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曾任紅5軍團13軍38師連長。后被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wèi)局選中,任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wèi)局特務隊隊長、偵察科長,長征開始時任紅3軍團保衛(wèi)局偵察科長。紅軍長征路過他家鄉(xiāng)時就地休整,劉伯承命令他為省岷縣縣長兼岷縣獨立團團長。
1934年10月,張明遠任中共中央外交部交通局局長。
1938年,任八路軍交通管理局局長。1950年7月,張明遠任東北軍區(qū)后勤部副部長。
1951年3月,張明遠作為志愿軍代表,出席中朝兩國政府鐵路部門會議。
1959年,任總后勤部車管部擔任部長。1969年9月被提拔為總后勤部副部長,林彪事件后免去其職務,此后沒有再擔任領導職務。1996年3月20日在北京逝世。
生平
由于家中困難,張明遠14歲買壯丁到西北軍當兵,換得60元大洋,20元作路費,40元給了生活無計的母親。在高樹勛的12師36旅當兵時,旅長見他劈刀、打拳練得不錯,調他到手槍隊當警衛(wèi)。張明遠任紅5軍團13軍38師連長,在南雄縣水口鎮(zhèn)戰(zhàn)斗中負傷。曾任紅四方面軍政治保衛(wèi)局偵察科長。紅軍長征路過他家鄉(xiāng)時就地休整,劉伯承命令他為省岷縣縣長兼岷縣獨立團團長,張明遠當了46天縣長。紅軍繼續(xù)北上,張明遠把獨立團帶到會寧,補充進了紅5軍團。
1934年10月,張明遠任中共中央外交部交通局局長。中共中央外交部當時駐安塞,對外不公開,負責接待和護送來往于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個干部和地下黨交通人員,還負責接送少數(shù)中外記者和作家,如斯諾、丁玲等。線路是從安塞到富縣的兵站線,交通工具只有毛驢馱東西,人員大多數(shù)是步行。西安事變后,組織了兩條兵站線,一條從延安到西安,一條從延安分別到120師和115師,交通工具開始有了汽車。
1938年,外交部交通局改為八路軍交通管理局,張明遠任局長,八路軍交通管理局增加了軍事運輸任務和組織沿兵站線在駐軍和政府動員軍民維修道路的任務。1939年八路軍交通管理局改為公路管理局,歸邊區(qū)政府領導,張明遠仍任局長。不久他到中央黨校學習。在延安,參加寧都起義的部分同志和毛澤東在延安合影,合影之人中,開國后授少將的僅張明遠一人。毛澤東提照曰:以寧都起義的精神用于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我們是戰(zhàn)無不勝的。張明遠后任軍委軍事工業(yè)局總務處處長、中共中央黨校一部校務處處長、冀察熱遼軍區(qū)后勤兵站部部長、合江軍區(qū)后勤部部長、東北軍區(qū)后勤部軍械部部長、第四野戰(zhàn)軍后勤部軍械部部長。
建國后,1950年7月張明遠任東北軍區(qū)后勤部副部長。當時東北軍區(qū)后勤部還有一個張明遠,是軍區(qū)后勤部政委,兩人后來都參加了抗美援朝,極易搞混。張明遠到職后首先接受了到朝鮮了解情況的任務。經(jīng)毛澤東批準,派張明遠等5人先期到朝鮮實地考察調查。張明遠到北京受領任務時,周恩來一見面就握著他的手說:你是紅軍過臘子口后第一任岷縣縣長。周恩來交代任務說:現(xiàn)在美軍從仁川登陸,朝鮮戰(zhàn)局有可能逆轉,到那時我們就不能袖手旁觀。為防患于未然,派你們先期入朝,實地了解大兵團出動后的后勤保障怎么解決?人員的口糧可以從國內運去,馬草怎么辦?需要量很大,能不能就地解決?張明遠以駐朝鮮大使館武官身份到朝鮮后,著重了解大兵團出國作戰(zhàn)各種物資就地取給程度,交通道路、氣候條件等情況。他提出4項重要建議:一是志愿軍過江后的糧食、蔬菜、馬料等供應,就地籌措的比例極低,主要依靠國內前送。二是為滿足前方部隊后勤保障的基本需要,運輸要采取多種工具并用。叁是入朝的大部分部隊要做好露營準備,應準備一批蓋布和帳篷。四是要求部隊入朝后嚴守紀律,防止亂砍亂伐山林。戰(zhàn)時的物資供應由就地取給為主轉變?yōu)楹蠓焦⿷獮橹,是我軍抗美援朝?zhàn)爭后勤工作的重大轉變。根據(jù)需要,張明遠起草了《戰(zhàn)時物資管理暫行規(guī)則》,在東北軍區(qū)部隊執(zhí)行。張明遠歷任志愿軍司令部后勤科主任、志愿軍前勤指揮部部長、副部長、志愿軍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員、志愿軍后勤部部長,參與組織了所有戰(zhàn)役的后勤保障工作。
第一次戰(zhàn)役后,張明遠提出由于部隊白天不能做飯,建議籌劃干糧,請國內組織趕制。新鮮蔬菜奇缺,要求制發(fā)維生素和熟牛肉干。建議試制壓榨草料餅。他還提出調整步兵彈藥和重炮彈藥的配備基數(shù),他建議每個人應配5個急救包。他提出每軍應有1000副擔架,應組建衛(wèi)生列車,兵站醫(yī)院應盡量前伸和修建山洞醫(yī)院。
1951年3月,張明遠作為志愿軍代表,出席中朝兩國政府鐵路部門會議,他就提高鐵路運輸效率和合理有效使用鐵路運輸能力問題提出重要建議。第叁次戰(zhàn)役后,參戰(zhàn)部隊數(shù)量增多,張明遠采取措施,火車運輸盡量向前延伸,實行全軍運力大結合,有計劃統(tǒng)一調動使用。朝鮮停戰(zhàn)后,大批部隊回國,張明遠留下主持志愿軍后勤部工作。
1958年回國。張明遠是最早入朝,最后回國的志愿軍將領。他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
1959年,張明遠任總后勤部車管部擔任部長,他主要抓了軍用車輛國產(chǎn)化工作,制定了第一代國產(chǎn)軍用車輛系列化方案。
1965年開始批量生產(chǎn)。
1963年,張明遠擔任總后勤部軍械部部長。
1968年,他到五機部執(zhí)行“叁支兩軍”任務。
1969年9月,張明遠和陳龐、王?、伊文、封永順、嚴俊被提拔為總后勤部副部長,戴金川被提拔為總后勤部副政委。林彪事件后,總后勤部部長邱會作被離職反省,張明遠和陳龐、王?、伊文、嚴俊、丁先國被免去總后勤部副部長,戴金川被免去總后勤部副政委職務。
1974年,張明遠拜見朱德,朱德問現(xiàn)在紅5軍團還有多少人?張明遠說只知道在北京工作有十二叁人,朱德讓秘書將他們的名字一一記下。朱德問起張明遠的現(xiàn)況,張答:我正在受教育,現(xiàn)在靠邊站,沒有工作,但工資照發(fā),生活沒有什么困難。朱德安慰張明遠說:不要緊,將來有的是工作!張明遠后來沒有再擔任領導職務,但是獲得了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所獲榮譽
1955年,張明遠被授予少將軍銜,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