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以撒哈拉沙漠為界,無論南部非洲還是北部非洲,這塊路碑是這個大陸唯一一塊中文路碑。“歡迎蒞臨新堡市—————新堡市副市長黃士豪”。這塊大理石路碑使用了中文、祖魯文和英文三種語言,矗立在距南非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以南300多公里的紐卡斯爾市(新堡市)的入口處。
這塊深色路碑令進入這座擁有46萬人口的非洲城市的所有人感到新奇,也使身處異鄉(xiāng)他國的黃皮膚華人倍感親切。當然,感到最自豪的自然是力排各種族非議、為豎碑出錢出力的南非華人黃士豪。
黃士豪戴一副近視眼鏡,頭發(fā)微禿。
“由于中文在南非不是官方語言,因此當我在1995年提出要立中文路碑時,遭到了當?shù)厝说姆磳Α!?/p>
“但我認為南非是彩虹之國,是個多元化文化的國度,這里有11種文字,為什么不能有中文呢?這里有了象征性的中文路碑,更能使華人投資者安居樂業(yè),使我們華人感到南非也是我們的家!
黃士豪個性鮮明,只要是他認準的事,就會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經(jīng)過斡旋游說,黃士豪終于獲得了其他種族的支持,化不能為可能。他本人精心設計的大理石路碑1995年6月落成,成為進入紐卡斯爾市區(qū)明顯而永久的中文標識。
黃士豪祖籍福建晉江,1952年7月出生在臺灣省臺南市的一個中產之家,父親擁有自己的工廠,專做鞋子生意。由于家教嚴格,黃士豪在臺灣得到良好教育,畢業(yè)于一所知名藝術學院。
1980年至1988年,黃士豪在臺北開辦了室內設計裝潢公司和貿易公司,太太趙羚如紡織專科畢業(yè),從事毛衣等針織服裝的生產和貿易。小兩口齊心合力,生意紅火。但黃士豪善于居安思危,認識到紡織業(yè)是勞動密集型產業(yè),臺灣工資高,勢必會蕭條沒落。
黃士豪有心走出臺灣、闖蕩世界,開始在泰國、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尋找商機,后來又到中國大陸考察。這期間正好碰到南非紐卡斯爾市的副市長一行到臺灣考察招商。
時年35歲的黃士豪決定背水一戰(zhàn),到南非安身立命。1988年,他攜帶200萬美元的資產和設備,從臺灣移居南非,在紐卡斯爾市工業(yè)區(qū)第一個自建廠房辦起了由電腦控制的毛衣廠,面積超過4000平方米,雇傭和訓練工人300多人。設廠后的第二年,黃士豪便克服困難,成功生產出兒童、男女式毛衣等系列產品。
上天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艱辛的創(chuàng)業(yè)和奮斗,黃士豪事業(yè)取得成功,產品打進了南非的連鎖店和超市,資產也成倍增長。1991年他當選為紐卡斯爾市華人投資協(xié)會會長,1992年當選為非洲華商聯(lián)盟總會會長。
經(jīng)歷
商界到政界
1994年南非首次舉行不分種族的民主大選,黑人領袖曼德拉領導的非洲人國民大會(非國大)贏得大選勝利,結束了白人統(tǒng)治南非的歷史。夸祖魯/納塔爾省省長弗朗克·馬代洛斯找到黃士豪,聘請他為省政府顧問,希望有實力的華人企業(yè)家對當?shù)厣鐣l(fā)展作出貢獻,在這個省執(zhí)政的因卡塔自由黨也希望黃士豪加入本黨,壯大實力。
夸祖魯/納塔爾省是南非的祖魯王國,也是種族沖突最嚴重的地區(qū),那時沒有一個華人企業(yè)家敢于加入南非政黨的殘酷斗爭,害怕有朝一日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為了融入南非主流社會,更為了提高華人的政治地位,黃士豪經(jīng)過慎重考慮,于1994年加入了因卡塔自由黨,邁開了華人在南非參政議政的第一步。
1994年12月,黃士豪由省政府直接提名,獲得一致支持,當選為紐卡斯爾市市議員,成為南非歷史上第一位華人市議員。1996年7月,在各政黨激烈角逐中,黃士豪脫穎而出,當選為這個市的副市長,這也是南非歷史上第一位華人副市長。1999年1月,黃士豪經(jīng)過民主選舉方式榮任紐卡斯爾地區(qū)因卡塔自由黨主席。
反對黨到執(zhí)政黨
1999年6月2日,南非舉行第二次不分種族的大選,黃士豪作為紐卡斯爾地區(qū)因卡塔自由黨主席,自然出錢出力,不遺余力,挨家挨戶,走訪選民,為他參加的政黨在這個地區(qū)搖旗吶喊,大造聲勢。
黃士豪的活躍也引起了南非第一大黨非國大的注意。經(jīng)過祖魯王牽線,當時的非國大主席雅各布·祖馬和夸祖魯/納塔爾省省主席與黃士豪接觸洽談,希望黃士豪從因卡塔自由黨轉投非國大,以圖更大發(fā)展。2000年,黃士豪正式加入了非國大,2004年獲得非國大提名當選為南非國會議員。
為合作穿針引線
黃士豪非常重視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與非洲大陸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南非的關系。2004年7月,他率領南非議會代表團訪問福建、北京和上海,2005年11月陪同祖魯王訪問北京、上海、福州和廈門。
祖魯王對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利用菌草栽培蘑菇的技術和熱帶旱稻栽培技術非常感興趣,表示要把這兩項技術帶到南非。黃士豪從中聯(lián)系,把農業(yè)專家林占教授請到南非,在祖魯王和夸祖魯/納塔爾省省長的家庭農場試種菌草和旱稻。試種成功后,他又聯(lián)系省長訪問福建,正式簽署了技術轉讓合同。從此中國的菌草和旱稻開始在南非生根落戶,對南非的脫貧、就業(yè)和食品安全產生等重要意義。
黃士豪對南非發(fā)展前景充滿信心:“在非洲大陸,除了尼日利亞,南非是最有發(fā)展前途的國家,也是政治上最穩(wěn)定的國家。南非歡迎中國投資者到這里開發(fā)和發(fā)展,我愿意為增進中南兩國的經(jīng)濟合作關系作出積極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