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宋應,1916年生,直隸(今河北)棗強人。1932年任南開中學反帝大同盟支部書記。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地質系。參加了一二九運動。曾任中共臨縣中心縣委書記、臨縣地委書記、中共晉綏區(qū)委組織部副部長、晉南工委宣傳部部長建國后,歷任中共川西區(qū)委組織部部長、成都市委第二書記、中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地質部副部長、國家地質總局顧問。是第三、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撰有論文《談地質勘探工作若干客觀規(guī)律和業(yè)務政策》。
逝世資料
新華社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日訊 原地質部副部長、國家地質總局顧問、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宋應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于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在北京逝世,終年五十九歲。
宋應同志的追悼會于十二月二日上午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井泉,國務院副總理王震、谷牧參加了追悼會,并向宋應同志的家屬表示慰問。
追悼會由國家地質總局局長孫大光主持,國家計委副主任袁寶華致悼詞。悼詞中說,宋應同志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秀黨員。幾十年來,在毛主席、黨中央的領導下,宋應同志為黨為人民做了許多工作,為我國地質事業(yè)和地質科學技術做了可貴的貢獻。
參加追悼會的還有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委員、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宋應同志的生前友好:鄧東哲、段云、呂東、康世恩、朱穆之、范子瑜、陸平、武衡、李昌、張稼夫、于光遠、鄧力群、郝德青、謝邦治、牛蔭冠、武新宇、李建平、劉居英、張凡、何長工、曠伏兆、胥光義、趙承豐、胡克實、劉英勇、陳外歐、劉仰嶠、王樂天、宋任窮、許杰、李軒、余建亭、張同鈺。 (1975年12月3日《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