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亞特及其他古希臘悲劇中的形象
安德洛瑪刻(Andromache):赫克托耳之妻,底比斯國王厄提昂之女。
出現(xiàn)于荷馬的《荷馬史詩》、歐里庇得斯的《特洛伊婦女》、《安德洛瑪刻》等作品中,溫柔善良,勇敢聰敏,以對丈夫鐘愛著稱。
《荷馬史詩》記載,特洛伊城破后,她與赫克托耳的兒子阿斯提阿那克斯被從城墻下扔下摔死,她本人亦被阿喀琉斯之子皮羅斯虜為奴隸。
《特洛伊婦女》《安德洛瑪刻》記載,特洛伊王后赫卡柏的女兒波呂克塞娜被希臘人殺來祭阿喀琉斯.赫卡柏勸她的兒媳,特洛伊主帥赫克托耳的遺孀安德洛瑪刻去給阿基琉斯的兒子皮羅斯作妾,以便把赫克托爾的小兒子阿提阿那克斯撫養(yǎng)成人,日后好恢復(fù)特洛伊的王權(quán),而這孩子卻被希臘人由城墻上扔下摔死。
悲劇安德洛馬刻簡介
古典主義悲劇的代表讓·拉辛(1639—1699)創(chuàng)作了《安德洛瑪刻》, 第一部標準古典主義悲劇,取材希臘傳說。赫克托耳的寡婦安身為女奴,要為亡夫全孤守節(jié),當二者不可兼得時,理智與情感搏斗,但未致其錯亂:哭求卑呂斯不成則暫緩一步,哄國王立誓后自殺。完全符合“三一律”。
(1667)以女主人公為保全兒子生命所作的努力,展示了為滿足情欲而置國家利益和義務(wù)于不顧的人物,譴責(zé)了貴族階級的情欲橫流。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的妻子安德洛瑪刻在城邦被攻陷后,成了希臘愛庇爾王庇呂斯的女奴。庇呂斯愛上了她,以處死她的兒子為要挾,迫使她屈服,并居然拖延與斯巴達公主的婚期。公主指使自己的追求者希臘使節(jié)殺死庇呂斯,又因后悔而自殺。劇中的國王為了滿足情欲不顧民族利益,公主為了泄恨超越報復(fù)界限,希臘使節(jié)為了迎合意中人的愿望而違拗使命,甚至成了弒君兇手,他們都缺乏理性。唯有安德洛瑪刻一心要保存復(fù)仇根苗,機智勇敢,富有高度理性。
作品梗概:世界名著鑒賞(《安德洛瑪刻》)
佚名
安德洛瑪刻
[法國]拉辛
希臘城邦國的特使,阿伽門農(nóng)的兒子奧列斯持,肩負著一項十分重要的使命,來到了愛比爾國布多城。這項使命不僅關(guān)系到希臘各城邦國未來的安定,而且也關(guān)系到希臘人民未來的生死存亡。
原來,連續(xù)10年的特洛亞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很多希臘將領(lǐng)在戰(zhàn)爭中所獲的特洛亞女俘,擄到本國做為奴隸。愛比爾國王陛下,英雄阿喀琉斯的兒子卑洛斯,將赫克托耳的遺孀,美麗的安德洛瑪刻占為已有。安德洛瑪刻有一個兒子名叫阿斯納佳,她為了拯救兒子免受死刑,在卑洛斯的庇護下,竟騙過了機智的于力思將軍的眼睛。原來從她懷中搶走的不是阿斯納佳,而是別人的孩子,結(jié)果這李代桃僵的幼兒,做了阿斯納佳的替罪羔羊。后來,希臘城邦國的首領(lǐng)們聞知此事后十分擔憂,唯恐將來有朝一日,赫克托耳的兒子替父報仇。人們認為,這仇恨的種子不根除,終究留下隱患。城邦國特使奧列斯特,就是為此事專程前來愛比爾國的。
當他踏上愛比爾國的國土?xí)r,往日的記億使他的心情難以平靜下來。原來,他當年曾經(jīng)向卑洛斯國王現(xiàn)在的未婚妻——赫爾尼墨涅求過愛,可赫爾尼墨涅的父親麥內(nèi)拉斯卻將女兒許配給替他家報仇的卑洛斯國王了。這個打擊給奧列斯特帶來巨大的痛苦,于是他抱著愛情的鎖鏈,苦悶地在海上東飄西蕩。長時間以來,他無法把自己從痛苦中拯救出來。特別是一想到赫爾尼墨涅正在對卑洛斯施展她所有的柔媚的手段時,他那顆迷戀的心就變得更加痛苦和憤怒了。他也曾想忘掉她的美麗,可就是怎么也忘不掉。但自從踏上愛比爾國土之后,他又得到了另外的消息。聽說愛比爾國各方面都在譴責(zé)國王卑洛斯,因為他對未婚妻赫爾尼墨涅的美麗并不感興趣,而對嬌媚過人的女奴安德洛瑪刻分外喜歡。他早就想將她做為妻子,只是她遲遲不答應(yīng),卑洛斯才未能如愿以償,由于卑洛斯傾心于安德洛瑪刻,所以對赫爾尼墨涅就日日冷淡。本應(yīng)早就舉行的結(jié)婚典禮,他卻一推再推,弄得未婚妻赫爾尼墨涅心中十分痛苦。為了一個女奴,竟不惜保護敵人的兒子,對此,希臘城邦國的首腦們慌恐不安。特別是聽說赫爾尼墨涅由于自己的美色受到了侮辱,常常在背地里呼喚著奧列斯特的名字時,奧列斯特的心中此刻怎能平靜下來呢?他想,這形勢對他是多么有利啊,這次出行如果不能奪下赫克托耳的孩子,也能奪走赫爾尼墨涅,這樣,他愛的空虛就可以得到彌補了。想到這兒,他心中的愛火又猛烈燃燒起來了。
奧列斯待來到了卑洛斯陛下的宮中,和國王陛下說明了來意,卑洛斯陛下卻一口拒絕交出赫克托耳兒子的請求。他這樣做是有用意的,因為他向安德洛瑪刻求愛得不到同意,就想用孩子做要挾,若保留孩子,就得同意做他的妻子,否則,他就將孩子交出,所以逼得她整夜流淚不止。
奧列斯特得知赫爾尼墨涅感情受到了冷落,主動前來宮中問候。此刻,往日積存在心中的愛情之火,又猛烈地燃燒起來,使他簡直不能自已。他對赫爾尼墨涅說:“公主,還是回到希臘去吧,何必在這兒當人質(zhì)呢!我要求和你一起從這里逃走,如你不同意,我情愿死在你的腳下。”赫爾尼墨涅假意說自己器重他的美德,并愿意接受他今日的愛情。她的這一行動,不過是借此刺激一下卑洛斯國王,想讓他在安德洛瑪刻和自己之間做出迅速的抉擇罷了。
卑洛斯見奧列斯特和赫爾尼墨涅仍不忘舊情,就當機立斷說顧全希臘人的意志,決定交出赫克托耳的兒子,與赫爾尼墨涅次日成婚。他明知安德洛瑪刻絕不肯交出孩子,以此來激發(fā)她盡快就范。安德洛瑪刻終于答應(yīng)了卑洛斯的求婚,但要求卑洛斯必須答應(yīng)她幾個先決條件才行,一、必須把赫克托耳的兒子當成自己的兒子,在神廟祭壇前宣誓今后絕不殺他,說話算數(shù)不準改悔;二、必須把特洛亞人的敵人視為敵人;三、將來有朝一日更新修建特洛亞城堡。其實,安德洛馮刻同意結(jié)婚是假,保全兒子不受殺害是真。她想在卑洛斯宣誓后立刻自殺,這樣既可保全了孩子,也保全了自己的貞潔。
赫爾尼墨涅的感情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她見卑洛斯再也不能回心轉(zhuǎn)意了,就叫來了奧列斯特,說:“你不是說真心愛我嗎?你不是說為我去死都可以嗎?好,閣下,現(xiàn)在我要求你把卑洛斯干掉,并且在他死之前你讓他知道,這是我的復(fù)仇。然后我就答應(yīng)你的要求。”聽了這話,奧列斯特有些遲疑,他想,自己是希臘城邦國民意的特使,此行為了索取赫克托耳的兒子,而不是來暗殺卑洛斯的暗殺者,但是為了得到過去長時間想得到而不能得到的赫爾尼墨涅,他終于答應(yīng)了要在神廟祭壇前殺死卑洛斯,然后同她一起逃去。他集合了所有隨行的希臘兵士和赫爾尼墨涅手下的全部武裝,前去參加在神廟里舉行的盛大婚禮。
此刻,卑洛斯的導(dǎo)師曾不止一次地提醒他,千萬不要輕視一個狂怒而想復(fù)仇的情婦,告訴他赫爾尼墨涅在這里的幫手實在太多,希臘人的憤怒同她的憤怒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可利令智昏的卑洛斯陛下,一心想得到安德洛瑪刻,他哪聽得進這些勸告呢?
在神廟的祭壇前正舉行著熱鬧的結(jié)婚典禮。卑洛斯陛下在眾人面前,親手將一頂王冠戴在安德洛瑪刻的頭上。他雖然看到溜進祭壇前的希臘士兵和奧列斯特本人,他不僅沒有異常驚恐的感覺,反倒認為是給他的喜事增添了華麗的光彩。他在祭壇前莊嚴宣誓了:
“我發(fā)誓,安德洛瑪刻請你統(tǒng)治愛比爾,并且統(tǒng)治著我;我發(fā)誓,把做父親的情誼給你的兒子阿斯納佳;我發(fā)誓,凡是你安德洛瑪刻的仇敵也是我的仇敵,我現(xiàn)在承認阿斯納佳是特洛亞人的皇帝……”
頓時希臘士兵發(fā)出一陣狂怒的呼聲,眾兵士們手執(zhí)刀劍向卑洛斯刺去,國王陛下當即倒在血泊之中。行刺完,奧列斯特慌忙跑回來接赫爾尼墨涅—起私逃,當她聽到卑洛斯已死,卻一反常態(tài)怒斥道,“你這個奸邪的人,你用刀斬斷了一個何等壯美的生命!難道你聽從一個神經(jīng)錯亂的情人的話嗎?你為什么不把報仇的機會留給我自己呢?永別了,你這忘恩負義的蠢人!”聽了這話,奧列斯特的頭腦頓時清醒了。為了一個負心的情婦,他在一天的工夫里,變成了一個弒君者、暗殺犯、瀆神者。想到此,不禁渾身顫抖起來。
赫爾尼墨涅從宮中出來,朝神廟的方向跑去。當她看見愛比爾的士兵們抬著卑洛斯的尸體,頓時抽出短劍,彎倒在卑洛斯的身上,眼睛望著天,自殺身亡了。當奧列斯特得知他的情人赫爾尼墨涅已經(jīng)自殺,他絕望了。接二連三的打擊,立刻使他變得瘋狂了;“現(xiàn)在我死而甘心了,我的功勛圓滿了。為了完成我的快樂,我應(yīng)該浸在他們的血里,讓咱們?nèi)w不曾結(jié)合的心湊在一起吧……”
此刻,愛比爾全國的民眾聽從安德洛瑪刻的命令,一齊跑來追趕希臘士兵,F(xiàn)在她要盡一個忠實寡婦所應(yīng)盡的本分,要為她的丈夫復(fù)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