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林直勉(1888—1934),祖籍廣東增城,后遷居東莞石龍。1910年春,離家赴港,經(jīng) 胡漢民介紹加入同盟會。是年秋,同盟會南方支部成立,地點設(shè)在林家,林直勉負責宣傳事務。
時同盟會辦有《 中國日報》、《 時事畫報》,林直勉常傾囊相助,保證刊物出版。 廣州新軍起義時,林直勉變賣家產(chǎn)資助革命,被譽為“毀家報國”壯舉。1911年3月,林直勉在廣州育賢坊以米鋪為掩護,貯藏軍火,籌備并參與廣州 黃花崗起義。起義失敗后,林直勉在港培訓骨干,仍為革命盡力。10月10日 武昌起義后,林直勉奔赴 香山縣前山,策劃新軍反正,回師廣州 白鵝潭。
民國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林直勉受命與 黃興商議北伐事宜。 袁世凱當總統(tǒng)后,他返粵,任 東莞明倫堂主事。1913年全國討袁, 龍濟光奉袁之命率部入粵,林直勉與何振等率部抗擊龍軍,終因寡不敵眾,被迫撤出廣州。后前往日本,協(xié)助孫中山組織 中華革命黨。1914年,林直勉赴越南高雷,準備率兵回廣東起義,被龍濟光電告越南當局,誣為土匪,被捕入獄,得孫中山營救。獲釋后,與 鄧澤如等往馬來西亞籌款,支持孫中山革命。1917年,廣州組成護國 軍政府,孫中山當大元帥,林任秘書。
1919年,林直勉奉命到美洲整頓國民黨黨務。1920年,林直勉當選美洲總支部部長,組建國民黨美洲分部百多個,籌得巨款支援國內(nèi)革命。1921年4月7日,孫中山當選非常大總統(tǒng),林直勉當總統(tǒng)秘書兼兩廣電政監(jiān)督。1922年6月16日晚, 陳炯明炮轟總統(tǒng)府,林直勉護送孫中山安全登上 永豐艦。后林直勉當 粵漢鐵路督辦。1924年,林直勉、鄧澤如等11人聯(lián)名上書孫中山,反對國共合作,反對改組國民黨,遭孫中山批駁。1925年8月, 國民政府特別委員會決定逮捕刺殺廖仲愷一案各犯,林直勉涉嫌被捕。1927年,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政變,林直勉始得出獄。1934年11月12日因肺病去世。
文學成就
林直勉擅長書法,尤精漢隸,是中國近代杰出書法家,有《林直勉先生墨跡》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