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默塔拉·拉馬特·穆罕默德

    默塔拉·拉馬特·穆罕默德

    默塔拉·拉馬特·穆罕默德上將(General Murtala Ramat Muhammed )(1938年11月8日,卡諾,——1976年2月13日,拉各斯。)尼日利亞前國家元首兼聯(lián)邦軍政府首腦、軍事將領。1975年發(fā)動一場不流血的軍事政變,推翻雅庫布·戈翁軍政權。1975年7月29日——1976年2月13日任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聯(lián)邦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武裝部隊總司令。執(zhí)政期間推行具有深遠影響和卓有成效的行政和經濟改革。1976年2月13日在布卡·蘇卡·迪姆卡中校發(fā)動未遂政變中遇害。默塔拉將軍在國內享有很高的威望,被公認為國家的英雄。


    人物簡介

    默塔拉·拉馬特·穆罕默德( Murtala Ramat Muhammed,1938年11月8日——1976年2月13日)

    尼日利亞前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國家元首)、聯(lián)邦軍政府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政府首腦)、武裝部隊總司令。陸軍上將。

    人物傳記

    投身軍旅

    1938年11月8日生于尼日利亞北部卡諾州首府卡諾市一個穆斯林家庭,豪薩族,信奉伊斯蘭教。1957年從扎里亞公立中學畢業(yè),1958年參加尼日利亞軍隊,1961年獲少尉軍銜,先后在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卡特里克皇家通信兵軍事學校和三軍聯(lián)合勤務參謀學院受訓。1960年在陸軍通訊兵部隊任職,1962年晉升中尉并被派往駐剛果(金)的聯(lián)合國維持和平部隊服役,在約翰遜·阿吉伊-伊龍西麾下。期滿回國后在西區(qū)政府任隨從參謀,之后任陸軍第一旅通訊兵部隊主管軍官、通訊兵連長。1966年4月任陸軍通訊兵代理主任,晉升為陸軍少校。當時他的舅舅瓦德將軍是伊龍西軍政府的國防部長。

    1966年七月政變

    默塔拉·穆罕默德反對1966年1月15日政變后上臺的由南方伊博族基督徒主導的約翰遜·阿吉伊-伊龍西軍政府,在那場可怕的政變中,幾位北方的主要政治領袖被殺害。盡管作為軍部首腦的阿吉伊-伊龍西把國家?guī)Щ卣壊φ冋哌M行了懲處,一再淡化政變的族群色彩。但許多北方人都意識到一點,伊龍西并不愿起訴政變者,并且事實上軍隊對政變者給予了特赦,他們認為伊龍西支持和縱容了政變分子的殺戮行為,并企圖建立一個伊博人的中央集權政權。因此,一些豪薩族軍官在國防部長瓦德將軍和陸軍參謀長戈翁中校的影響下開始醞釀新的政變,這些政變者的構成很復雜,既有堅定的聯(lián)邦派,也有僅僅出于對伊博人的仇恨而參加者,而瓦德和默塔拉則希望通過政變,將信仰伊斯蘭教的北區(qū)和信奉“異教”的其它地區(qū)分割開來,但形勢迫使這些各懷心思的軍人走到了一起。1966年7月29日,尼日利亞西部地區(qū)的阿貝奧庫塔軍營發(fā)生嘩變,國家元首阿吉伊-伊龍西將軍被殺,從而促發(fā)了北方的豪薩-富拉尼族軍官隨即發(fā)動反政變,這很可能是早有預謀的。

    默塔拉·拉馬特·穆罕默德

    默塔拉是政變的實際負責人,當時以他為代表的少數(shù)豪薩-富拉尼族軍官主張北區(qū)獨立,受到聯(lián)邦軍政府成員兼陸軍參謀長雅庫布·戈翁中校為首的聯(lián)邦武裝部隊司令部的強烈反對,而且結果是戈翁被推舉為聯(lián)邦軍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盡管默塔拉作出了妥協(xié)放棄分離主義轉而支持統(tǒng)一的聯(lián)邦制,以謀求最高統(tǒng)帥的權位,但默塔拉資歷太淺,而戈翁是他的學長,又是軍中前輩和頂頭上司,并且默塔拉還缺乏來自英國和美國顧問的支持。戈翁執(zhí)政后,默塔拉被任命為為通訊兵總監(jiān),晉升陸軍中校。

    比夫拉戰(zhàn)爭

    1967年8月比夫拉戰(zhàn)爭期間,默塔拉·拉馬特·穆罕默德任陸軍第二步兵師師長,該部隊負責擊退位于中西部地區(qū)的比夫拉軍隊,并越過尼日爾河與陸軍第一師回合后,向恩蘇卡和埃努古進攻。同年9月,第二師就奪回了對中西部大部分地區(qū)的控制,開始在尼日爾河與比夫拉軍隊拉鋸。1967年10月上旬,在默塔拉·穆罕默德的指揮下,聯(lián)邦軍隊攻占三角州阿薩巴并對當?shù)責o辜平民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屠殺,制造了慘絕人寰的“阿薩巴大屠殺”。10月5日,進入阿薩巴的聯(lián)邦軍開始洗劫民房和殺害平民,理由是他們都是比夫拉的支持者。10月7日,軍方以支持“尼日利亞統(tǒng)一”為名召集群眾集會,當參加集會的當?shù)孛癖娦羞M至一個路口時,男人和少年與婦女和兒童被分隔開并帶到奧格貝-奧薩瓦村一個露天廣場,聯(lián)邦軍用機槍等武器向人群開火,超過700名男人和少年慘遭殺害,年紀最小的只有12歲。在聯(lián)邦軍隊占領阿薩巴期間,城鎮(zhèn)大部分基礎設施毀于戰(zhàn)火,大部分家庭失去成年男性和少年,許多婦女和少女被強奸或被迫“結婚”,大部分市民紛紛逃離,許多人直到1970年戰(zhàn)爭結束都未返回家園。默塔拉無疑是“阿薩巴大屠殺”的元兇首惡。

    1967年12月初,默塔拉·穆罕默德所部在試圖穿越尼日爾河時一度受挫。鑒于比夫拉軍隊在撤退時炸毀了尼日爾河大橋,拉各斯聯(lián)邦軍總部命令第二師等待橋梁修復后再渡河,但默塔拉堅持強渡,兩次渡河均遭失利并造成不小的損失,但他抱定決心,第三次嘗試終于成功。第二師成功越過了尼日爾河,深入到比夫拉境內,攻克比夫拉西南重鎮(zhèn)伊達赫,緊接著乘勝渡過阿薩巴河,攻占奧尼沙,并逼近了奧維利。在強渡尼日爾河之后不久,默塔拉受到聯(lián)邦軍總部的嚴厲斥責,憤而放棄指揮權前往英國作長期休假。在戰(zhàn)爭期間的,他的歷史性軍事壯舉使他贏得了國家的贊譽,甚至是敵人的尊重。

    戰(zhàn)后

    1968年,默塔拉因“不聽從指揮”和不按照總參謀部的部署行事被解除兵權,重新任通訊兵總監(jiān),晉升為陸軍上校。內戰(zhàn)結束后,1974年8月——1975年7月在戈翁軍政府中任聯(lián)邦交通部長,兼任陸軍通訊兵總部主任。1975年1月25日晉升為準將。

    隨著戈翁軍政權長期執(zhí)政,“還政于民”的期限被一再推遲,加之經濟政策、部族政策和貪污腐化成風等諸多問題,不滿情緒與日俱增。在武裝部隊中的形成了反對戈翁的集團,他們抨擊戈翁將軍貪婪權力,長期霸占國家元首的職位,認為惟有軍事政變才能迫使戈翁下臺。參與謀叛的軍人集團有聯(lián)邦衛(wèi)隊長、聯(lián)邦警衛(wèi)旅旅長兼拉各斯警備司令約瑟夫·南文·加爾巴中校、中央州州長安東尼·奧謝富上校、貝努挨-高原州州長阿卜杜拉·穆罕默德上校、工程和住房部長兼工程兵司令奧盧塞貢·奧巴桑喬準將、默塔拉·拉馬特·穆罕默德準將等。他們反對戈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人在尼日利亞內戰(zhàn)期間都是前線的戰(zhàn)地指揮官,他們?yōu)橼A得戰(zhàn)爭勝利傾盡全力,結果卻是身處后方軍部,遠離前線的人功成名就,在一片腐敗的氛圍中撈取最大利益。因此他們早已覬覦軍政府的權力。默塔拉雖然參與政變集團,但他拒絕在其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只承諾在發(fā)動政變時提供支持和援助。

    國家元首

    1975年7月29日,尼日利亞武裝部隊中反對戈翁的軍人集團以雅庫布·戈翁食言“還政于民”的承諾為名,趁戈翁前往坎帕拉參加第十二屆非洲統(tǒng)一組織首腦會議不在國內的時機,發(fā)動不流血的軍事政變,一舉推翻了戈翁軍政權。默塔拉終于取代小部族的戈翁成為新的國家元首,任尼日利亞聯(lián)邦共和國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聯(lián)邦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和武裝部隊總司令,并晉升為陸軍上將。1976年2月13日代表原戈翁勢力的軍人又發(fā)動了一起未遂政變,殺害了當政不久的默塔拉·拉馬特·穆罕默德。

    為政舉措

    權力重組

    1975年“七·二九”政變后,尼日利亞的權力架構重新洗牌。首先,政變軍人集團內部出現(xiàn)了一個重要變化,政變集團首腦約瑟夫·南文·加爾巴中校是尼日利亞治安部隊和中央情報局的首腦,但在武裝部隊中的威望不高,而且又曾是被推翻的國家元首戈翁的衛(wèi)隊長,使他處于不利的地位。雖然加爾巴是這次政變的領導人,但政變集團卻推選默塔拉·拉馬特·穆罕默德準將為新的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

    其次,新組成的最高軍事委員會成員有:武裝部隊最高司令部參謀長奧盧塞貢·奧巴桑喬準將、第一師(駐卡杜納)師長朱利葉斯·阿拉尼·阿金里納德準將、第二師(駐伊巴丹)師長馬丁·阿達穆準將、第三師(駐喬斯)師長伊曼紐爾·阿比索耶準將,還有國防部長伊利丹·比薩拉準將、陸軍參謀長特奧菲勒斯·阿提庫·丹朱馬準將、海軍參謀長邁克爾·阿德蘭瓦海軍準將、空軍參謀長約翰·伊薩·多科空軍準將、警察總監(jiān)哈吉·穆罕默德·迪科·優(yōu)素福、拉各斯駐軍司令約翰·奧巴達準將、陸軍裝甲兵團指揮官易卜拉欣·巴班吉達中校、陸軍通信兵總部主任阿爾弗雷德·阿達洛朱中校、穆克塔爾·穆罕默德中校、戈德溫·安德布希·卡努海軍中校、財政部長詹姆斯·奧盧萊耶上校、交通運輸部長謝胡·穆薩·亞拉杜瓦上校、外交部長約瑟夫·南文·加爾巴上校、公共工程部長奧盧費米·奧盧米德海軍上校、衛(wèi)生部長丹·蘇萊曼上校和警務處處長阿達姆·蘇萊曼警察專員。這一組成的名單,與前最高軍事委員會的區(qū)別在于,直接領導部隊的司令員們占了很大比重,使新的最高軍事委員會握有更大的軍事實權。

    重要措施

    1975年7月30日晚,默塔拉·拉馬特·穆罕默德將軍在拉各斯電臺和電視臺向全國發(fā)表講話,他說:“過去幾年的事態(tài)已經表明,盡管我們有雄厚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政府仍然沒有能夠滿足我們人民的合理期望。尼日利亞一搞得無紀律無秩序,這種情況如果不加以制止,就會不可避免地導致混亂甚至發(fā)生流血事件。為了建立一個強大、統(tǒng)一和有活力的國家,尼日利亞已經流了很多血,我相信,我們人民對進一步流血(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一定是非常反感。武裝部隊在研究了局勢之后得出結論,進行某些變革是不可避免的!

    默塔拉軍政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戈翁將軍退出武裝部隊,享受他的上將軍銜的全部福利,作為對他過去為國家服務的酬勞。一俟情況允許,戈翁將軍可以回到這個國家,他個人的安全和自由以及他家屬的安全和自由將得到保障。原最高司令部總參謀長約瑟夫·埃德特·阿金瓦萊·韋伊中將、最高司令部副總參謀長哈!跛孤たR納少將、陸軍參謀長戴維·埃喬爾少將、海軍參謀長納爾遜·索羅赫海軍少將、空軍參謀長伊曼紐爾·維克韋空軍少將、警察總監(jiān)哈吉·卡姆·薩勒姆、警察副總監(jiān)西·阿·法格博拉、以及所有少將軍銜(或相當級別)和少將以上的軍官立即退役。所有的地區(qū)軍事長官和中央州行政長官解除職務。政府結構將予改組,聯(lián)邦一級將設立三個權力機構:最高軍事委員會、全國州委員會和聯(lián)邦執(zhí)行委員會。

    新的軍政府勒令少將以上的軍官全部退役的措施,使參加政變的校、尉級軍官獲得晉升并走上新的領導崗位。聯(lián)邦政權結構的改革,由于增加了全國州委員會,是中央和地方政權有了直接的溝通,限制了州政府和州長官的權力,加強了中央集權和統(tǒng)一力量。

    最高軍事委員會任命的聯(lián)邦執(zhí)行委員會(內閣),由25名成員組成,其中軍人和警官為13人,占微弱多數(shù),文職官員為12人。在這13名軍警成員中有6人是最高軍事委員會成員。與前一屆軍政府不同之處,前最高軍事委員會成員不兼任聯(lián)邦執(zhí)行委員會職務,因而經常出現(xiàn)最高權力機構與最高執(zhí)行機構之間因缺乏溝通而在政見上發(fā)生分歧,這次新軍政府的權力結構,更加強了最高軍事委員會的集權。

    穩(wěn)定政局

    為了加強尼日利亞的統(tǒng)一和緩和部族、地區(qū)和教派間的矛盾,默塔拉軍政府宣布取消引起全國政局動蕩的1973年人口普查公布的數(shù)據(jù)。因為,新的人口數(shù)據(jù)將使尼日利亞聯(lián)邦權力必須要按人口比例重新分配(這種安排明顯偏向北方部族尤其是最大的豪薩-富拉尼族),這已經引起部族、宗教和地區(qū)之間的爭吵。如果強制按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作出新的安排,將危及到尼日利亞的聯(lián)邦制,也從而威脅到新的軍政府的生存。

    新的軍政府對前軍政府主要成員采取不逮捕、不屠殺的方針,只是勒令其退休,并遵守退休制度的一切福利規(guī)定。因此,同國家元首戈翁出席非洲首腦會議的隨行人員,絕大多數(shù)人表示愿意返回尼日利亞,軍政府立即派出專機迎接他們回國。在國外的高中級軍官和官員,包括前陸軍參謀長埃喬爾將軍,在1975年8月2日拉各斯機場對國際航班開放之后,紛紛搭機返國,表示對新軍政府的效忠。這有利于新軍政府的聲譽,也有利于尼日利亞政局的穩(wěn)定。

    銳意改革

    在默塔拉·穆罕默德執(zhí)政的半年多時間里,宣布將于1979年10月“還政于民”,并且提出了分五個階段過渡到文官政府的施政綱領。他的政策為他贏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他的決斷力把他提升到一個民族英雄的地位。他積極恢復公眾對聯(lián)邦軍政府的信心,著手行政精簡,裁汰冗員,基于年齡、健康狀況、無能、貪腐舞弊的考量,解雇了一萬名公職人員,整肅波及到行政、司法、警察、武裝部隊、外交部門、公共機構和大學,一些官員受到貪污指控和審判。同時進行裁軍,削減軍備,10萬名軍人開始復員。聯(lián)邦軍政府接管了國內兩家最大報紙的運營,對廣播機構實行聯(lián)邦壟斷,并對國立高等院校實行聯(lián)邦直接管控。

    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1976年2月將全國十二個州改劃為十九個州和一個聯(lián)邦首都區(qū),原東南州改建為克里斯河州,原中東部州被分為伊莫州和阿南布拉州,河流州建制不變;原中西部州改建為本德爾州;原西部州被分為奧貢州、翁多州和奧約州,拉各斯州建制不變;原貝努埃-高原州被分為貝努埃州和高原州,原中北部州改建為卡杜納州、原西北部州被分為尼日爾州和索科托州,原東北部州被分為包奇州、博爾諾州和貢戈拉州 ,卡諾州和夸拉州建制不變。為解決首都拉各斯規(guī)模過大所帶來的人口過于稠密、城市交通擁擠、位于西部邊陲等發(fā)展和安全問題,1976年提出了興建新首都的建議,擬遷都內陸城市阿布賈,并從尼日爾州和高原州中劃出一部分土地組成聯(lián)邦首都直轄區(qū)。拉各斯保留作為經濟首都的地位。

    經濟方面,默塔拉·穆罕默德對第三個國家發(fā)展計劃進行了全面檢討,提出通貨膨脹是對經濟的最大威脅。他決心實行財政緊縮抑制通脹,削減政府支出和公共工程的投入。穆罕默德還宣布,他的政府鼓勵私營經濟迅速擴大到國營經濟主導的公共領域。

    默塔拉·穆罕默德重新評估了外交政策,改變了過去那種傳統(tǒng)的低姿態(tài)的政策,制訂了獨立自主和積極的外交政策。強調“尼日利亞第一”的同時遵循歐佩克的指導價格,這與其他非洲國家是不同的。尼日利亞在國際事務中趨向“中性”而不是“不結盟”。在安哥拉的問題上轉變最為明顯,尼日利亞與非洲統(tǒng)一組織合作,促成安哥拉三大民族解放運動組織的協(xié)商與和解。但在1975年底,尼日利亞轉而蘇聯(lián)支持的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勞動黨(安人運-勞動黨)執(zhí)政的安哥拉人民共和國,理由是南非白人政權武裝干涉和援助若納斯·薩文比的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lián)盟(安盟),這一調整使默塔拉政府與美國的關系趨于緊張。

    遇刺身死

    驚天刺殺

    1976年2月13日早晨8時半左右,國家元首默塔拉·拉馬特·穆罕默德將軍乘坐豪華的梅賽德斯牌轎車從官邸前往軍政府所在地拉各斯近郊的多丹兵營,由于交通阻塞,穆罕默德的轎車被迫停車,這時,一名身穿便服的中年男子走近車旁,手持自動武器向車內猛烈掃射,穆罕默德和他的保鏢均中彈倒下。該男子回到自己的車里,換了一支沖鋒槍返回再向轎車掃射,證實穆罕默德已死亡后,才乘車離去。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襲擊中,默塔拉·穆罕默德和他的副官、保鏢、司機被打死。

    暗殺者是布卡·蘇卡·迪姆卡中校,他在殺害國家元首之后,率領一群武裝士兵占領拉各斯廣播電臺,宣布接管全國政權。迪姆卡中校是約魯巴族人,是雅庫布·戈翁將軍的遠房親戚,素以激進的觀點著稱,曾任陸軍第22營營長、武裝部隊體育訓練部部長。1975年7月29日,,尼日利亞部分軍人發(fā)動軍事政變推翻戈翁軍政權,推舉默塔拉·穆罕默德將軍為聯(lián)邦軍政府首腦,戈翁將軍流亡海外,但他的少數(shù)親信仍希望他重新執(zhí)政,策劃推翻默塔拉軍政權的政變。

    二·一三未遂政變

    作為政變的行動信號,在暗殺默塔拉將軍得手之后,政變武裝向軍政府總部和武裝部隊最高司令部所在的多丹兵營發(fā)動進攻,企圖出其不意地占領軍政府權力中樞,但遇到激烈的抵抗。由于政變軍人人數(shù)很少,又無后援,很快被擊潰。根據(jù)政變計劃,當天早晨,槍手們將在首都和其他地區(qū)同時槍殺執(zhí)掌軍事實權的人物,但暗殺計劃沒有獲得成功,除默塔拉·穆罕默德將軍外,只有個別人遇害,沒有能使聯(lián)邦軍政府的最高軍事委員會癱瘓。這注定了政變失敗的命運。

    迪姆卡呼吁首都安全部隊和各地區(qū)駐軍參加政變,但沒有得到一支部隊的響應,尼日利亞大多數(shù)軍人和軍隊采取了觀望的態(tài)度。政變者由于人數(shù)甚少,無力采取軍事行動,惟有據(jù)守電臺。在此期間,政變者和最高軍事委員會各自努力爭取軍隊的支持。當日午后,忠于最高軍事委員會的部隊發(fā)動反政變行動,經過10多分鐘的交火,政變武裝不支,迪姆卡和少數(shù)政變分子倉皇逃跑。這場短命政變只經過5個多小時就宣告失敗。當天晚上,默塔拉將軍的副手,最高司令部參謀長奧巴桑喬將軍被推舉為新的國家元首和聯(lián)邦軍政府首腦,繼續(xù)默塔拉將軍未竟的事業(yè)。政變策劃者迪姆卡中校和38名參與政變的軍人和民間人士被逮捕并處決。

    事件余波

    尼日利亞1976年“二·一三”未遂政變,不僅僅是尼日利亞國內原戈翁殘余勢力圖謀復辟,還有著深刻、復雜的國際背景。種種跡象顯示,英國、美國和以色列都不同程度涉入政變。迪姆卡中校在發(fā)動政變后不久,大約在上午9點15分驅車拜訪了英國駐尼日利亞高級專員。迪姆卡受到英國專員的接見,他向專員通報了他發(fā)動政變的情況,說已推翻了默塔拉·穆罕默德軍政府,希望英國政府協(xié)助尼日利亞前國家元首戈翁將軍返回尼日利亞接管政權。英國專員表示他將把尼日利亞發(fā)生政變的情況和迪姆卡的要求向倫敦通報。整個會晤大約35分鐘。顯然,迪姆卡希望獲得英國的支持。

    政變被鎮(zhèn)壓后,尼日利亞最高軍事委員會發(fā)表公報,揭露了叛亂頭子迪姆卡中校走訪英國高級專員和他們談話的內容,并指責英國政府企圖干涉尼日利亞內政。同時出現(xiàn)了美國政府支持政變的傳說。英國政府發(fā)表聲明否認他們支持迪姆卡中校的政變,也未曾企圖干涉尼日利亞內政。美國國務院也發(fā)表類似的聲明。英、美急于矢口否認似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這引起尼日利亞人民的憤怒,指責英、美是幕后的支持者。尼日利亞出現(xiàn)了反對英、美干預尼日利亞內政的示威游行,學生的示威隊伍沖擊了英、美使館,英國駐尼高級專員被驅逐。

    個人評價

    默塔拉·拉馬特·穆罕默德被譽為是一位無所畏懼、意志堅定、感性、誠實和勇敢的政治家、將軍和總統(tǒng),被視為尼日利亞三大民族英雄之一。由于他提出的改革方案在他死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令尼日利亞經濟依靠石油收入的增長得以振興,所以即使在他死后相當長一段時間,穆罕默德依然十分受到人民的愛戴。

    紀念

    默塔拉·穆罕默德去世后,非洲著名歌手米亞姆·馬齊巴寫過一首懷念他的歌曲。拉格斯國際機場以他的名字命名為默塔拉·穆罕默德國際機場。他遇刺時所乘坐的梅賽德斯-奔馳元首專車被陳列在拉各斯國家博物館。他的頭像被印制在尼日利亞20奈拉紙幣上。默塔拉紀念基金會致力于婦女和兒童慈善事業(yè)。

    TAGS: 政治人物
    名人推薦
    • 蘇冰
      蘇冰,直播ID:畢游俠。戰(zhàn)旗tv爐石傳說游戲主播。1989年4月30日出生,F(xiàn)居上海。
    • 特洛伊·杰克遜
      特洛伊·杰克遜(Troy Jackson,1973年1月11日—2011年2月19日),美國著名街頭籃球運動員,前AND1成員,綽號云梯(Escalade),身高2米08,體重340斤,是前NBA球員馬克..
    • 加農貝克
      加農貝克是美國著名籃球訓練師,很多NBA、WNBA、NBDL、NCAA甚至是歐洲籃壇的籃球運動員都接受過他的專業(yè)訓練, 其中來自NBA的大牌明星就包括前湖人隊的“小鯊魚”安德魯..
    • 易卜拉欣·巴班吉達
      易卜拉欣·巴達莫西·巴班吉達上將(General Ibrahim Badamasi Babangida)(1941年8月17日,——)尼日利亞前軍事獨裁者,尼日利亞前武裝部隊執(zhí)政委員會主席、尼日利亞..
    • 錢琦
      錢琦(公元1467—1542)字公良,一字臨江,浙江海鹽人。琦工詩文,撰有《東畬集》十四卷,又有《錢子測語》、《禱雨錄》,(均四庫總目)并行于世。
    • 潘艷紅
      潘艷紅,女,河北人,中國女子高爾夫運動員。2020年11月21日,跟隨陜西利君隊獲2020全國高爾夫球錦標賽女子團體冠軍。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