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孫梅堂,字鵬,清光緒十年(1884年)生,浙江鄞縣人。清光緒二年(1876年)其父孫廷源在市創(chuàng)立美華利鐘表行。清光緒二十八年,孫梅堂因父年邁在上海圣約翰大學輟學,接父業(yè)管理上海的美華利鐘表總行。
人物經(jīng)歷
清光緒三十一年,孫梅堂在市設美華利制鐘廠,不惜重金,羅致能工巧匠,制造各式時鐘,成為我國制鐘業(yè)之先。民國元年(1912年),孫謀求擴大生產(chǎn),將美華利制鐘廠遷至上海楊樹浦。民國4年在閘北天通庵建成新廠房,職工擴至百余人,設立機械制造部,用機器代替手工,生產(chǎn)各種齒輪、軸芯、圓片等零件;另設紅木鐘架部,組裝插屏鐘、大鐘、天文鐘、車站鐘等等。其中尤為奉天咨詢局、吳淞中國公學、奉天工藝局和上海集成圖書公司制造的4只40~60英寸建筑大鐘而一舉成名。隨后又為吳淞豐華紗廠制造1只100英寸四面單套大鐘,安裝在四層樓上。民國14年又為杭州滬杭鐵路車站、上海青年會、上海先施公司、上海電話局、北京中國飯店等104個單位制造大鐘336只,年產(chǎn)量從開始時的92只,逐漸提高到1233只,10年間累計生產(chǎn)各式時鐘7832只。
人物榮譽
先后在美國巴拿馬展覽會評選獲得優(yōu)等獎和金質獎,小呂宋嘉華年會和江蘇省上海市等展覽會評選獲一等獎、優(yōu)等獎等達11次,為我國時鐘制造行業(yè)爭得榮譽。
由于該廠產(chǎn)品聲譽卓著,經(jīng)營又有特色,深受用戶信賴,生產(chǎn)、銷售業(yè)務日益擴大。民國6年孫梅堂接盤外商上海亨達利鐘表行。民國14年,孫梅堂又在上海、北京、天津、杭州、濟南、漢口、武昌等地,先后開設亨達利、太平洋、華盛頓、惠林頓等15家鐘表行,職工增至640多人,被人們稱為“鐘表大王”。
孫梅堂還從事房地產(chǎn)投資,在閘北寶山路一帶蓋有大批房屋。還從事交通、保險、造紙行業(yè)的投資,成為滬上名人之一。他在社會公益活動中,慷慨捐獻慈善事業(yè),在鄉(xiāng)下立義學、捐經(jīng)費、造校舍、鋪路、造橋等。
民國21年一二八淞滬戰(zhàn)役,孫在閘北天通庵的美華利制鐘廠,及新造的一大批住房,均被日軍炸毀,大傷元氣,加上市場蕭條,財力拮據(jù),遂不得不將美華利鐘表行分支機構陸續(xù)出盤,至30年代末美華利鐘表總行基本解體。他身陷困境,但不受敵偽利用。當偽上海市長傅筱庵因與孫同鄉(xiāng),欲任孫為上海商會會長之職,他堅拒不就。汪偽政府財政部長周佛海,以解決孫的經(jīng)濟困難為誘餌,擬委任他上海“中央儲備銀行”高職,亦被拒之,并自嘲“寧為茶籮(寧波土語:窮光蛋之意),不當漢奸”。
1949年初上海臨近解放,孫梅堂把美華利鐘表行遷至哈同大樓二樓租用二室,雇工數(shù)人,以修鐘表維持僅存的美華利字號。1956年公私合營后,孫年逾古稀退休,不久美華利鐘表店撤銷。
1959年12月4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