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jīng)歷
1913年,10歲的邱富棠經(jīng)姐夫趙喜魁介紹入富連成科班第三科,改名邱富棠。其在科時,每與何連濤、張連庭配戲,起打極嚴(yán),武工火熾,久推為三科武旦之上選。在科期間他與沈富貴、茹富蘭等已嶄露頭角。20世紀(jì)20年代初,梅蘭芳先生赴香港演出,邱富棠等富社學(xué)員曾參加助演。他頗受梅先生的賞識。
1921年1月19日,農(nóng)歷庚申年十二月十一日:邱富棠滿科富連成三科學(xué)生邱富棠滿科。
1930年,農(nóng)歷庚午年:馬連良組扶風(fēng)社馬連良組扶風(fēng)社。9月26日,農(nóng)歷庚午年八月初五日:扶風(fēng)社首次演出扶風(fēng)社首次演出,在中和戲院。大軸《四進(jìn)士》。馬連良飾宋士杰,王幼卿飾楊素貞,劉硯亭飾顧讀,張春彥飾毛朋,金仲仁飾田倫,馬富祿飾萬氏。壓軸尚和玉與邱富棠的《青石山》。倒第三馬春樵《八蠟廟》,開場是董俊峰的《鍘美案》。
參演戲目
邱富棠出生于一個手工業(yè)藝人家庭。10歲時經(jīng)姐夫趙喜魁介紹入富連成科班,改名邱富棠。開蒙學(xué)《天水關(guān)》之孔明,因嗓音太細(xì),復(fù)改從秦腔郭教授學(xué)旦角,學(xué)得《雙鎖山》《打玉》等戲,復(fù)從教授宋起山、賈順成練武功。時二科武旦劉連湘尚在社充教授,以富棠之姿首娟好,身體伶俐,遂改教以武旦各戲,如《取金陵》《奪太倉》《百草山》《泗州城》,所有武旦戲,富棠無一不能之。且打出手之變幻百出,神出鬼入,令人觀之目眩,由以《泗州城》之三根鞭,最為拿手。在科期間他與沈富貴、茹富蘭等已展露頭角。
1921年1月19日期滿出科后搭荀慧生、楊小樓等班演出于北京各戲院。1922年期滿出科后搭荀慧生、楊小樓等班演出于北京各戲院。 1929年4月27日在北京前門外第一舞臺舉行義演活動,劇目有楊小樓的《美人計》、尚和玉的《回荊州》、荀慧生與高慶奎的《坐樓殺惜》、梅蘭芳與余叔巖的《游龍戲鳳》、邱富棠的《蟠桃會》等;最后是名家大反串演出《八蠟廟》,參加者有梅蘭芳、楊小樓、程硯秋、余叔巖、馬連良、郝壽臣、姜妙香、蕭長華、侯喜瑞、方連元以及邱富棠(飾米龍)等。1930年,參加了馬連良組織的扶風(fēng)社。1930年9月26日,農(nóng)歷庚午年八月初五日:參加了扶風(fēng)社首次演出,在中和戲院。20世紀(jì)30年代赴天津演出于中國大戲院等劇場,同時參加稽古社一邊演出一邊教戲。20世紀(jì)40年代主要演出于東北大連、哈爾濱等地;1947年為了生計在長春參加國民黨軍隊所屬的鷹揚劇校,邊演出邊任教。長春解放之際,由于保護(hù)京劇戲箱有功,受到人民政府的嘉獎,獲東北舊幣20萬元。1951年在天津曾協(xié)助言慧珠排演《洪宣嬌》一劇。1953年參加?xùn)|北戲曲學(xué)校,1955年合校來京,成為中國戲曲學(xué)校的主要武功、把子、武旦教師,尤以出手戲最佳。不少著名武旦演員以及武旦教師都受過他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