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博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是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首席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中國藥科大學副校長。并兼任該校中藥學院院長和中藥研究所所長、“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中藥和天然藥物現代化工程”的項目負責人。
孔令義教授1992年在 沈陽藥學院 藥物化學專業(yè)獲博士學位,1994年 中國藥科大學博士后出站留校任教,1998年至1999年在日本 名城大學藥學部任高級訪問學者,2009年在日本 九州大學藥學部任客座教授。研究領域為中藥化學和天然藥物化學,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中藥和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離、結構測定、結構修飾、生物轉化、全合成和構效關系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新藥開發(fā)的基礎研究,近年來在上述領域的科學研究中取得了在全國中藥學學科有重要影響的突出成績。他主持完成和正在主持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醫(yī)藥技術創(chuàng)新博士項目、江蘇省青年科技基金、國家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重中之重一級項目、國家“863”重大專項、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重點項目的研究工作,從白花前胡、紫花前胡、大戟、地錦草、淫羊藿等40余種中藥中分離鑒定了2000余個化合物,其中300余個為新化合物,并對一些重要化合物進行了結構修飾、生物轉化和全合成研究,發(fā)現了一些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在《藥學學報》、《植物學報》等國內外核心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SCI收錄100余篇。出版著作7部,申請專利5項。上述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傳統(tǒng)中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并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孔令義教授非常重視教學工作,是 國家精品課程(本科生)《天然藥物化學》和江蘇省優(yōu)秀研究生課程《高等波譜解析》的課程負責人。他授課深入淺出,善于將復雜的科學問題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深受學生的好評。孔令義教授是江蘇省優(yōu)秀研究生導師,至今已培養(yǎng)博士生25名,碩士生62名。
孔令義教授在科研和教學中取得的突出成績使他在我國中藥學界具有較大影響。他被當選為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中國藥學會中藥和天然藥物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藥化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中醫(yī)藥研究促進會中藥質量標準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高新技術促進會理事、 中國植物學會中藥和植物藥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江蘇省藥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藥學會中藥和天然藥物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
榮譽記錄
2017年4月,孔令義入圍中國工程院2017院士增選候選人名單。
2018年10月,孔令義獲得吳階平醫(yī)藥創(chuàng)新獎。
2020年5月,榮獲第二屆全國創(chuàng)新爭先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