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陳士麟,男,生于1920年,昆明市人,抗戰(zhàn)老兵。60多年前,陳士麟在抗戰(zhàn)時期曾經是國民黨重慶軍部警備司令部情報組組長,他馳騁戰(zhàn)場,憑獨特的“聽風”本領干掉了敵占區(qū)武漢的偽市長?箲(zhàn)結束,離開部隊后他任職于昆明蓄電池廠,為千家萬戶接上電燈。人生經過多年的輾轉起伏后,于1975年在昆明定居,在這個狹小的房間里一住就是30多年,而陳老住所旁就是一個公廁,每天過道里臭味彌漫,而這些陳老早已習慣,現今他最大的心愿是能夠到臺灣看看。
人物軼事
拮據生活
2013年6月24日,在昆明市郊一間10平米不到的房屋內,擠滿了廢棄家電、報紙和瓶瓶罐罐等雜物;璋档臒艄庀,一個老人站在歪斜破舊的床鋪前,吃力地切著土豆塊,旁邊公廁的臊臭彌漫了整個房間……
在陳士麟的小屋內,最值錢的應該算是各式的老舊電器。而陳士麟最珍貴的是掛在墻上的寫有“抗戰(zhàn)老兵”字樣的綬帶,這是他最有力的身份證明。
“陳老在抗戰(zhàn)時期是無線電專家,新中國建立后又在昆明蓄電池廠工作。老人對電器設備情有獨鐘,現在還常幫人修手機!苯洺_^來探望陳老的志愿者武思琪說。
喜歡自由
在外人看來,陳老的生活環(huán)境很糟糕,然而對他來說,自由才是最重要的。“我覺得很好,一個人很自由!标愂亏胝f,在蝸居公廁旁的三十幾年里,有不少人勸他搬離這兒,但他最終都還是住了下來。
“這里一個月的房租才40元,你們給我找的養(yǎng)老院一個月要1600元,”陳士麟小聲地向武思琪嘀咕,“太貴了!你們掏錢我也心疼”。
陳士麟其實育有一兒一女,但由于其生性喜歡自由和獨立,不愿意給后人添麻煩,于是執(zhí)意一個人獨居在昆明蓄電池廠公廁旁的小房間內。后來隨著年齡增大,他的生活步入窘境。
各界幫助
2013年6月24日,愛心人士武思琪剛帶老人體檢回來,準備于將陳老送到昆明知青青年公寓居住。而且他正在積極向相關公益組織申請,為陳老安排晚年生活。陳老告訴記者,“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到醫(yī)院做體檢”。
“陳老是個很有個性的老人,但其實獨自生活了這么多年,老人的內心還是比較孤獨的,”武思琪說,作為一個后輩,他想盡自己的微薄之力來幫助這些曾經為國效力的老人。
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陳老于6月30日成功搬離廁所旁的幽暗小屋,住進了昆明知青老年公寓。所有費用均有網絡上的志愿者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