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人物生平
傅狷夫(1910—2007),祖籍浙江杭州,弱冠入杭州西泠書畫社,從王潛樓游,研究山水?箲(zhàn)開始,避兵入蜀,受業(yè)于陳之佛,并歷覽西南及蜀中諸名勝,作風因以丕變,蹊徑獨開,奇肆雄偉,清新淡逸,兼而有之。工書,擅畫,書法專長行草,遠紹二王,近師文待詔,篆隸似伊秉綬。1949年赴臺,為臺灣藝專教授,開始描寫島上風光,創(chuàng)“點漬法”,“裂罅皴”等畫法,是開拓臺灣水墨新境的導師之一。1962年起執(zhí)教于臺灣藝術大學達十年之久,培育大量人才。
傅狷夫,原名抱青,號雪華邨人,浙江杭縣人,臺灣當代著名畫家和藝術教育家。
人物生平
傅狷夫(1910—2007),祖籍浙江杭州,弱冠入杭州西泠書畫社,從王潛樓游,研究山水?箲(zhàn)開始,避兵入蜀,受業(yè)于陳之佛,并歷覽西南及蜀中諸名勝,作風因以丕變,蹊徑獨開,奇肆雄偉,清新淡逸,兼而有之。工書,擅畫,書法專長行草,遠紹二王,近師文待詔,篆隸似伊秉綬。1949年赴臺,為臺灣藝專教授,開始描寫島上風光,創(chuàng)“點漬法”,“裂罅皴”等畫法,是開拓臺灣水墨新境的導師之一。1962年起執(zhí)教于臺灣藝術大學達十年之久,培育大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