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吳重熹(1838-1918)山東海豐(今無棣)人。字仲怡,亦字仲飴、仲懌、號蓼舸、石蓮、晚號石蓮老人,室名石蓮庵、石蓮闇(有《石蓮闇詩·詞》)、石蓮軒、石蓮龕。舉人。1900年由江安糧臺道升福建按察使。此后,歷任江寧布政使,駐滬會辦電政大臣,江西巡撫,郵傳部右侍郎、左侍郎。1908年出任河南巡撫。1910年召北京供職。著見例,又有《閑閑老人滏水文集校札記、附錄》、《津步聯(lián)吟集、詞》、(與李葆恂同撰),輯有《海豐吳氏文字·詩存》、《九金人集》、《石蓮龕山左人詞》等。
吳重熹(1838—1918年),字仲飴,號石蓮,山東“海豐吳氏”第十八世孫。舉人出身的吳重熹自幼深受家族熏陶,有一腔強烈的愛國、愛民情懷。他在上海會辦電政大臣期間辦了三件功在當(dāng)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一是收回中國電報總局,二是贖回京漢鐵路的管理權(quán),三是參與創(chuàng)辦了中國最早的紅十字會(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成為中國紅十字會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聲譽遠(yuǎn)播海內(nèi)外,并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