuǎn)不會離開你,我對你日思夜想并且有時我還會感到心如刀割,我認(rèn)為我再也忍受不了了。但是上帝是仁慈的,他將會賜予我力量抵抗這可怕的折磨。”瑪麗亞的女兒奧爾加·亞歷山德羅芙娜進(jìn)一步說道:“但我依舊相信,在我母親去世前的幾年,她的內(nèi)心深處已經(jīng)堅強(qiáng)的接受了事情的真相!
盡管君主政體于1917年被推翻,前皇太后瑪麗亞期初拒絕離開俄羅斯。只在1919年,在她姐姐亞歷山德拉王太后的極力勸說下,她極其不情愿地離開了,并從克里米亞逃到了倫敦,喬治五世國王還派遣皇家海軍艦艇馬爾堡號去接他的姨母。在短暫停留在英軍基地馬耳他后,她前往了英國與她姐姐亞歷山德拉待在一起。盡管亞歷山德拉從來沒有怠慢過她的妹妹,她們一起待在位于倫敦的馬爾巴羅王府和位于諾福克的桑德林漢姆府,但是瑪麗亞作為一個被廢黜的皇太后只覺得與她姐姐,一位受歡迎的王太后相比,她現(xiàn)在只是“第二位”,于是,她最終還是回到了她的祖國丹麥。在與她的侄子國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在阿美琳堡宮中短暫生活了一段時間后,她選擇了哥本哈根附近的一所假日別墅作為她的新家。哥本哈根中有許多俄羅斯移民,他們依舊繼續(xù)把她當(dāng)做皇太后并時常向她尋求幫助。
逝世
1925年11月,瑪麗亞最喜歡的姐姐亞歷山德拉去世了,瑪麗亞對此痛不欲生。“她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去見造物主了!彼呐鰜啔v山大·米哈伊洛維奇大公在瑪麗亞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寫到。1928年10月13日,在哥本哈根附近曾經(jīng)與她姐姐亞歷山德拉一同居住的假日別墅中,比她六個子女都長壽的瑪麗亞撒手人寰,享年80歲。在她哥本哈根的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教堂接受了眾人的哀悼,皇太后被葬在了羅斯基勒大教堂。
2005年,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和俄羅斯總統(tǒng)弗拉基米爾·普京以及他們各自國家的政府同意皇后的遺體應(yīng)該按照她希望被送回圣彼得堡葬在她丈夫的旁邊。眾多的儀式從2006年9月23日至28日舉行。包括丹麥王儲弗雷德里克王子及王妃,肯特的邁克爾王子及王妃在內(nèi)的達(dá)官顯貴出席了葬禮。棺材周圍人山人海,以至于一位年輕的丹麥外交官在棺材埋葬前墜入了墓穴中。2006年9月26日,一座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的雕像在彼得霍夫她最喜歡的宮殿附近揭幕。2006年9月28日,在她第一次到達(dá)俄羅斯后的140年,在她死后近78年,她終于被安葬在彼得保羅大教堂在她丈夫亞歷山大三世的身邊。
子女
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與亞歷山大三世育有四子二女:
尼古拉二世(1868年5月18日-1918年7月17日)1894年11月26日與黑森和萊茵河畔的阿歷克斯公主(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結(jié)婚,有后代。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1869年6月7日-1870年5月2日)因腦膜炎去世,只活了10個月26天。喬治·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1871年5月9日-1899年8月9日)因肺結(jié)核去世,未婚,無后。齊妮亞·亞歷山德羅芙娜女大公(1875年4月6日-1960年4月20日)1894年8月6日與俄羅斯的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大公結(jié)婚,有后代。邁克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1878年12月4日-1918年6月13日)1912年10月16日與納塔莉亞·布拉索娃結(jié)婚,有后代。奧爾加·亞歷山德羅芙娜女大公(1882年6月13日-1960年11月24日)1)1901年8月9日與奧爾登堡的彼得·亞歷山德羅維奇公爵結(jié)婚,無后代。2)1916年11月16日與尼古拉·庫利可夫斯基結(jié)婚,有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