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李占瑞的哥哥李占祥很早走進軍營,李占瑞也把精忠報國的岳飛和“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視為自己的偶像。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在新鄉(xiāng)私立的靜泉初級中學讀初三的李占瑞決定投筆從戎,報效國家。他從報紙上看到,校部設(shè)在貴陽的“中央防空學!痹阡鸷诱猩膹V告,他想去試一試。
出門前,他對父母說:“忠孝不能兩全,沒有國哪有家,好男兒就要從軍,你們多保重。如果抗戰(zhàn)勝利了,我和哥哥誰能活著回來,誰給你們盡孝!”
順利通過考試后,他和同學們被送到湖南岳陽,邊學習邊訓練。之后,他隨學校輾轉(zhuǎn)到長沙、常德、桂林。
在桂林,他意外地遇到哥哥李占祥,他也在一所半軍事化的學校學習。不久,兄弟倆再度分開。
一年后,在湖南衡陽,兄弟倆又見面了,哥哥消瘦許多。這次分別成了永別,李占瑞給哥哥寫了好多封信,都被退了回來。
1939年,重慶陜西路朝天門,他正好趕上“空軍軍士學!钡谄咂谡酗w行士。招考必須經(jīng)過嚴格得近乎苛刻的體格和學科考試,光視力就反復查了整整一周。
2000多人報名,最后只錄取了2個,李占瑞就是其中之一。畢業(yè)后,他又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中央空軍軍官學校27期”繼續(xù)深造。
很快,李占瑞被送到四川銅梁受訓,這里被稱為“空軍的搖籃”。李占瑞如饑似渴地學習英語、游泳、吊環(huán)及各項空軍軍事技能。國難當頭,他們必須盡快掌握本領(lǐng),投入實戰(zhàn)。
1942年春,從當期200多名學員中精挑細選出的40多人,在昆明巫家壩機場乘坐C47運輸機飛往巴基斯坦深造。這里的教官都是美國人,學員中有中國、印度等國家的飛行員。李占瑞在這里學習飛機識別、飛機構(gòu)造、飛行射擊、俯沖投彈以及飛機墜落時的應(yīng)急處理等實戰(zhàn)技術(shù),模擬作戰(zhàn)訓練。他們駕駛B24重型轟炸機和B25輕型轟炸機,像雄鷹在上空盤旋。
1942年學成畢業(yè),他被編入“中美空軍混合大隊中國空軍第一大隊三中隊”(陳納德任混合大隊隊長),在印度、緬甸、泰國、老撾等國家上空作戰(zhàn),炸橋梁,打坦克,擊落敵機、裝甲車……從1942年到1945年抗戰(zhàn)勝利,李占瑞立下二等功和三等功,凱旋回國。
回國后,他分到“上?哲姷诎舜箨牎。李占瑞不想把戰(zhàn)機上的槍口和投彈口對準自己的同胞,受到同學嵇勤民(鄭州大學教授,已離休)的影響,開始向黨組織靠攏。他的進步言行被發(fā)現(xiàn)后,關(guān)了3個月的禁閉,但更堅定了他投奔解放區(qū)的決心。
“回來,我一定要回來,哪怕死也要死在家鄉(xiāng)!”1948年,在中共地下組織的幫助下,他突破重重封鎖,回到家鄉(xiāng)。
由于厭倦了戰(zhàn)場,他沒有繼續(xù)從軍,在中原交通學院學習一段時間后,主動要求到鐵路上當一名技術(shù)工人。從此,他在鄭州鐵路機務(wù)段做檢修工30多年,直到退休。
在單位里,李占瑞很少提及當年,也沒有人會把這名干過多個工種的老師傅,與叱咤風云的飛行員畫上等號。唯一令人驚訝的是,紫荊山公園和金水河畔外語角紅火的時候,老人經(jīng)常去。他發(fā)音純正、清晰流利的英語,讓年輕人刮目相看。
獲得榮譽
2015年9月2日,李占瑞榮獲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